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新著推荐 | 甘莅豪《责任政府道歉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5-11-03浏览次数:14

破解政府道歉困境,为现代治理提供话语策略支撑

甘莅豪 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25年9月出版


内容简介

        2025年9月,由华东师范大学甘莅豪教授著述的《责任政府道歉行为研究》(下载链接:https://faculty.ecnu.edu.cn/_s11/glh/main.psp,提供PDF下载)正式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公共危机责任政府道歉行为的话语修辞研究”(20JHQ096)的核心成果,以353千字的篇幅,构建了一套系统分析政府道歉行为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聚焦政府道歉核心议题,构建跨学科理论体系

        《责任政府道歉行为研究》立足“行为戏剧主义”理论视角,系统梳理政府道歉行为的本质与规律。全书共设十章,从政府危机公关道歉行为的定义、核心特征与悖论切入,逐层深入探讨道歉场景(当场、登门、新闻发布会等11种类型)、道歉主体(科层制下的分级选择原则)、道歉时机(第一时间原则、议题伴随原则等)、道歉话语策略(14条核心策略)与动机(直接动机5类、间接动机8类),并通过“塔斯基吉梅毒实验”“马尼拉人质事件”等典型案例,解析历史事件与国际事件中的政府道歉逻辑,最终落脚于政府道歉行为的制度化路径,提出“问责”与“免责”两条实践方向。附录还收录了深圳、眉山等地政府道歉暂行办法及加拿大、美国、中国香港地区的道歉法案,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制度参考。

兼具学术突破性与现实指导性

        在学术价值层面,该书实现了多重理论创新。其一,继承并发展胡范铸先生“新言语行为分析”理论,将“言语行为”与“戏剧主义”深度融合,提出“行为戏剧主义”理论,首次明确政府道歉行为的“场景、角色、动机、话语、时机”五要素分析框架,填补了国内政府言语行为研究中“道歉行为”系统理论的空白。其二,突破单一学科局限,融合传播学、政治学、修辞学、语用学等多学科视角,通过大量实证案例,如上海地铁“9·27”追尾事故、青岛“天价大虾”事件等,建立起政府道歉行为的“问题—策略”分析模型,为相关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

        从现实意义来看,该书直面当前政府治理中的关键问题:在公民权利意识提升与互联网监督普及的背景下,政府如何通过有效道歉修复公信力、化解公共危机?书中提出的道歉悖论破解策略、场景与主体搭配方法、制度化建设路径,不仅为政府及相关机构提供了可操作的危机公关指南,还对企业、学校、医院等组织的危机道歉行为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同时,该书强调政府道歉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为最高目标,遵循“交往理性”,为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实现公共管理科学化提供了话语层面的支撑。

专家力荐:一部理论深刻、实用性强的学术佳作

        中国修辞学会执行会长、上海语文学会前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二级教授胡范铸为该书作序,高度评价其为“政府言语行为研究”和“国家话语生态研究”的杰作。他指出,甘莅豪教授将“新言语行为分析”推衍为“行为戏剧主义”,通过系统案例分析与理论建构,既解决了传统道歉理论的未解之谜,又为政府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策略,“不仅深化了对言语行为的理解,更助力公民权利实现与政府治理现代化”。

        《责任政府道歉行为研究》既适合政府工作人员、公共管理从业者参考,也可作为高校传播学、政治学、公共关系学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为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搭建起桥梁,推动公共领域理性对话与责任政府建设迈向新台阶。


作者简介

        甘莅豪,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浦江人才;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语言学系访问学者;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CTTI智库)副主任;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其是“生命修辞学”、“行为戏剧主义理论”提出者,通过聚焦人类沟通话语研究,致力于促进个体生命的自由成长、家庭氛围的和谐和睦、国内社群的理解互通、国际社区的协商对话,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发展。研究方向主要在家庭、国家和全球三个层面展开:基于共情修辞的家庭教育话语研究;基于言语行为的国家治理话语研究;基于数字社群的全球知识话语研究。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智能技术与新闻传播学发展及知识生产范式变革研究”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国家形象在维基百科词条中的建构与重塑研究”“突发事件政府应急话语技术与形象修复策略研究”2项、教育部课题“空间认知视角下对举结构与非法句合法化研究”“公共危机责任政府道歉行为的话语修辞研究”2项,以及中宣部委托项目、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计划项目等其他省部级项目13项。主要著作有《空间动因作用下的对举结构》《传播修辞学:理论、方法与案例》《中国国家形象重塑与维基百科全书知识话语研究》《维基百科政治学》《老子思想域外传播研究》《生命修辞学:生与死的温柔告别》(在版)。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现代传播》《咨询与决策》等期刊发表论文近70篇,70余项智库成果被政府部门采纳,多次获得国家级领导人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