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的样子 | 从农民到记者,永远站在第一线的浦锡根

发布时间:2021-08-25浏览次数:1409

“党员的样子”系列视频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联合“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共同制作。视频以上海学习平台“党员的样子”征文为脚本,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视频新闻报道》和《创意新闻工作坊》两门课程组织学生拍摄、制作完成。此次活动是传播学院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党委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也是传播学院学习、践行马新观,参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国内十二所高校新闻学院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众力、筹众智、开新局,以讲话精神为指引,重返历史现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寻根之旅的系列活动。


      196681日,对浦锡根而言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在党组织的关怀下,他从长征公社万里大队的青年农民,成为了一名解放日报记者。22岁的他满怀期待、一腔热情地走入解放日报社的大门,掀开了人生新篇章,在奋发进取中成长、升华。

从农民到记者

  浦锡根居住在原长征镇万里村小梁山宅,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生活贫困,一度流离失所。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给予助学金,让他读完了小学和中学。1962年,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为国家分忧解难,就读于上海建筑工业学校的浦锡根毅然中断学业,重新回到万里村种田。几年里,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勤劳勇敢、艰苦奋斗,曾多次被评为“六好社员”。

      1966514日,浦锡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81日,他在上海郊区的197个人民公社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日报记者。现年77岁的浦锡根回忆起这一天仍历历在目。他肩上扛着扁担挑着行李,扁担的一头是被子铺盖,另一头是一只牛津包,包里珍放着中共嘉定县委的介绍信,以及毛主席著作等学习资料和日常生活用品,含着激动的眼泪,走进了上海汉口路274号解放日报社。

  深知自己身上背负着党的关怀和乡亲们的深重期望,浦锡根立志成为一名深深扎根于人民的记者。


(浦锡根在解放日报门口的合影)

以笔代耕,不忘初心

  从1966年到2004年,38年的记者生涯中,浦锡根采访报道过许多党员艺术家,把他们对党和人民的感情倾注在自己的作品中,让读者从中领略他们的动人风采。

      1999年采访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马莉莉成为了他最难忘的一段采访经历。那一段日子里,马莉莉因病开刀,大病初愈的她马上踏上农田为农民演出。农村平地土场搭建的简易舞台上,马莉莉在观众的无尽热烈掌声中,一个接着一个地唱、一出接着一出地演,最后嗓子都唱哑了。刚下得台来,她又得知敬老院里有几位老人爱听她的演唱,马上登门前往,老人们见了她,笑从心里浮到了脸上。演出结束后,浦锡根悄悄提醒她:“你不要太累了,要当心身体。”马莉莉却笑着说:“谢谢你,我每来到农村,就会感到如鱼得水,心里很高兴。一个戏曲演员不能脱离农民观众。不能脱离乡村的土壤。农民信任我、欢迎我,我就应该无条件地为他们服务,这是我的职责。”

(浦锡根采访马莉莉)

   时至今日,浦锡根想起马莉莉,首先想到的是她党员的身份,其次才是艺术工作者。他谨记,不管是演员还是记者都应该深深扎根于人民。几十年来,他笔耕不辍,笔下的初心也未曾更改。

退而不休作贡献

      20051月,浦锡根从解放日报退休了。即使退休了,浦锡根在家里也闲不住,他退而不休,笔耕不辍,老有所学,老有所为,采写了50多篇文章,先后发表在《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支部生活》《上海老年报》等报刊和杂志上,致力于展现万里社区的新貌,记录万里人的宜居生活。

      2020年,浦锡根前后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精心撰写《家乡万里迁村建城的巨变》一文,从道路交通、家庭生活、生态环境、社区建设变化四个方面展现万里社区改革开放之后的显著进步。这篇4000多字的文章字字抒写着浦锡根对故土的热爱,句句感怀着他对故乡人民的关怀。最终,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此文。

(浦锡根珍藏的记者证)

      岁月如梭,浦锡根入党已有56年。摩挲着珍藏多难的记者证,他感慨道:“我所走过的路,取得的点滴成绩,都是党的恩情和教导。我从心底里热爱党、感恩党,是共产党培养了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


点击链接进入学习强国APP,查看“党员的样子”本期内容



制作 | 谢文芳 陈子涵 李政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