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新闻采写 • 札记 | 有采写才有经验,有亲历才有价值

发布时间:2021-03-12浏览次数:2371

按语:

2020年9月-20211月,19级本科新闻和18级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与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由陈红梅老师主讲。两门课程分别以2篇和1篇独立采写的新闻报道作品作为平时作业, 以学期采写札记和心得作为期末结课作业。

经任课教师推荐, 从2021年1月起,本专栏陆续刊发两门课程的部分结课作业“采写札记”,讲述新闻采写背后的故事,也希望能给有志于新闻学习的同学们一些借鉴和思考。


有采写才有经验,有亲历才有价值

19新闻 陈是

经过本学期《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课程学习,我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各处,亲身走入新闻现场,用新闻采写的方式感受社会的温度,并在实践中收获经验。我将本学期“‘小粉车’报道”和 “演唱会报道”的采写经验结合其他同学的而经验,归结出下述几点心得。

一、选题:估量新闻价值的过程

从搜集新闻线索开始,我们就一直在训练对新闻价值的评估,因此选题是一个估量新闻价值的过程。在课堂上汇报新闻线索时,我一共汇报了五个新闻线索。在介绍完前四个线索后,我才犹豫地加上了“周一校园内投放‘小粉车’”这一条。犹豫的原因在于,我自认为这是一条全校师生都知晓的新闻,且校园自媒体已经推送了相关消息,因此我低估了这一新闻线索存在的新闻价值。

确定选题后,我重新思考选择这一新闻的原因及选题价值,发现我对这一新闻线索所含价值存在误判。范长江对新闻的定义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实际上,校外人并不知晓“小粉车”的存在,对于校内人群来说,“小粉车”的来历是什么、校企之间是如何达成合作的、“小粉车”投放之外还有什么举措等问题都是他们“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而这些都是新闻记者能够深挖的信息点与价值点。当然,选题不仅仅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过程,有些选题的新闻价值需要在实践后才能被知晓。因此,面对看似没有新闻价值的选题或看似意义深远的选题,我们都不妨“试一试”“做一做”,这既是一种实践的积累,也能训练我们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

二、采访:是六合彩更是技术活

“幸好我碰到了一位理想的采访对象”、“幸亏我当时多打了一个电话才联系到了采访对象”、“幸好我多留意了现场的细节”……回顾自己和同学的采写分享,不难发现大家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幸好”“幸亏”“还好”等词汇。这些“幸好”一方面的确来源于采访中巧合的发生,另一方面也是采访技能的显露,幸亏有采访技巧的学习,才能在现场临场发挥。

不得不承认的是,巧合和运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减少采访过程中的困难,但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具备这样的运气。与其期待六合彩中奖事件的发生,不如学好技术自寻出路。因此,采访是六合彩更是技术活,技术来自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总结尤为重要。

1.采访前的准备:资料与身份

新闻采访不打无准备之仗,新闻采访的准备过程也是一个充分学习的过程。上到相关国家政策、企业文化,下到社区基本概况、民风民俗,我们在采访前都需要做知识的提前储备。这些知识储备不仅能让我们更清除地了解我们所报道的对象,更能给我们的采访提供“底气”,让我们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获取更多有用的、不被人知晓的重要信息。

除了资料之外,我们有时也需要身份的准备。在采访中,采访者是有身份的,或是代表媒体的记者,或是其他有倾向性的身份。在采访前给自己一个身份,是给自己设定一个获取信息的角度,也是给获取采访信息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在“小粉车”报道中,以新传研究生的身份获取企业对我专业性的信任;在演唱会报道中,以粉丝的身份联系消费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询问演出场所的工作人员,以学生身份联系政府部门;在涉及到维护权益等方面的报道中,也能够以受害者、消费者、业主等利益相关人群的身份获取信息。

在自身采访以及其他同学的采访经历中,“学生”是一个常常令我们困惑的身份。一方面,学生记者的身份在某些场合下能削弱对方的戒备心,也不容易引人注意,从而更容易地进入现场,如本学期推送的火灾现场报道。但另一方面,在一些采访对象眼里,“新闻系学生”没有记者证,往往会与“不专业”挂钩,进而导致学生被怀疑、被轻视、被拒绝。由于担心学生身份给采访造成困境,不少同学诉诸“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或其他新闻媒体的名号,为自己的身份找一个“靠山”。

2.随机采访

随机采访既是一个广泛收集浅层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故事的过程。在“小粉车”报道的新闻稿中,反映学生对“小粉车”态度的信息均来源于随机采访,大量的随机采访也是该报道的特点之一。为了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及采访信息,我在校园内的多个地点进行了对学生及后勤工作人员进行了随机采访,归纳出每则随机采访的基本信息后,根据报道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筛选与提炼,最终形成报道中的有效信息。在随机采访中,首先采访者自己要以一种自然放松的姿态进入,才能快速地拉近与被访者的距离,削弱被访者的警戒感与抗拒感。其次,在设计随机采访问题的时候,不宜将问题设置得过多、过难,而是简单地、以一种聊天的方式进行,这样更能提高我们采访的效率,也能提高被访者的配合度。

此外,适当采访身边熟悉的人不失为一种选择。在“小粉车”采访过程中,于是我在英语课、体育课等公共课上询问了其他专业的同学。在和同学的聊天中,我发现了历史系的廖同学既买了自行车又买了共享单车月卡的信息具有典型性,且符合报道内容的需要,所以将她的故事放在了报道中。当然,此类采访也存在弊端。在采访身边人的过程中,由于采访者与被访者之间的关系较为亲近,容易出现被访者回答随意、被问题带偏、信息冗余的情况。记者在采访中需要及时“纠偏”,“纠偏”的举措包括但不限于营造相对正式的采访氛围、避免采访者主观输出、客观记录被访者所言等。

3.线上采访

新闻现场是一篇新闻报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能还原现场细节,也能在必要时烘托氛围。除了现场之外,还有一些采访不得不依赖于电话、网络等线上形式,这类采访形式也很重要。与大多数同学不同,我的第二篇作业(即演唱会报道)是一篇依赖线上采访的新闻稿——这是这篇作业的特殊之处,也是遗憾之处。在进行线上采访的过程中,我也总结出一些经验与教训。

首先是获取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在两篇作业的线上采访环节,我都采用了从大到小的联系方式,即从单位到部门、从部门到个人,如通过各类官网的“联系我们”专栏查找部门联系电话,与部门取得联系后由部门提供部长或专职人员的电话,通过进一步的联系获取我们想要的信息。

其次,在电话采访前务必列好详细的采访纲要,并在采访过程中及时发问。与现场采访不同的是,采访者无法了解被访者的状态及情绪,也不能从面部表情、肢体动作中获取信息,再加上电话双方都具有随时挂电话的权利,电话采访存在诸多障碍。在对南京市建邺区文旅局工作人员进行采访的过程中,由于我在问题与问题之间停顿时间较长,对方在不耐烦的情绪中直接挂断了电话,导致后续的问题无法得到解答,信息缺失。因此,采访者一方面需要察觉对方的情绪,另一方面更需要掌握对话的主动权,及时提出问题,从言语中获取信息。

第三,以平常心看待电话采访中的“踢皮球”现象。在与行政部门、政府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踢皮球”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在“小粉车”报道和演唱会报道中,我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周旋于多个电话号码之间。当我们熟知并以平常心态对待这一现象,我们既能平和地处理这些小波折,也能学会在遇到对方推诿后问一句“麻烦您能告知我该联系谁吗?”。

4.采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

作为首次尝试新闻采写的学生来说,除了采访技能的学习之外,我们还需要学习克服一些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

一是不敢向采访对象提问的情况。在面对“社交恐惧症”的困扰时,18级新闻系学姐给我的经验是,在采访前想着双方此后不会再见面,因此不需要考虑“丢脸”“尴尬”等情况的产生,反而应该更大胆地提出想要向被访者了解的信息,即使被对方拒绝也是可以接受的。不论采取何种方法,都要在采访时勇敢直面并克服“不敢”的恐惧。在多次随机采访的训练中,我发现克服这种心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我们做足心理准备并完成了第一次采访后,会获得成就感,并逐渐获得采访的惯性,从而更自然顺畅地走向下一个采访对象,也能更从容地向被访者提出问题。

二是怯场,即采访双方身份的不对等带来的压迫感,导致我们在采访过程中可能存在底气不足、不自信、不专业等情况。双方在身份上固然存在差异,但我们在采访对象面前可以展现出谦逊,而不是自卑,更无需被对方牵着鼻子走。经过对哈啰出行部门经理的采访,我发现我们可以通过适当放大自身的音量、放松肢体、抓住对方回答中的问题及时追问等方式来增加底气,这既能缓解怯场的问题,更能体现我们作为记者的专业所在,以专业性“征服”采访对象。

三、写作:一回生二回熟的练习过程

“小粉车”报道从初稿到定稿共耗时近两周,前后共经历了八次改稿,既包括了标题和用词用句的变换,也有报道框架的调整。而到第二篇演唱会报道时,从初稿到定稿的时间压缩到了两天之内,改稿的次数,不再经历大规模的语句调整和结构变换。

两次写作间的变化正说明了新闻稿的写作是一个一回生二回熟的联系过程。回想两次写稿与改稿的经历,我在第一次尝试写新闻稿时暴露出不少问题,包括标点符号的不正确使用、采访材料的无逻辑堆砌、直接引语的大规模使用、标题宽泛而不概括等。面对一种新的文体,我们难免会在初次尝试时犯错。这些失误在反反复复的修改中得到纠正,因犯错而产生的经验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写作思维与写作方式,提醒我们在下一次的写作中避免再犯。因此,在演唱会报道的写作过程中,我能明显感觉到我在框架搭建和语句选择上更熟练、更顺畅,采访材料也不再像之前一样简单堆砌——这就是实践带来的最直接的变化。

总而言之,本学期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课程给我们创造了实践的机会,鼓励我们像正式媒体工作者一样在社会范围内发掘有价值的新闻。我们在实践中收获新闻采写的经验,也在实践中感知社会的温度与价值。

我们相信自己的采访有力量,能挖掘被掩藏的事实与故事。我们也相信自己的文字有力量,能够帮助一部分人发出他们的声音,让社会听到我们和他们的声音。我们相信我们现在所做的和未来将要做的,都是有价值的。


陈是新闻采写作品:

“小粉车”投放一个月,学生打卡热情不减,校内单车管理模式改进

https://mp.weixin.qq.com/s/7eoBF3fRNh2hE3J8-PMhIg


演唱会受冬季疫情影响频繁取消或延期,消费者仍需注意购票风险

https://mp.weixin.qq.com/s/7AgaC6RH0pciB89bTau9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