平淡之中有隽永 —— 走近新闻系武志勇老师

发布时间:2017-06-30浏览次数:2216

        窗外阳光正盛,繁花初绽。我们坐的位置离武老师不远,可也近不过他背后那一片春色。的确,这是一个与春作伴的人。然而你会渐渐发现他的另一面,那是秋的实韵和沉淀。

机缘

        “你就应该是去师范类学校的人。”武老师的过往可以用顺其自然四个字来形容。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再到博士生,这一路是顺着各种因缘巧合自然发展的。武老师说,当时也并没有特别想去读硕士和博士,只是正好有这么一个机缘便去了。谈到自己的工作变迁,老师还特意给我们讲述了他与师范院校的不解之缘。当年填报大学志愿时,武老师的父亲和师长都劝他报考师范生,觉得他适合做一名老师,但他自己却想从事新闻工作并坚持了这个心愿。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一个师范院校的报社,先后担任记者、编辑和主编。随后他前往北师大攻读硕士,于上师大获得博士学位,如今又在华东师范大学授业解惑。谁也不曾料到,当年拒不去师范学校的男生竟在之后的人生中与“师范”二字紧紧相依,不愿当老师的少年却最终走上了讲台。

        武老师不仅对待自己的人生心胸豁达,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一种对子女个性和自由发展的尊重。“儿子现在在美国读研究生,他不愿意和我一样搞学术研究,更希望能到社会实践中去做点什么。我能够理解他。”尊重并理解孩子的选择,与儿子像朋友一样相处,老师“顺其自然”的育人方法在我们看来是为儿子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发展空间。

为学

        武老师在学术上取得的成果与他平时点滴的积累是分不开的。他在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了在一批优秀教师的带领下学到了系统的新闻学知识以外,他还通过广泛的阅读扩展了视野。老师最爱读的是历史书,从中他不仅有效地学习了把握历史的策略和叙述历史的方法,也懂得了更多关于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写作手法。这为他研究新闻史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阅读已然成为了他的一个生活习惯。他说,自己家里随处可见的是各种书籍,有时吃完饭就随手拿起一本来翻阅,也不一定要看完,一般都是随性而定。

        老师还从自己的大学老师那里学到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就是随时摘录、记下灵感。看到好的字词句就摘抄下来,有感悟就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十分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锻炼思考能力。

        写大学毕业论文时对新闻界巨子邹韬奋的研究成为老师日后研究工作的一个基石。在探讨中国新闻发展历史时,老师主要研究的就是经营管理,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经营。他还曾去旁听经济学的课程,也跟管理有关。老师希望能在新闻出版的经营管理上做一些深入的探讨,而这个源头就是邹韬奋。

        “无论职业也好,事业也好,做研究也好,人生其实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走的。你所走的每一步,累积起来,就是你所处的高度。”

为师

        “做老师想做什么,就是想让学生成才。”

        作为一位教师,最欣慰的事情莫过于桃李满园。武老师也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成为栋梁之才。武老师提到了隋末山西宿儒王通,虽然王通并不为人们熟知,但他的门人却在隋唐年间声名显赫,唐代的名臣房玄龄、魏征、李靖、程云、薛收等人均曾师从王通。武老师本来也不熟悉王通,只是在台湾的时候偶然听到了一句贺词,“河汾帐下,顽石点头。”后来一查原来这里用了王通的典故。回来之后一直想要去瞻仰王通的家庙。就在今年的春节,武老师携全家一同去了山西万荣通化镇,拜谒王通的家庙,据说通化镇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王通。也许对于教师而言,最能激起内心波澜的人也往往是教师。在武老师心中,王通无疑就是一个榜样。

        还记得武老师曾经讲过一则关于周恩来总理的故事,说是周总理在批阅文件的时候总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校正,每一个字下面都有总理用笔点的圆点,甚至文件中标点的错误都会被指出来。而武老师在校对自己的书稿的时候也是一丝不苟,对于错误丝毫不放过。老师说日常工作学习时一定要注意身体,劳逸结合。但是当自己的书稿即将交付出版的时候,老师仍放心不下,一遍又一遍地检查校对,一定要眼到手到心到地过一遍才放心,以至于到最后脖子很是酸疼,十分劳累。想起老师在讲述新闻史的时候,常常会一字一句地朗读原材料,好像生怕会遗漏什么一样。认真得可爱,不是么?

采访手记:漫步人生,且行且思考

        武老师最大的爱好就是散步。每当天气比较好的时候,老师喜欢沿着河边慢慢地走,一边走一边思考,思考想到的问题,琢磨读过的书籍,整理上课的内容。想起傅斯年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一天只有二十一个小时,剩下的三个小时是用来沉思的。”对于我们而言,学会思考也是培养独立人格的第一步。

        想起王国维先生说的人生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求学之始,学者一览前人成就,自是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之感,以为天下尽在掌握;有人说读书是快乐的,然而在我看来读书并非尽是快乐,有时候是痛苦的,正如学者立志于学,虽尽览前人之功,然终觉自身之不足甚多,故而兢兢业业,朝惕夕厉,终日乾乾,不敢稍有懈怠,故而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然而,我们很难言断自己的成就会有多少,故而终究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时再回望自己的过去,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走了那么远,攀爬了那么高。对于武老师而言,何尝不是如此呢?倘若一个人在回想起自己的以往的人生历程时不会感到太多的遗憾,那么作为一个人来讲,应该是无愧于心的吧。

        武老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历并没有太多的传奇,甚至有些平淡,但是在平淡的生活中,武老师并没有虚度了光阴,边走边思考如同散步一样,慢慢地走着,慢慢地走着。


同学们眼中的武志勇老师:

亲切平易的长者,在课堂上将文化的广度与深度娓娓道来;在那之下,是知识与经历积淀而就的沉静。

By 汪家雨

儒者风范,纵横百家,贯通古今,面含微笑,娓娓道来,传道授业解惑的典范。

By 赵竞舸

记忆中的武志勇老师,有着非常温暖的笑容。每次课堂点名时,都会用带笑的眼睛给同学们一个赞许的点头。武老师的声音非常有磁性,浑厚的男中音像极了电台里的男主播。每次上课,就像圣徒们聆听来自上帝的福音。

By 陈俐

武老师喜欢听学生的意见,说是有据。大一上第一堂课便是晚课,老师让大家一个不落的都提一条小建议,课堂气氛轻松又青春。

By 谢永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