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本学期,21级本科新闻和20级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和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2022年9月开始由陈红梅老师主讲。同学们进行新闻采写综合练习,陆续提交课程作业。经补充采访修改完善后,任课老师将挑选一部分优秀作业,不定期刊发。
“我在这儿待了40年,从没想到这么大的菜场会说关就关,一关就是一年多。”广中三村小区40号的楼组长王阿伯说。王阿伯的楼下就是位于广灵一路40号广中菜市场,建成于1982年,迄今已有40年历史。但这个附近居民习以为常的菜篮子保障点,如今却陷入了“烂尾”僵局。
曾承载周边7个小区居民买菜需求的广中菜市场,自2021年8月31日起暂停营业,但计划中的“升级改造”迟迟未得到有效推进,迄今仍然处于垃圾成堆的空关状态,周边居民和原先在菜场内设摊的商户们深感不便。经调查,菜场改建停滞的主要原因是地下防空洞遗留的积水隐患,目前该情况已获虹口商务委的关注。
菜场老字号“人去楼空”,广灵一路成商贩聚集地
2022年10月25日早晨八点整,本该是菜市场热闹非凡的时候,广中菜市场仍是大门紧闭。菜场入口处被几块薄木板封堵,其上张贴着印有“市场装修,暂缓营业”字样的红底通知,旁附的一则白纸告示上盖有“上海三角地菜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的公章。
通过入口处一块仍可活动的木板,记者进入广中菜场内部,看到吊顶及墙壁瓷砖已被全部拆卸,管道线路裸露。地面堆放着大量建材废料、菜贩包裹和塑料泡沫箱,1300多平方米的现场充斥着灰土和霉腥的气味。后门处留存着一张标注着“将对广中菜市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的告知书,要求各商户在2021年8月31日前将各自物品自行搬离市场,落款时间是2021年8月10日。
停业后的广中菜市场内部垃圾成堆
广中菜场关闭之后,门前的广灵一路成了买卖的聚集地。商贩们沿街叫卖,前来买菜的居民络绎不绝,形成拥挤的“人行道市场”。2022年10月25日8点40分,记者在现场看到,广灵一路的中央车流如梭,西北侧总宽约4米的人行道被停放非机动车的区域占据了大半,剩余空间内汇聚着各式各样的人——来往的行人、驻足采买的顾客、左右穿梭的外卖员、卖力搬运的卸货工。从广灵一路广秀路路口到广中三村东门,200多米长的“市场”里紧凑分布着近20家商铺,蔬菜、肉类、乳制品和小食一应俱全。街边屋檐下的阴凉处散落着四五只小板凳,几位老摊主们说,午后他们会坐在这里小憩,相互闲聊些家长里短。
广中菜市场门前的“人行道市场”
李女士曾是广中菜市场的老顾客,几乎认得原先菜场内每位摊主的面孔。她告诉记者,聚集在此处的商贩们大部分都曾是广中菜市场里的“老人”,迁出后他们选择留在附近,租用广灵一路上的沿街店铺和老顾客们继续做生意。但是,广中菜场关闭之后,拥挤杂乱的环境问题给周边居民带来了不少困扰。“有的摊头摆得乱七八糟,买菜的人也要拥进拥出,反正感受不太好。”李女士无奈地摆摆手道。
记者在现场看到,时有商贩在取出生鲜果品后将泡沫塑料箱随意丢弃在街边。菜场附近的环卫工阿姨表示,将它们归拢回收已成为自己的“额外工作”。
广中菜市场外墙上的“市容环境卫生责任牌”显示,广中三村居委会负责菜场卫生环境相关监督工作。居委会书记张燕表示,他们的确会定期安排人员监管环境,但仅限菜市场后门直通小区的部分,“人行道和菜场周边都是公共区域,并不是我们的管辖范围。”
老年居民抱怨买菜不方便
“这菜场关到现在,时间实在太长嘞!伐方便呀!”
陈阿婆操着一口极为流利的上海话,语气有些抱怨。阿婆家住广中三村51号楼,住龄已经有40年。年轻时患有哮喘的她最怕走远路,而在广中菜市场关闭以前,她只需下楼走几步路,穿过设置在小区内部的菜场后门,到菜场里逛一圈便能买齐一日三餐所需;而现在,她只得去分散在广灵一路上的店铺里购置菜品,单程至少多绕200米,还不包括货比三家时“兜圈子”的额外路程。
“对小年轻来说,多走这点路不算事,有条件的还可以骑电瓶车到的广粤路的大菜场,但我已经80多岁了,实在是走不动。”
陈阿婆口中的“广粤路菜场”距离广中三村约1.5公里,对于年迈的她而言是一段“漫漫长路”。广中路街道内面临和陈阿婆相似困扰的老年居民不在少数。据广中路街道广中新村第二、第三居民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截至2022年10月,据广中路街道广中新村第二、第三居民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截至2022年10月,广中菜市场一公里范围内有着7所小区,总户籍人口约8400人,其中60岁以上3200余人,80岁以上约有750人。
而对于广中三村的老年居民们来说,菜市场的关闭不仅意味着外出买菜要“绕远路”,还不得不“提心吊胆”地经过菜场与小区间的一条坎坷不平的小路。
2022年10月25日上午10时24分,走在这条小路上的一位老人突然摔倒,立刻引发了周围群众的关注,大约五分钟后才在两位男士的搀扶下勉强站起。
2022年10月25日上午10时24分,一位老人在广三小区与菜场之间的小路上摔倒
“可要当心!我也在这儿摔过一跤!”一位路过的阿姨见状,愤愤地分享起相同遭遇。记者留意到,老人身前的路面坑洼不平,有多处出现裂纹与明显凹陷。经过与围观老人们的交谈,记者了解到已有多位老人在此险些跌倒,附近像这样“坎坷”的道路也不在少数。然而,老人们不清楚该向什么部门反映该问题,路况始终没有得到改善。随着广中菜市场的停业,在类似凹凸不平的路上反复穿梭逐渐成为“家常便饭”。
记者观察到,导致老人摔倒的路面坑洼不平
客流不稳租金高涨,商贩们的“流浪”与“坚守”
主营牛肉的周老板曾在广中菜市场工作了近十年,从市场搬离后,与另外两家出售猪肉和家禽的摊主一起在街边合租下了现在的商铺。然而,如今的生意不如菜市场开放的时候红火。周老板解释说,这是因为零散的商贩不再能像从前的大菜场那样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顾客自然分散开了。“特别是下雨天湿答答的,人家更嫌跑东跑西麻烦,可能就不来了。”
“像流浪一样”——周老板以此来形容过去一年商贩们的处境。这一年里,商贩们不再有背后的菜场可依靠,多是凭借“互帮互助”坚持下来。“我们这几家凑在一起,日子还好过些。”
商贩们凑在一起,经济层面上也会“好过些”。记者走访附近多家摊位得知,街边商铺的租金普遍高于菜场内,因市口位置优劣、铺面大小和租户数量不同,个体需承担10%到200%不等的涨幅。然而,商贩们并没有抬高菜品价格或是削减菜品种类,只是依靠“合租”来共同分担额外的支出。
“现在的门面比原来贵,”卖蟹的黄师傅告诉记者,“有些店铺原先的月租金大概在三千元出头,现在大约要六千到八千元。”
黄师傅自2021年9月1日后从广中菜市场内迁出,在距离原市场入口约二十米处的“富庆水果行”内租用下一隅作为新摊位。不到四平方米的空间里摆下两张板凳、九只装满螃蟹的不锈钢桶和一套简易洗手台后显得十分局促。“如果菜市场重新开放,我肯定想回去。但想不想是一回事,能不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黄师傅说,商贩们与菜场原先的合同于2021年底到期。2021年8月底,摊贩们被告知搬离后不仅合同终止,各经营户的营业执照也被全部注销,后续若广中菜市场恢复经营,则必须经历重新招商。
虹口商务委:防空洞积水为“烂尾”主因 相关项目已经立项
为探查菜场停工的确切原因,记者辗转致电了广中路街道办事处、虹口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上海市三角地菜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及其母公司上海市虹口商业集团,均无功而返。
最终,在12345上海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帮助下,记者于2022年10月25日下午从虹口区商务委员会处了解到停工原因。在菜场改建计划推进初期,施工人员发现菜场地下存在防空洞,洞中留存的大量积水容易引发重大安全问题,随即停止推进相关工作,此后计划就一直遭到搁置。商务委方面表示,目前已会同属地街道和民防办前来勘察,待确定具体方案、去除隐患之后将继续施工。
记者随即返回广中菜市场核实情况。菜场内部确实有三处标有“注意安全”警示的施工区域与地下防空洞相连,四周及上方均被薄木板围护起来,其中面积较小的仅1平方米,最大的约4平方米。透过木板空隙,可观测到施工区域下方有大约3到5厘米深的积水,且有少量液体溢出。资料显示,防空洞积水会导致房屋返潮、渗水等现象外,更会对房屋地基及墙体结构造成不良影响,长期积水还将缩短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广中菜市场内部有3处与地下防空洞相连的施工区域被薄木板围护
施工区域下方有少量积水溢出
2022年10月28日,虹口商务委员会再次回电称,清除相关隐患并推进改建工作的项目已经立项,等待审批通过后便会开始动工。工作人员表示,在尚未动工的过渡期间,会保留部分商铺经营以满足周边居民的日常需求,待实际动工完成之后,周边商铺则将被全部关闭。
采写 | 21级新闻学 许馨元 陈泓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