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发展史 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9-05-22浏览次数:12314

2019年5月19日,“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发展史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和中国传媒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记协常务理事陈昌凤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黄瑚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张昆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王润泽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处长、教育部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王晓红教授,复旦大学陈建云教授,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张玉菡研究馆员,延安大学甄东霞副教授等知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会议。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主持会议,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瑞君教授致辞,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武志勇教授就“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发展史”和“建党百年新闻政策变迁研究”课题进展情况作专题汇报。


会议现场


吕新雨教授主持会议

吴瑞君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新闻政策变迁的研究,对了解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新闻政策的演变、特点、基本规律,掌握新闻政策演变的动力与机制,为优化当下的新闻政策等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她希望与会专家为当前研究提出指导意见与建议,努力将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课题负责人武志勇教授介绍了课题的史料搜集情况,向与会专家展示了资料收集的成果,并针对课题研究提出了几点困惑。一是史料方面是否有遗漏之处;二是如何区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政策和宣传政策;三是如何理解党和新闻政策之间的关系;四是如何理解党的主要领导人与新闻政策之间的关系;五是如何对新闻政策发展进行科学地历史分期;六是研究课题所应揭示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武志勇教授介绍研究进展

陈昌凤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应扩大研究格局,从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的视角切入,借鉴政治学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同时,她认为应当从功能性的视角出发,关注和研究新闻政策。


陈昌凤教授发言

张昆教授对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与赞扬。他认为,建党百年新闻政策变迁的研究不应局限于新闻史,应当拓展研究视角,融合和借鉴中共党史、文化史、思想史、司法史、共运史等相关研究领域的成果。


张昆教授发言

蔡雯教授认为从我国国情以及媒体的实践变化两方面来看,不一定要特别强调新闻政策和宣传政策的区隔,但可以指出两者概念的不同。


蔡雯教授发言

王润泽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从学术角度出发,新闻与宣传的概念没必要割裂,关键是需要对政策进行科学地界定,同时还应界定新闻政策与主要领导人的新闻思想之间的关系。她认为按照党史对党的新闻政策发展进行分期是较成熟的划分方法。


王润泽教授发言

王晓红教授认为,应当扩展史料的搜集范围,丰富网络视听领域的政策研究史料。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访问的形式来反思、反观政策。


王晓红教授发言

甄东霞副教授从新闻政策的发布机构、内容、类别、媒介形态、工作重心、宣传态度六个视角切入,探讨延安时期的新闻政策。


甄东霞副教授发言

张玉菡研究馆员认为应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相结合,讨论我党的新闻政策的历史分期。她认为,可以将早期的党的决议、宣言、纲领、传单等体现根本性思想的刊物列入搜集范围,从而更好地拓展研究视野与思维。


张玉菡研究馆员发言

陈建云教授从政策制定的主体、传达、执行三个层面出发,给予了框架性的建议。他建议对重要研究成果进行汇编,以便为学界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体现研究价值。


陈建云教授发言

黄瑚教授提出,可以从新闻政策演进史的角度进行历史分期。认为在研究过程中可以搜集一些口述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事求是、科学的研究,从而不断提高研究的影响力。


黄瑚教授发言

本次学术研讨会为建党百年新闻政策变迁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宏大的研究视角与广阔的提升空间。


与会学者与学生合影留念

会议结束后,与会专家参观传播学院并合影留念。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副院长陈虹教授、武志勇教授陪同参观。吕新雨院长向专家们介绍了学院概况,随后带领专家一行参观学院。参观过程中,专家们观看了学院走廊文化,对学院的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文化建设、品牌宣传等工作建言献策。


新闻报道|刘子潇、彭思雨

摄影|唐楷垚、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