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本学期,20级本科新闻和19级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和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2021年9月开始由陈红梅老师主讲。国庆节后,同学们进行新闻采写综合练习,陆续提交课程作业。经补充采访修改完善后,任课老师将挑选一部分优秀作业,不定期刊发。
11月22日上午9点15分,闵行区新虹街道泰虹路665号传来第九套广播体操的音乐。在门口半个篮球场大的蓝色场地上,十三个学员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做着广播体操。
他们排成两排,相互之间间隔一米左右。他们的年龄从二十多岁到七十多岁,主要集中在四五十岁。
二十六岁的小伊是学员中最年轻的一位,她穿着玫红色的外套,在学员们整体偏黑灰色的服装中十分惹眼。她的动作很标准,每一次的侧平举都大致与肩同高,甚至超过肩膀,有力的踏步和甩起的手臂彰显着她这个年龄的活力。
而年龄较大的学员只能将脚抬高离地面一拳左右,侧弯腰时,抬起的手臂弯曲着,头微微地倾斜。很多时候,他们并不能跟上音乐的节奏,便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做着。
学员们正在做广播体操
这些正在做操的学员来自新虹街道阳光家园。看起来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区别的他们正在阳光家园的帮助下,努力学着像普通人一样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残障人士特别的“学校”
新虹街道阳光家园成立于2019年2月20日,致力于为社区内的残障人士提供“家门口”康复服务, 由阳光之家和阳光心园构成,现有20位登记的全日制学员。阳光之家主要面向16-35周岁的智力残障人士,而阳光心园的服务对象则是18-55周岁的精神残障人士。
新虹街道阳光家园
一幢两层楼的白房子,单层面积197平方米,是学员们在工作日相聚的地方。一楼主要是新虹街道残联的办公区域,二楼是学员们日常的活动空间。心理疏导室、康复室、阳光之家、阳光心园、阅览室等教室分布在二楼过道的两侧。在这里,他们会开展安全防疫、珠心算、沪语学习、高智尔球等课程。过道的白墙上有一块棕色的软木板,上面挂着学员的手工作品。这些作品制作精美,有香囊、项链、挂饰等等。
制作这些精巧的手工作品不仅可以锻炼学员们的协调性和反应力,阳光家园还将这些作品进行义卖,帮助学员们实现劳动增收,创造个人价值。11月13日,新虹街道阳光家园的学员们在丽宝乐园的展区上展出自己的手工作品。这是他们开展阳光手作活动以来的第一次“出圈”。据阳光家园工作人员苏黎世的介绍,这些义卖所得的钱款也将用于阳光家园的日常运行中。
学员们的手工作品
上午9点40分开始的衍纸课程便是制作展出的手工作品之一——铜钱。在阳光心园的教室里有十二张双层课桌,桌面和椅子上都铺上了有白色花边的紫色桌布,每张桌上放着一个银色小盒子,里面装着一元硬币大小的白乳胶。每一个学员都有一个网格笔袋,里面装满了各色的3毫米宽的纸条和镊子、剪刀等衍纸工具。笔袋的底部还有一些未完成的作品。
学员玲玲的桌布和笔袋有些特别,它们的右上角都贴上了她的姓名贴,姓名贴上有她的照片和名字。照片中她坐在一个插了一支蜡烛的生日蛋糕前。在蜡烛的光亮中,她双手捧着脸,咧着嘴笑。今年30岁的她告诉记者,这是在她28岁生日时拍的。她将头仰着,脖子靠在椅背上,笑着和站在她身后的赵老师说,她的妹妹即将迎来20岁生日,她将妹妹生日的倒计时精确到了以小时计。
玲玲做的铜钱四四方方的。她说,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做铜钱了。在没有老师的带领下,熟悉制作流程的她已经可以自主完成一个铜钱的制作。
首先将一张小纸条缠绕在一个金属工具的嵌口上。缠绕紧实后,用镊子取下,放在一个工具尺的八号圈内,待纸的卷曲大小恰好贴合后,用白胶粘合起来。接着用双手在两端轻轻捏几下,使它形成像小船一样两边尖中间圆的形状。将四个“小船”一个一个粘在一张新纸条的一端,卷曲起来便做成了一个“铜钱”。
学员们将卷曲的纸条放到工具尺的八号圈内
在40分钟的时间里,大部分学员都可以制作两个到三个铜钱。课程结束以后,他们将自己做的铜钱投进了陆老师准备的小盒子里收集起来。学员文文对自己的手工作品十分严格。他的第二个铜钱里的“小船”挤在一起,因而他寻求帮助。在铜钱被重新制作的时候,他低着的头缓缓地抬起来,整个课程都一言不发的他轻轻地说了一句“谢谢!”。然后他很快又低下了头。
“他们会有自己的小世界”
相比于制作铜钱,杰杰更喜欢用剪刀将自己的手指甲剪得平整。他说他还没有自己做过一个手工作品,都是老师帮助他一起做。虽然他一边说着“我不会做这个”,但是他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也制作了一个“小船”。当七十多岁的老婆婆走进教室的时候,靠着墙坐的他马上站起来,将自己的椅子搬到婆婆站的地方,拉着她坐下。他一边回应着婆婆的“不用不用”,一边给婆婆捏肩。“他们都挺热心肠的。”当谈到和学员们相处时的感受时,苏黎世说。
“他们都很单纯,没有其他环境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刚入职两个月的苏黎世嘴角微微上扬, “他们有时候会有自己的小世界,闷声不响地,有时候会自己跟自己说话。但是几个智力比较高的学员相对会比较敏感,有些事情大家可能觉得没有什么,但是他们会很在意,会很难受,会感到委屈。”
当谈到小伟时,苏黎世亲切地称他为“幸运盲盒”。小伟喜欢玩溜溜球,他一共有五个不同的溜溜球,每一个都有不同的名字,一个也不能丢。像普通小朋友一样,他可以让溜溜球在线上上下不停地滚动。有时,当有人走近他,他会从书包的侧边取出一瓶喝完的饮料瓶,用手指着这个瓶子。他的嘴唇微微地翕动,似乎想表达什么,但没能发出声音。这时,赵老师会回答他:“乐虎。”原来,这是他最喜欢喝的饮料。接着他又会指着他的溜溜球,“威龙”,赵老师用溜溜球的名字回应他。除了溜溜球,他还喜欢模型,比如恐龙模型、老虎模型等等。他喜欢将它们一个个摆在桌上。
小伟最喜欢的饮料——乐虎
这是他比较安静的时候。苏黎世说:“有时候他会大喊大叫,会突然之间趴在地上,他想起来的时候才会起来。有时候他会莫名其妙地拿起自己的包冲出去,准备回家。”面对这样的情况,学员和老师们已经懂得如何应对。不刻意地去阻止,等他慢慢地冷静下来,他又会回到座位上听话地坐好。
11月22日,是上海断崖式降温的第一天,最高气温是10摄氏度,最低气温是0摄氏度。室外,冷风刮着道路两旁泛黄了的梧桐树,室内,开着24摄氏度的热空调。当看到别人还穿着羽绒服时,玲玲会指着羽绒服的拉链说:“拉链拉开,不然会感冒。”这时,赵老师会帮助她补充解释道,她在提醒,室内温度比较高,室内室外穿一样多的衣服时,到室外去容易感冒。
阳光家园不是终点,未来路向何方
“红烧鸡翅、咖喱牛肉、红烧肉,还有清蒸鳜鱼。“学员玲玲会做很多荤菜。原来在来到阳光家园之前,她曾是一位厨师。她所在的社区专门为像她这样的特殊人群开设培训厨师的课程,当时,她是课程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一年的课程结束后,她曾在朱家角一带工作过。但是,据苏黎世介绍,由于工作环境中,周围人还没有消除对玲玲这样特殊人群的偏见和误解以及她对自己标签化的认识,导致她无法继续工作,离开了工作岗位。
12月6日,在两岁时失去一条腿的北京女孩薛笠雯也在小红书上写道:“我知道,目前在中国,残障人士仍然是被误解的,在工作上我会因为这样的标签被人跳过能力直接拒绝。在交友上,我会因为这样的标签被人直接否定。”现今激烈的就业环境对于残障人士来说并不友好。虽现从事IBM人力资源的职位,但她也因为肢体障碍的缘故在这份工作中受到了很多的挑战和挫折。
薛笠雯受邀参加病障女子图鉴(图源:小红书)
当提到学员们的未来时,苏黎世说,我们还是希望他们未来能自立,能够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一份工作,能自己养活自己。然而在她与家长们交谈时,一部分家长也表示,只希望学员们能快乐地生活在当下,并不想过多地考虑未来他们进入社会的情况。
苏黎世说,像阳光家园学员们这样的群体分为两种,一部分是先天性的,一部分是后天性的,先天性的主要是基因缺陷,比如21三体综合征造成的唐氏儿,而后天性的情况比较复杂,比如高烧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而引发的脑膜炎、比如医生用药剂量过大导致的医疗事故。其实家长们大多为学员的未来做好了规划。一方面家长们大多选择再生育一胎,学员们的弟弟妹妹长大后可以代替父母照顾他们,另一方面一些学员育有健康的孩子,孩子们长大后也可以照顾他们。
阳光家园之外的残障儿童
阳光家园的服务覆盖年龄段是16周岁到55周岁,而16周岁以下的孩子,据苏黎世介绍,相较于普通的小朋友,这个时期的这些孩子只是反应能力会稍微落后一点。家长们一般会选择让孩子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大二的陈同学就曾经在苗苗阅读的志愿活动中见到过这样一个孩子。得知课上有这样一个小朋友是在课前分发上课资料的时候,分发的同学特意地询问她是不是要为这个小朋友发资料。
那是一个坐在教室最左排第一桌的男孩,他看起来和其他的小朋友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不和其他同学说话,在吵吵闹闹的三年级下课教室中显得很安静。他的桌子上干干净净的,什么也没有。
“会有一点害怕,因为他会突然看着你,眉毛不停地上挑着。我不知道这是他的无意识动作还是什么。”陈同学因为事先知道了他的情况,害怕慢慢地转化成了关怀。这是一节《忠犬八公》的阅读课,每两个或三个小朋友会共同拥有一本书。他没有同桌,也没有书,他的两只手端端正正地叠放在桌子上听着课。
因为课上会有很多就着文本讨论的时间,陈同学将自己的书借给了他。“当时的感觉就是,如果他没有和普通的小朋友一起上课,而是跟和他一样的小朋友一起上课。他会不会不那么孤独,他的处境会不会好一些,不用受到和别的小朋友不同的对待。”
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中国有8500万残障人士,数量比德国总人口还多300万,大约每16个人中就会有一位残障人士。
11月22日的早晨,在做完广播体操后,新虹街道阳光家园的学员们又随着歌曲《和你一样》活动着身体。“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善良,一样为需要的人打造一个天堂……”早已和自己的状态达成和解的薛笠雯在小红书上写道:“我希望你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有理想、有爱心的女生。是一个热爱生活、努力向上的女生。是残障,但不只是残障,我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和大家一样,努力活成一道光。”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小伊“、”玲玲“、”杰杰“、”文文“、”小伟“、“苏黎世”均为化名)
采写 | 20新闻学双学位 陈昕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