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作家群系列采访终章奏响 作家陈丹燕忆母校谈创作经历
17级新闻系 陈雨珺
10月16日下午3时,记者跟随华东师范大学2014级中文系韩一杭同学,于Costa咖啡厅(上海黄金城道店)对1982年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作家陈丹燕进行了长达一小时二十分钟的访谈。据华东师大作家群采访项目负责人、中文系辅导员赵景玮老师称,陈丹燕是此次华东师大作家群系列采访的最后一位作家,共计10位华东师大作家群作家的访谈成果将被集中整理,于今年12月前交由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校对,目前具体成书及出版时间尚未确定。
作家陈丹燕
访谈当天,陈丹燕身着一套烟蓝色运动服搭配运动鞋,不施粉黛却素净得体,仿佛呈现着她孑然一身去往世界各地旅行时那种最舒适自然的状态和一贯的淡雅随性。而这种随性与自由,似乎在她的学生时代便有迹可循。
陈丹燕1978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与她同级的还有很多是长她十岁、九岁的“老三届”,相比于这些拥有丰富社会经验的同学,陈丹燕称自己那时候从来还没有一点点社会经验,也不知道学习什么样的东西是社会需要的,所以是“完全按照本能”地去选择了自己喜爱的道路。
于是,因为“从小就很喜欢写作”,在当时中文系主要培养大学老师、讲授研究方法而不培养作家的教育风向中,陈丹燕始终坚定地认为自己还是要去写作的;因为“我这一代人跟整个中国古典文学的隔阂非常厉害,古典文学对于我来说十分陌生”,在当时认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是最好的学生”的中文系里,陈丹燕却遵从喜好一头扎进了西方文学、儿童文学和心理学;又因为“当时太小,他们受的苦我都没受过”,在陈丹燕无力触及那个年代占据主流的伤痕文学的时候,她从容地选择了一条独特的文学道路。
“华师大那个时候就教我,你做你想做的事情,但是你不能够要求你想做的事情全世界都为你叫好。我一直是受惠于这样一个学术态度的。”当陈丹燕如今回想起在华师大的岁月,她觉得这个大学有一种温和但是自由的传统,“你不想要像主流一样,它也总归觉得你是可以的。但是你一直不是在主流的领域里面,你也要忍受非主流给你带来的一个比较长时间的忽略,这个也是自然的。”
华师大的教育给了陈丹燕一个“很好的底子”,让她懂得要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和对社会有价值的,而不是去寻找比较容易成功的捷径,这也让她在走向职业和面对人生的时候,能够慢慢做到她所谓的“成熟”,即不受主流文学观的影响。“如果是符合我的想法,正好在主流,那我也很高兴;如果符合我的想法,但不是在主流,我也不是太在意”,这样的随性和淡然使得陈丹燕往往能够平静地看待自己的创作在时间维度上与文学主流的交错。在八十年代初期和中期儿童文学冲破教育功用的重要时期里,她静静地看着自己边缘的写作突然变得主流,当“清除精神污染”的思想解放运动很快兴起,她的想法又被普遍认为不对的时候,她也不觉得这对自己来说成为问题。“我觉得那个社会还是宽容的,所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也可以走下来,如果社会不宽容的话,我就没有路走了。”
作家陈丹燕
在追忆学习、生活在华师大的经历时,除却学校温和宽容的氛围和它提供的自由选择的空间,中文系学术研究的系统训练和老一辈知识分子的言传身教都带给陈丹燕能够终身受益的影响。
尽管当时并不喜欢学术研究,但是现在想起来,陈丹燕称那时中文系培养的读书和研究的方向,在后期与其创作联系在一起时,还是给了她很大的帮助的。从《上海三部曲》到后来的旅行文学,陈丹燕一直采用非虚构的写作方法,而在这种非虚构写作中,前期的研究调查、读书采访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之所以可以喜欢在感兴趣的领域做研究,而且我心想可能我也是有能力做研究的,这个其实跟中文系当时的培养是很有关系的,如果没有那种系统的做研究的训练,我恐怕做不了这些事情。”
而提起当时中文系的老师,陈丹燕更是说道,对于本科生来说,那些老师都是最好的老师,他们阅历丰富、学识深厚,并且非常爱自己的学生,“我就是非常感谢这些老师”。
陈丹燕的毕业论文与西方现代童话有关,当时学术研究对于西方幻想文学fantasy的理解尚浅,她道她当时的指导老师王光祖跑来就对她说:“陈丹燕我根本指导不了你这个事情,第一我不看英文书,第二对于fantasy我没有研究,我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但是如果你想这样开题,你就开题,你就做你想做的事情。”
而整个寒假呆在王智量老师家里上私塾英语课的日子里,她也见多了方平在翻译《莎士比亚》时和王智量为了一个介词争得要死的场面,“一个介词放在这个地方应该翻成什么中文,它如何影响句型,又如何影响一个动词,他们俩是吵得一塌糊涂。我坐在旁边就听了好多这种故事。”陈丹燕道:“我觉得那一代知识分子,现在想起来真的是言传身教,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帮助。”
非虚构写作:努力描写真实是作家的天职,但文学应怀慈悲与善良
“我其实做的事情就是还原吧”,陈丹燕这样形容她众多的非虚构作品创作,她认为,虽然非虚构文学建立在真相的基础之上,但真相永远都是有折扣的。“努力描写真实,这是作家的天职,但是没有一个作家敢说他描写的是绝对的真实。我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真实。”
塑造《女中学生之死》中的宁歌时,陈丹燕依据原型人物施骊的日记和对她周围生活的采访调查去理解当时那个女孩为了守护自己的信念最终玉石俱焚的选择;描写《上海的金枝玉叶》中的郭婉莹时,陈丹燕为了串联起郭婉莹的整个生活与故事,开始访问她周边各式各样不同的人;而在逐渐意识到“随着每个人境遇的不同和每个人记忆力的差距,他们给出的真相都是不一样的”后,在《上海的红颜遗事》里对姚姚的还原时,陈丹燕对其中每一个重要的线索都至少去找两三个人确认。然而即便如此,陈丹燕仍认为所谓真相的塑造,只是作家个人在对世界的观察中,做到逻辑上相对比较“通”的真实,因而她开始思考在面对那些惨烈的真实时,怎样去保护每一个人甚至仅仅是一个文学人物的隐私。
《上海的红颜遗事》增补本封面及主人公姚姚
陈丹燕提道:“我觉得我不是以挖别人的隐私来赚钱的记者,我只是想塑造这个人物,而这个人物的塑造不是要说他是怎样的人,而是要说这个人和这个时代的关系。如果是非常伤害这个人物和他活着的家人的真实,我就算知道了,我也不会的。”在陈丹燕眼中,文学不需要直截地点明最后那个劲爆的真相,那个劲爆的真相不会影响发生在人物形象身上的故事,也并不影响时代对这个人的摧残,文学人物本身的苦难因为有了所有可能的暗示也没有再去增加的必要,劲爆的真相只能为作者个人带来诸如“调查充分”“更有力量”的褒奖,却有可能对仍旧活着的人带来致命一击。她认为,文学的力量不在于曝光人物所有的隐私来换取对读者的冲击力,它的力量在于安排好所有周围的环境,让读者用自己的感受力去感受;她相信,最好的记者,对他的人物是有慈悲心的,“他不会以毁灭这个人物来成就自己”,而作为一个作家,他也必须怀有道德感和一份善良。
在访谈中,当陈丹燕被问及对《女中学生之死》中女主角宁歌的评价时,她这样回应:“对别人来说,她也许只是一个小说当中的人物,但是对我来说,我觉得她就是我生活当中的人物,所以我从来不把她当成是一个外人。她如果还活着的话,今年应该四十多岁了。我最早的版税都是这本书给的,我如果没有写这本书的话,我就不会去旅行,我没有钱旅行。所以和我一起去旅行的人都知道,我每到一个地方,只要这个地方是我新去的,我一定去教堂给她烧一支蜡烛。”
2014级中文系韩一杭同学向记者说道,两年前的夏天,她在采访格非老师和李洱老师的时候,还常常会提一些宏大却空洞的问题,企图得到一个和“华师大作家群”这个概念一样宏大的答案,以为只有给他们找到一个宏大的落脚点,才是掷地有声。而如今做完作家群系列的最后一个采访,她才理解作家们自己就是力量本身,本不需要一个花里胡哨的问题来画蛇添足地凸显他们的价值。“那些细腻无比的小事也可以非常动人,比如陈老师说起那支为宁歌而点的蜡烛时落下的眼泪,这是我们没有办法复原到采访稿里的东西。文字无法记录这样让我难过又震撼的一瞬间,但我会一直记得。”
反思儿童文学:我不抗拒标签,但现在绝大多数作品不配叫儿童文学
人们谈及陈丹燕,常常将她与儿童文学挂钩,当被问及是否会抗拒“儿童文学”这个标签时,陈丹燕说道:“我不抗拒,但是我觉得现在绝大多数儿童文学作品不配叫做儿童文学。”在陈丹燕的理解中,儿童文学作家应该是对每一代孩子的成长都有精神上帮助的人群,儿童文学比一般写给成人的文学“要有诗意多了”。
她同样悲哀于中国儿童文学的倒退。她向记者谈到,八十年代的儿童文学是非常先锋的文学,提倡“冲破所以我可以冲破的东西”和“用一个孩子能够接受的词汇量来描述真实的世界”,而不是如今这样将一个富有诗意的文学式样越来越庸俗化——一方面对儿童文学的理解仅浅薄地停留在它寓教于乐的功能,只强调用单纯和美好的事物来引导、教育和娱乐小孩;一方面利用儿童想要看书、父母就会买书的这种商机来挣钱,而全无对儿童文学的理想。她说道:“其实几乎我们那代作家就已经接受一个观念,就是你没有资格教育小孩。说教不是文学,教育不是文学的功能,教育是教育学的功能。所以现在很多东西又重新回去,这是我非常非常悲哀的地方。”
“华东师大作家群访谈”项目最初作为2016年中文系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旨于纪念“华东师大作家群”概念形成20周年,通过学生对知名校友作家的访谈,追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八十年代黄金岁月的样貌,感知华师大文脉的精神气质,同时联系当下中文系对于原创文学的重视,思考华师大文脉今日的沿袭与传承。
据项目负责老师赵景玮反映,最早四位作家赵丽宏、李洱、格非和孙颙的采访实录于2016年8月完成,后秉承该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理念,中文系在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继续扩充着采访对象,先后完成了对王小鹰、叶开、唐颖、徐芳、李其纲的访谈,直至如今最后一位作家陈丹燕。赵景玮老师称:“华东师大作家群采访的项目历时两年有余,其中困难重重,首当其冲便是作家的访谈时间难约。其次是访谈地点分布较广,李洱老师和格非老师的访谈分别在北京现代文学馆和清华大学完成,而唐颖老师更是因为身在美国,只能很遗憾地通过线上答复的形式完成。”
为成体系地出版访谈实录,“华东师大作家群访谈”项目筛选了以上10位知名校友作家进行采访,而毛尖等新生代华师大作家的采访则有待日后继续进行的契机。华师大罕见且珍贵的作家群文脉也沿着丽娃河畔的涓涓流水,一以贯之地延续着,直到今天,依旧流淌在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