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新闻采写 • 札记 |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发布时间:2021-03-08浏览次数:2056

按语:

        2020年9月-20211月,19级本科新闻和18级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与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由陈红梅老师主讲。两门课程分别以2篇和1篇独立采写的新闻报道作品作为平时作业, 以学期采写札记和心得作为期末结课作业。

        经任课教师推荐, 从2021年1月起,本专栏陆续刊发两门课程的部分结课作业“采写札记”,讲述新闻采写背后的故事,也希望能给有志于新闻学习的同学们一些借鉴和思考。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19新闻 马嫣敏

一、采访前要明确选题意义,理清思路

选择一个有价值的选题是基础任务。在采访和写作之前,明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为什么要做这个选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帮助我们在采访和写作中时刻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不至于陷入大脑一片空白的境地。

在做第一篇稿子“申程出行”的时候,我收集到了各种各样的信息,采访了十几个司机,整理出来的信息内容丰富但是杂乱无章。即使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稿,再将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之后,我依旧没有一个明晰的思路,也无从下手,脑子中就像是一团乱麻,牵不起线。

周二下课后,我向老师表述了我的困惑,老师告诉我,写“申程出行”这篇稿子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使用这个软件。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我颇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在那个时刻,我意识到,之前我大脑一片空白的迷茫感,正是来源于没有意识到这个选题的意义在哪里,即我没有清晰地认识到“我为什么要做这个选题”。在明确了“我要做什么”之后,接下来我的稿子和采访也有了大体的眉目,我对正在做的事情充满坚定的信念感。

同时,老师在课上讲述有关新闻报道目的的内容,给我的印象很深:一是报道是为了推动什么、改变什么;二是回应大众的舆论关注,避免小道消息和谣言的蔓延;三是具备公共价值,让公众关注到所报道的话题的重要性,要具有一种全社会的视野和格局。我觉得这是做一篇报道的认识前提。

二、采访要把握时效,不要拖延

在某种程度上,前期思路的不清晰,晕头转向,导致我一开始对“申程出行”缺乏热情;同时也是我自己本身一贯的“拖延症”,让本该早些定稿的第一篇稿子一拖再拖。

对选题的资料收集和背景了解,实际上是建立起对选题的整体认识,构建起一个基本的逻辑框架。资料再怎么收集也不嫌多,准备工作做得再多也总有疏漏。这是我感受很深的一点。

我选取的主题“申程出行”实际上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特别是涉及到经常乘坐的出租车。刚开始,由于之前不常乘坐出租车,对出租车行业不甚了解,缺乏一些常识,我花费了一些时间先了解了出租车的运行原理,看了“申程出行”之前的资料和相关报道。但是在真正跟出租车司机交流时,才发现我准备的资料还是不够的。跟第一位司机交流时,我拿出很大一部分时间去向他了解有关出租车的基本常识和内容。也很感谢他的分享,跟他交流的过程,既是采访,也是资料准备。

第二篇稿子“昆阳路大桥人非通道”,选题是偶然发现的。通过公开信息,我了解到该人非通道在前一天已经开放,所以第一眼看到选题时,还是有些踌躇。但经过前一篇稿子拖拖拉拉的教训,拖延症也是我的一块心病。我马上把选题发给了老师,老师也第一时间回复我“可以”。我当即冲出宿舍,打车赶赴大桥所在地。一天完稿虽然对职业记者来说是常规操作,但对我来说,这种赶时效的体验,事后想想还是充满了刺激和不真实感。

三、采访中要抓住机会,及时上前

我是个不够果断、缺乏勇气的人,有时候,我并不是不愿意与别人交流,而是过于瞻前顾后,预先设想了许多后果,导致我“被自己吓退”或者是错失良机。因此采访对我来说,是锻炼也是挑战。

在做“申程出行”时,采访的一大挑战是街头的随机采访。我分别去了位于四个区的四五个小区,在门口“蹲守”行人,询问他们对“申程出行”的了解状况,最后没有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当然其中也包括根本没有回答只是径直走过的路人。“蹲守”没有结果,我决定主动出击,于是在地铁上东问问西问问,还是没有什么收获。最后我去了来福士广场的扬招杆处,那里附近就是一个公交车站和一个出租车临时停靠点,所以还是有不少正在等车的人。在那里我终于收获了当天第一个“听说过申程出行”的回答。尽管辗转费了一些工夫,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勇气。一开始每次上前我都要花一段时间进行心理建设,导致许多人走到我跟前,我却张不开口。但是一无所得的结果反而给足了我打击,到后来,我的随机采访就变得高效了起来,不断的重复和尝试也能够让自己足够平静。我甚至感到庆幸,正是因为当时没怎么犹豫,及时出击,才抓住了当天唯一一个给我有效信息的采访对象。

第二篇稿子“昆阳路越江大桥人非通道”的采访中,很大的挑战是我对采访对象的天然排斥。我一向很排斥采访中年男性,他们在我眼里具有威胁性,对他们有很强的戒备心。但是在大桥上的行人、施工的工人,以中年男性居多,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去采访。这次采访也算是筑高了我的心理防线,使我之后能够更加有勇气去采访不同类型的人吧。

四、“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保持独立思考

找到一个好的采访对象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为了一个好的采访对象,“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在做“申程出行”时,我遇到的第一位司机,是一个有28年出租车驾龄的上海本地人。他健谈、乐于分享,且基本上有问必答。只是由于我当时的意识还不够,没有及时留下他的联系方式。事后我想要联系他交流细节时,不论是通过申程客服,还是通过他所在的出租车公司,均无法联系上他。我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最后客观原因所限,我实在无能为力,只能放弃。实际上,出租车司机这个群体是非常庞大的,事实证明,我在之后的采访中也遇到了非常适合的采访对象。这个经历提醒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及时留下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下一个采访对象永远充满未知,没有必要将自己困在一个死局中,努力过、尝试过就够了。

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也是一条值得探索的捷径。“申程出行”中,我的街头随机采访,尽管消耗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是收效甚微。在收集乘客这方面的信息时,我把目光投向了我身边的上海同学。乘客群体是非常庞大的,上海市民都有可能成为上海出租车的乘客。我通过QQ、微信一个一个私戳上海同学,很快便得到了有价值的回复。

在与采访对象的沟通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自己的思考,既避免被采访对象“牵着走”,又要根据采访对象的表述内容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述策略,使采访能够顺利进行。

与采访对象的沟通过程各有不同,这取决于采访对象的特点。由于选题的要求,我和出租车司机们的交流比较多,他们比较健谈,很容易说着说着就偏离了我的问题。所以对我来说,保持自己的思路不被带跑,很重要,也很有挑战性。

五、写作要有细节

写作思路的组织是报道成型的重要前提。在写“申程出行”时,因为没有组织好思路,我第一次写出来的内容很支离破碎。

标题的拟定要紧扣报道的组织思路。“申程出行”发给老师的第一稿,老师几乎在每个标题上都给予了“空洞”的评价。报道中的细节很多,要选取最重要的内容上去;但是又不可以将它抽离出来,以一个极其抽象的概念概括整段的内容。

真实性是写作的基本要求,除了一些在现场记录的时间、地点、人物、距离等细节,我更想说一些在写作上有关真实性的体验。新闻报道力求对事实的精准表述,遣词造句要求都很高,这就让我在写作时经常反复纠结。我经常拿不准词语的准确定义,也想不出一个合适的表述方式,在一个表述上反复斟酌。在写作时,经常需要查询词语的意思。这也提醒我要多看一些报道,多学习优秀报道的准确性表达。

我的第二篇报道“昆阳路大桥”少了一个有吸引力的开头,老师说我在朋友圈转发时的配文“昨天的阳光很好,暖橙色的光打在桥上……”都比我实际的开头要有吸引力得多。

老师在课堂上对我讲的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能够打动你的细节,就能够打动读者。”我将它归结为记者极强的共情能力和读者意识。成为一个好的记者,也许要先成为一个优秀的读者。这也是要求我从研读优秀的报道入手,使自己具备鉴赏和学习的能力,重视真实细节的呈现;在写作时,不断换位思考,去理解读者的想法和认知。

老实说,在真正进新闻系学习采写之前,我对记者这个职业并没有太多的概念和归属感。学习新闻是我权衡比较的结果,而不是我心心念念的目标和信仰。

但是在新闻采写的过程中,我慢慢地对记者这个职业产生敬意。我开始寻找和探索成为新闻人的意义和价值,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思想上的收获。

尽管这些话充满着理想的色彩,但我确实觉得,成为一个新闻人的意义在于,说实话,说真话,为大众呈现真相,替人民群众发声,记录当下,也记录时代。这个社会尚有很多不足,发展也会历经坎坷。我们都站在时间的洪流里,不论愿意与否,都要被裹挟前进。但总需要有人在风浪中掌舵,向远处观望。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寻找自己的方向,为这个社会的发展做出哪怕是一点点的微小的贡献,促使它向好迈进,这是我想做到的事情。


马嫣敏新闻采写作品链接;

“申程出行”上线两月:司乘体验佳,受众知晓度尚需提高

https://mp.weixin.qq.com/s/HpKpKFSqLxAy_ExE0TbUQQ


昆阳路越江大桥人非通道正式开放:闵行奉贤行人10分钟过江,配套设施仍在优化

https://mp.weixin.qq.com/s/oY2Ay3ZsoIEtv_hhv72m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