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自2018年起,我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节目主持概论》开辟全新板块,邀请媒体一线的优秀节目主持人和新闻主播走进课堂,以半讲座半访谈的形式分享实务心得、解说行业动态,以扩充节目主持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今年11月,“主持人进课堂”如期回归,第七季的开讲嘉宾深入浅出地讲述广电行业动向、描摹媒体从业经历,从主播台前的直播报道到面向国际受众的跨文化表达,从细致的作业讲评到独到的经验交流……主持人们基于各自的节目品牌和创作体会,为同学们介绍经验。
11月26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迎来了“主持人进课堂”第七季的收官之作。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主持人、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臧熹应邀走进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的课堂,围绕同学们“建筑可阅读”的视频作业,从专业的角度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如何制作具有特点和细节的视频的精彩讲座。活动由传播学院陈虹教授主持。
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臧熹走进课堂
课堂伊始,臧熹老师直击同学们“建筑可阅读”视频作业中的常见问题——内容空洞、状态做作、缺乏个性,“该踩的坑都踩了” 。他指出大家现在“太想让自己像个主持人了”,并希望通过直接的反馈,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问题所在。
如何避免视频内容的空洞?臧熹老师强调细节是关键。内容所传达出的信息不能是材料的堆砌,和上周乔争月老师提到的“不能完全依赖网络搜集资料”一样,大家要去找这座建筑的故事和建筑中的人的故事,找到他们与众不同的特点。他鼓励同学们在创作前提出诸如“为什么选择这座建筑?”“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鲜活的故事?”等问题,以此挖掘作品的核心信息。
为什么要讲细节?臧熹老师分享了今年三月份参加“新时代·好记者”全国巡讲活动的经历。多位记者在演讲时,用故事中的细节打动人心,有些细节帮助人物形象的树立,有些细节的发现则揭示了社会现象。因此,臧熹老师建议大家,在选择视频内容时、在写新闻类的稿子时,使用足够的细节来平铺直叙要比各种形容词堆砌起来的描述更让人动容。
同学们认真聆听臧熹老师的分享
回看大家在视频中的状态,臧熹老师希望大家可以避免模式化的动作和表演式的语言表达,多展现自己的个性。也许是受到高中时期艺考培训的影响,同学们的出镜状态仍有模版化的影子,而压抑了自己作为00后的青春活力。大家需要放平自己的心态,像和朋友聊天一样进行平等交流,在语态上注意口语化与文采的平衡,找到自己个性的状态。不过,臧熹老师提醒大家“所有的设计都要从内容出发!”
针对视频的形式,臧熹老师也向大家分享了他的经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人们对视频的“享用”方式也在悄然变化。从传统的广播电视时代,人们“共享—分享—独享”视频内容,到如今移动互联时代,“独享—分享—共享”的顺序成为趋势,这背后反映了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臧熹老师指出,这一变化要求我们在创作视频内容时,必须更加注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分享意愿,打造更具人格化、个性化、生活化、情绪化的作品。
随后,臧熹老师根据同学们的作业要求,以“如果我去做一条建筑可阅读的视频”为主题,分享了自身的创作经验与心得。他指出,创作的第一步是确定目标建筑,并深入反思:“为什么要做这个建筑的视频?”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创作动机的审视,更是对作品核心灵魂的挖掘。接着,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是充实细节的关键。通过文献与资料的梳理,可以全面了解建筑的历史背景、设计风格与建造过程,而实地考察则能让创作者亲身感受建筑魅力,发掘隐藏在细节中的故事。正如臧熹老师提到的,通过一位老先生的故事走进武康大楼,这样的细节挖掘能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建筑。
臧熹老师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拍摄脚本的制定是创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一个详尽的脚本不仅要清晰安排每个镜头,更要确保内容与形式的有机融合。细致的规划能提升拍摄效率,同时也能保证视频的质量和效果。在拍摄过程中,与团队的沟通和磨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彼此明确创作意图,才能确保拍摄的顺利进行。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拍摄计划,甚至发现新的拍摄亮点,也是创作过程中的乐趣所在。
最后,面对当前时代的挑战与机遇,臧熹老师提醒大家,要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他提到,如今媒体人正面临“被迫清场式”挑战和“推倒重来式”机遇,如果不“说人话、办人事”,很快就会被AI取代。记者与新闻工作者唯有向下扎根,才能获得真实的感受;没有实感,就不会有真情;没有真情,就无法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正如杨川源在“新时代·好记者”巡讲会上所说:“蹲下去,才能强起来。”臧熹老师以此提醒大家,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创作出真实而深刻的新闻作品。
课后臧熹老师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主持人进课堂”是《节目主持概论》课程特别开设的系列讲座活动,旨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邀请上海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走进课堂,与同学们交流分享行业动态、前沿信息以及职业经验,为同学们的未来发展助力!“主持人进课堂第七季”既承继原有成熟的半讲座半访谈模式,又积极与课程中的新内容、新主题、新模块接轨。借一线传媒人之力,窥行业实景,拓学生视界,促产学相融。
文字 | 王小丫 林乐
图片 | 徐文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