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马晨骋:演艺无界,新时代背景下的演艺产业创新

发布时间:2024-11-27浏览次数:10


本学期“创意经济与传播系列讲座”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生主修课程并面向传播学院所有研究生选修的公开课程。课程邀请国内外文化与创意产业领域及理论研究领域专家就创意经济与传播产业实践和前沿理论问题分享相关资讯、案例及观点,讲座专家及演讲主题由相关部门备案,系列讲座内容及信息将公开推送并分享至全院师生,以激发师生对创意经济与传播活动的实践热情和研究兴趣。


20241121日,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中国演出行业协会音乐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演出制作人马晨骋应邀来到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为同学们做创意经济与传播专题讲座分享。作为一名资深的音乐剧、舞台剧制作人和从业者,马晨骋向传播学院的研究生同学们介绍了自己策划线下演出的经验,分享后疫情时代线下演出如何在内容创作、经营结构和产业模式上进行创新发展。讲座由传播学院何平华老师主持。



马晨骋老师首先提到,在疫情期间遭受重创的线下演出市场,随着疫情的解除,迎来了一段迅猛的增长期,消费者对于线下演出的热情“报复性反弹”,展现出强烈的消费意愿。与此同时,观众对于临场体验的需求以及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马晨骋老师认为,线下演艺产业的革新应当聚焦于创作力提升、用户体验优化以及打造独特的“唯一性”创新点。

他生动地介绍了亲身参与的多个创新案例,诸如Candor酒吧巧妙地将主题演艺与餐饮业跨界融合,引入红磨坊的歌舞表演,为顾客打造了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极大地丰富了现场体验;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携手时尚品牌华伦天奴,共同呈现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沉浸式时尚秀,戏剧与时尚的完美交融,演绎浪漫至极的视觉盛宴;此外,他还参与了经典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的引进工作,并通过“升灯仪式”的线上线下联动直播,让更多人感受到了这部作品的魅力。这些项目不仅在内容创作上精益求精,更在宣传模式上紧跟时代步伐,紧密贴合用户习惯,充分展现了数字媒体时代文艺产业多元化融合发展的勃勃生机。



马晨骋老师阐述了在内容创作与传播领域的探索历程,他说,尽管线下演出一直是上海文广的传统强项,但他们一直在寻求数字化转型,希望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联动,并将线上庞大用户群体转化为线下忠实观众,同时,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品牌跨界合作,开辟出全新的盈利增长点。

在分享Candor酒吧歌舞秀的成功案例时,马晨骋老师提到了一次意想不到的舆论风波。部分网络用户对于网络上流传的现场演出视频产生了误解,将其冠以“上海疯马秀”之名,发表了一系列负面评论。然而,这一风波却意外地成为一个极具话题性的热点,激发了更多人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深入了解并关注这场演出。

在数字媒体时代,社交平台的视频传播力量无疑是巨大的,它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内容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无限可能,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挑战。碎片化的视频内容在快速传播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引发部分人的误读和误解。但这也正是社交媒体传播的魅力所在——它能够在争议和误解中激发话题热度,从而促成用户自发的大面积传播,为内容创作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曝光和关注。

他分享了自己做的项目数字化转型的经验,比如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上海版直播首秀《我们想开了》在微信视频号、抖音两大平台直播,双平台联动直播并实时解说,让线上观众也能第一视角近距离、无障碍、超清晰地感受剧目的精湛细节,收获了近100万人次的观看,双平台点赞次数共646千人次。《不眠之夜》与天猫超品日、酒类品牌“人头马”联合呈现线上直播表演活动“人头马CLUB灵兔踏绮之旅”,品牌跨界合作,线上视频传播和线下嘉宾品鉴,定制直播内容,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

马晨骋老师说,在产业模型方面,线下演艺正在朝着打造生活方式的方向进发,将沉浸式演艺内容和场景式体验零售结合,为都市消费者打造一个新的消费目的地,创造新的文旅商综合体IP。比如上海沉浸式艺术周,根据不同线下场地的地形、气质和商业空间,在商业综合体内上演多场沉浸式演出。



讲座的尾声,马晨骋老师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的同学们展开了交流互动,大家提及越剧演员陈丽君的走红现象,探讨起线下演出中个人IP的塑造之道。马晨骋老师分析,当前审美趋势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陈丽君的爆火,她成功地让越剧艺术突破传统受众圈层,吸引了大量00后年轻群体在互联网上的关注,然而这种独特的成功路径难以轻易复制。他说,沉浸式演出的精髓在于每一位演出者的精彩演绎,观众能够自由选择跟随任意一位演员的视角,享受那份专属的、多元的、个性化的艺术体验,这种深度互动与情感共鸣,正是沉浸式艺术的无穷魅力所在。本次讲座让同学们了解演艺产业创新与融合发展,加深了大家对数字媒体时代演艺产业在内容创作与产业运营方面的理解,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借鉴。


图文|顾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