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新闻采写 • 札记 | 专业的深入的报道仍然是有生命力的

发布时间:2021-03-24浏览次数:2108

按语:

        2020年9月-2021年1月,19级本科新闻和18级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与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由陈红梅老师主讲。两门课程分别以2篇和1篇独立采写的新闻报道作品作为平时作业, 以学期采写札记和心得作为期末结课作业。

        经任课教师推荐, 从2021年1月起,本专栏陆续刊发两门课程的部分结课作业“采写札记”,讲述新闻采写背后的故事,也希望能给有志于新闻学习的同学们一些借鉴和思考。


专业的深入的报道仍然是有生命力的

19新闻   王婧璇

        学期初时,独立采写两篇新闻稿的任务,在我和同学们的眼中似乎都是难以企及的远大目标。但惊喜的是,大家都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作业,陆续地在公众号上推出。每当看到“阅读量”的数字在缓缓上涨,心中就会涌起一阵成就感和满足感:我和新闻班的小伙伴们的作品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在社会上和人群中得到了传播。

        在我看来,这正体现了新闻与文学的本质区别,新闻写出来就是让人读的,而不是像文学作家一般将主观的思想恣意地抒发,新闻工作者应该时刻将“读者意识”铭记于心。在写作时,要思考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从主标题和小标题的拟定,文章开头怎样引入,包括全文的写作风格等,都需要用文字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在写作“七宝夜市”这篇新闻稿时,我一开始将对夜市背景信息的介绍放在开头,但老师给出的建议是替换成一位摊主的故事。后来我了解到,“华尔街日报体”是一种从小处落笔、再将大背景和盘托出的新闻写作方法,这种问题结构有利于增添新闻的可读性和新鲜感,描写典型的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通过气氛的渲染使人如临其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文字新闻和有画面的电视新闻一样可视。同时,要注意少用形容词和长句,这既符合了新闻客观准确原则的要求,也便于读者阅读。

        此外在拟定新闻标题时,除了信息呈现的准确性,也要考虑怎样的标题能让人们“点进来”。“看到这样一个新闻标题,我自己会想看吗?”这是记者在写作时需要不断反思和诘问自己的问题。在拟定七宝夜市标题时,我一开始以为新闻标题也像以前写作文一般,要有概括性,要优美的语言,但老师却不断指出我的标题过于抽象,缺少具体的信息,而且不同的标题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在与徐嘉滢同学交流后,我认识到如何才能让新闻标题“活”起来。她觉得应该将“最特别、最新鲜”的信息放在标题中呈现,因为这往往更能够吸引读者,来了解其具体过程。

        一个好标题不仅要能浓缩新闻要素、提供新闻事实,更要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增强新闻的可读性与感染力。胡乔木曾说,“标题被喻为新闻的眼睛,哪双‘眼睛’最明亮,哪条新闻也就最能吸引人。” 在写新闻标题时,也可以加入人情味,用朴素平实的语言准确地传递新闻中最重要的信息,从而增强亲和力、亲近感。

        在写作正文时,我遇到的最大问题在于确定文章的结构。在“留学生”的非虚构写作的前期修改时,孙浩峰学长就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安排给出了不少的指导意见,让我认识到新闻谋篇布局的重要意义。在查阅资料和去现场采访之后,才知道记者最不缺的就是素材。手边有那么多采访对象的话,了解到了那么多具体的信息和内容,但是一篇新闻稿的字数只有3000左右,该选择哪些人的哪些话,按照怎样的逻辑顺序安排全文。我在写作和修改稿子时不断地反思这一问题。

        在做“留学生”这篇非虚构写作时,我的身边有多位采访对象,但在经过对多人的了解后才确定出深入采访并写进文章的3位,因为他们的经历更有挖掘性,符合非虚构写作对于故事性的要求。在写作时,细节描写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要从日常生活中捕捉有感染力、能触动人心的细节,富有镜头感的描写方式真实地还原场景和氛围。虽然客观性原则要求“记者是一个不偏不倚的目击者,只是报道新闻并准确地解释事实”,但事实上,在写新闻时一定会存在对内容的合理挑选,并有逻辑地呈现,绝不是仅仅简单地堆砌。

        曾经我是一个特别抗拒和陌生人打交道的人,因此还没开始做作业心中就充满了恐慌,但是也得硬着头皮迈出第一步。还记得在第一次去采访时,虽然前期拟定了详细的采访提纲,包括采访对象、具体问题,还针对预想中他们的回答模拟出我的回答或追问,但亲临现场却发现许多情况都是无法预想的。因此,记者随机应变的能力极其重要,也需要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和场合,改变自己的提问方式和口吻。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害怕尴尬!

        不过当鼓足勇气提问时,我还是很惊喜于有人会愿意停下脚步、腾出自己的时间听我的提问。老师不止一次给我们打预防针,被拒绝采访是常有的事,没有人有义务回答你一长串的提问,但很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群愿意为我提供帮助的人们。但是,我仍然认识到自己在沟通和表达能力的欠缺,不过这也是因为我的选题比较轻松的原因,像有的同学因为选择了较有争议性的选题,就在采访时遭到了百般阻挠和拒绝。其实我还挺可惜没有做一个类似的选题,以后有机会还是想挑战一下。

        其实还有一个没有进行下去的选题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就是那个“江苏路街道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的新闻,当时也挺想深入了解一下的。当江苏路地铁站的3号口出来时,我就看到两个老人站在一个小区门口,正在看居民楼下一片正在施工的地面。我一想,他们看上去不忙,应该也是这个小区的居民,大概会对智能养老的措施有所了解。但是在跟他们沟通之后,才知道智能水表只装了一家,还说“现在的媒体就是这样的,上面做了一点点的好事就要马上报出来。”当时我听了觉得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原来媒体给他们留下了这种“不办实事、夸大宣传”的印象,新闻不应该是这样的。

        我在和他们聊天的时候,又有几位老人路过,一起来和我们聊天,我真切地感受到在上海这座快速发展的国际大都市、在21世纪这样一个智能化的时代,老年人群体生活中遇到的不易。这个小区的居民楼只有5层、没装电梯,但有一位90岁老人住在顶楼;因为小区年代已久,水电出问题也是常有的事。仅一街之隔,一面是墙面斑驳、设施老化的老旧小区,一面是高达30层的高档商品房。虽然他们后来也告诉我那位出现在微博视频中的张奶奶的地址,但我却不太想做这个选题了,而是询问了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回答是社区医院和老年食堂等更紧迫的问题。

        不过,但我看到王一涵同学做出的那篇报道,还是很佩服的,他的确做到了全面、准确,而不是像之前的媒体那样简单宣传和夸赞,指出了客观存在的问题。在我看来这是更有意义的。我想,媒体应该是人民群众的传声筒,要真切地反映他们的心声,从而促使相关方推动问题的解决。就像“社会责任论”中谈及的“传播工作新准则”,传播界有义务使自己的传媒工具成为一个交换评论的平台,把自己看成公众讨论信息的公共传递者,在社会上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这是新闻工作者存在的意义。

        同时我也有所触动,这学期因为对上海新闻关注得很多,骤然发现“养老”话题上热搜的频次特别多,智能公厕、老年助餐点、申程出行线下叫车等等。是因为上海这座城市真的“老了”,这一群人被快速发展的科技抛弃,在时代洪流中茫然自失、不知所从。但我也真切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情,政府也在为改善他们的生活不断做出努力和创新。这也是为什么老师在课堂中特别强调,要确定一篇报道的“基调”。

        也许我们习惯性会将重点放在展现冲突和矛盾之上,因为这意味着更大的冲击力和吸引力。但这不说明着什么选题都做成批评性报道,我们需要思考此新闻报道的是否根本上是一个好的举措,只是在初期阶段可能会呈现出问题,这样的事是值得鼓励的。媒体时刻应该意识到自己能够放大事件本身的巨大传播影响力,往往是自己都难以预料且后期不可控的,所以也不能将报道特别聚焦在某个人之上——他们并不能成为某个问题的责任承担者。

        要写新闻,就先要读新闻,熟悉新闻的内容、结构和语言风格等。学期初的一个月中,老师布置了每日阅读新闻的任务。坦白而又略带惭愧地讲,在这之前我获取新闻的方式只是通过“微博热搜”。在关注了专业媒体之后,才意识到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性。也许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内容的生产者,但是官方媒体是绝对无法被取代的。专业新闻生产应该保证内容质量,不能只有娱乐而缺少严肃报道和思想,正确的舆论引导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太长不看”是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通病,所以短视频热潮掀起,倍速播放、“5分钟影视剧解说”颇受青睐。但是,人物、剥洋葱people、冰点周刊的深度报道和非虚构写作带给我特别多的触动。有这样一群人,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这个时代漩涡中的另一群人,无疑是一种神奇而充满温情的事情。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将“住在5元店的女人”这篇报道转至朋友圈后,得到了一个读医的高中同学的转发。其实即使是长长的文章也仍然有生命力的,有的事,无法凭借一篇数百字的推文和几个表情包表达出来啊。

        这学期的学习让我对于新闻业和新闻从业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身上肩负的责任,时代与人民所赋予的使命。如果不是因为记者,有些故事不会为人所知。李梦迪同学所做的“蛋壳公寓”选题,徐嘉滢的“炎沐手串”,史承杰的“新川中学女生”,陈亦智的“救助站”……我觉得他们确实已经担起了记录时代和社会的职责,哪怕这些人和事或许微不足道,或许转瞬即逝。很开心能和大家互相切磋,共同成长。在课堂上分享采写经验的时候,我仿佛也跟着他们一起亲临现场;他人在采访和写作中总结的经验也给予我颇多帮助。

        总的来说,本学期新闻采访课程的学习是一次全新而收获满满的体验。不仅专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我通过做新闻了解到了记者身上肩负的时代使命,明白了做“人民的传声筒”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学习新闻学,我能够从学校这个“象牙塔”脱离出来。不只是从书本得到前人总结的理论知识,更是在人群和社会亲身感受真实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故事,倾听他们的心声。带着一颗同理性走进群众生活应是记者的工作常态。聆听体会群众的冷暖心声,才能知道人们的衣食住行还有多少困难,对于改善问题的迫切期待和诉求。记者永远需要从日常生活中找焦点,记录点滴细节和挖掘人性的闪光点。

        新媒体时代,新闻业遇到不少挑战。传统纸媒的没落、市场竞争的激烈压力、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让媒体工作者时常茫然无措。但无论环境有怎样的变化,人们对于获取信息的需求和新闻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永远存在的,作为一个好的新闻生产者,价值和意义是不会被削减的。


王婧璇新闻采写作品:

七宝文化夜市试营业,游人如织远超预期

https://mp.weixin.qq.com/s/A8CHuEOYG8kza28xbea6Gw


留学生在2020:疫情之下的坚守与等待

https://mp.weixin.qq.com/s/FyXkGCqB_SX59FBjo79yY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