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新闻采写 | 时刻表中的肆意人生

发布时间:2023-01-16浏览次数:588

按语

本学期,21级本科新闻和20级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和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20229月开始由陈红梅老师主讲。同学们进行新闻采写综合练习,陆续提交课程作业。经补充采访修改完善后,任课老师将挑选一部分优秀作业,不定期刊发。


        2019年711日晚19:09,上海南直达重庆北的Z257次列车带着特快车独有的铁轨撞击声从上海南站出发。硬卧车厢中的赵哲宇将陪伴着这班列车,以108公里的平均时速行进于沪渝间的1890公里。这将是他印象最深的一段旅行记忆。

        一年后,带着各式货品的赵哲宇在一栋栋本科生公寓之间来回穿梭。在他心中,1号楼至22号楼间的穿行路线如同列车轨道般清晰明确,回望开始的一刻,那或许意味着他关于情怀的最初实践。

        赵哲宇是华东师范大学19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大四本科生。自202010月起,他依据荒若的网名成立了自己的若子小卖部,主要向本科生提供散装零食、基础药品与日常服务,如代取快递与外卖、文稿打印等。他在小卖部的QQ群中,以表格形式提前公布每天的菜单与配送时间,随后统计订单、规划配送路线,再按照既定的时刻表,将同学们所需的大小物件放置在宿舍楼下。截至20221127日,若子小卖部已经运营了791天,QQ群的成员达到了1233人,主要由20级与21级的本科生组成。


穿行在校园里

        一切始于一个小小的念头。

        校内的二手物品交易群人数众多,群里除交换及售卖二手物品外,也会有人发布求助或交友的信息。赵哲宇也在群成员之中,他在密集的消息里看到了机会。2020年9月中旬起,他开始在“二手群”中发布消息,有偿帮助需要代取快递的同学。后来,找他帮忙的人渐渐多了,他干脆另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QQ群,起初只有8个人。

        客户群体的扩张速度,是赵哲宇意料之外的。如果为小卖部的发展绘制时间轴,2021年9月的入学季将是一个值得记录的坐标。当时运营近一年的“若子小卖部”已在学生群体间享有一定知名度,在同学们的口口相传下,不少21级的新生陆续入群,顾客规模也因而扩大。时间轴上第二个显眼的坐标,得益于学生自营校园公众号“华师范儿”的一篇推送。推送介绍了当时校内各类“寝室经济”,赵哲宇也接受了采访。篇末,作者附上了“若子小卖部”的QQ群号,百余位学生在推送发布后的几天内扫码入群,其中不少人成为了小卖部日后的忠实顾客。

        在“若子小卖部”,每件快递代取并配送的费用高低取决于货品的重量。一个低于10斤的快递代取价为2元,10至20斤的快递4元,20斤以上的8元。与校内“菜鸟裹裹”只能配送小件快递的无人车和寝室楼群内临时代取的同学相比,这个定价显得偏低,但群聊成员从起初的两位数增加到如今的四位数,业务量增加,他便没想过提价。“我是跑量的,”他坦言,“临时跑腿的价格会高一点,但代取可以安排时间,定价两块我觉得差不多。”有时送了4个小件,按收费规则要收8元,他心里还会有些过意不去。

        正式开始代取快递的业务二十多天后,他抱着尝试的心态进购了少量速食零食如方便面、酸辣粉、矿泉水、汽水等。早期的菜单发布和订单统计方式都相对粗糙。他拼贴长图,每天在QQ群内发布出售的货品,然后根据私信手动统计订单。幸运的是,售后反响非常可观。赵哲宇从中看到了商机,决定进货多种多样的散装零食与部分基础药品,如感冒灵、三九胃泰、布洛芬、碘伏棉签等,而将代取快递列为支线业务,把零食与基础药品的提供作为小卖部的主业。

        如此一来,保证小卖部的库存成了赵哲宇的新任务。

        为了维持“若子小卖部”相对于校内便利店与超市的竞争力,他需要保证小卖部的商品售价相对更低。为了降低成本,他开始观察各大电商平台如拼多多、淘宝在不同购物节与打折季的促销力度,也就近了解了几家实体零食批发商的商品售价,随后广泛比较、捕捉优惠、瞄准时机,以更低的批发价大量购入货品,再以30%到50%的利润在小卖部出售并配送。便利店售价2元的一瓶农夫山泉,在他的小卖部定价1.6元,最低进价不到1.1元。利润率更高的是小包零食。在适宜的时机批发进货,0.5元一包的虾条进价甚至不到0.3元。

        虽然利润率会根据进价成本的变化而波动,但整体收入还算可观。每周五晚是他的账目清点时间,以此确保货品的进出、快递外卖的订单与收费的总量相匹配。经他统计,平均每月的利润在2000元以上,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大批量进货之后,小卖部的货品储存成了赵哲宇需要面对的新问题。虽然三位室友并不排斥赵哲宇的小卖部业务,甚至不时向他主动购买零食,但他依然不愿占用宿舍的公共空间,把所有货品都塞进自己的储物柜。为了高效利用有限空间,也便于散装售卖,赵哲宇拆掉了几乎所有货品的外包装,仅留下最里层的包装袋。小包零食与药品被分类存放在塑料袋里,利用挂钩悬垂于书桌柜前,或是堆放在书柜上层与储藏柜内外,550毫升左右的汽水与盒装方便速食则被码放在纸箱中,高高堆叠于柜顶或椅旁。虽然个人空间几乎被占满,他依旧乐此不疲。

        再后来,小卖部的业务进一步扩展。由于校外餐饮外卖往往送到距离大部分宿舍楼较远的学校北门,总有学生不便及时取货。发现这点后,赵哲宇便开始帮同学代取北门的外卖,并送至宿舍楼下。

        与此同时,考虑到同学们的实际需求,文稿打印与配送服务随之推出。赵哲宇购置了一台基础打印机放置于寝室,单面黑白打印0.3元,4面以上每面0.25元,彩色打印每面1.1元。虽然定价略高于学校官方打印中心的定价,不过送达寝室楼下的配套服务使赵哲宇持续保持着可观的竞争力。

        “若子小卖部”群聊人数逐渐上升,需求总量也越来越大。小卖部的经营不得不向流程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赵哲宇开始规律排班,预留个人学习、用餐、前往菜鸟驿站提取快递的时间,之后定时截单配送。忙碌紧凑的排班意味着赵哲宇在工作时没有多少犹豫的时间,“到点就走”是他恪守的准则。为保证分拣速度、方便拿取货品,他的储物柜门始终是敞开的。为确保配送准时,他会提前在纸条上抄录好代取快递的货架号与订单尾号,在上下午的空闲时段前往菜鸟驿站提前取走同学“预定”的快递,将其堆放在自己的宿舍楼16号楼下,从而能在17:30与21:00的“发车”时刻“下楼即走”。

        他会在“发车”前的10分钟到达北门,在闸机旁五颜六色的外卖丛中仔细搜索他的“订单”。中午与傍晚时分,在北门穿梭来往的同学们总能看到面带略长青色胡茬的长发男子频频蹲下又起身,里外张望,在闸机入口旁的三平米空地来回踱步,凑近查看装订在包装袋外的订单票据,根据订单的手机尾号确定货品,然后拎起就走,甚少回头。

        赵哲宇一直选择共享单车作为代步工具,并未购置自己的自行车。

        这主要是出于成本和实用性的双重考虑。共享单车停放的位置比较自由,也不需要特意折返回原本停车的地点骑出去。开年卡后,骑车的成本对他来说也负担得起。但每次挑选共享单车时,他会格外留意车筐。“要选蓝色或者黑色塑料筐的。(那种车筐)镂空少,更大更能装。”

        赵哲宇总是单手骑车。他上身挺直,目视前方,快速蹬着脚踏板,右手握住车把控制方向,左手或是拎着四五个外卖袋,或是自上而下压住堆叠着的快递盒,在密集的人群中灵活避开各种障碍,保持着平衡与速度在宿舍楼间穿梭。

        他像一班列车。定点停靠,高速行进,总是在路上。

        从学生宿舍片区中点的16号楼带上第一批货品出发,骑往最西点的1号楼并送达沿途16栋楼的各式包裹与外卖,回到16号楼,在共享单车的篮筐中安置好第二批货品,骑往最东点的19至22号宿舍楼完成配送,最终再次回到16号楼。途中,即使明知会绕远路,他仍下意识地遵守宿舍区的环岛行驶标识,沿道路右侧行驶。

        约3.6公里的单次配送里程,伴随五到六次的宿舍楼前停靠,赵哲宇基本能在15分钟内完成所有任务,甚至在途中停车蹲下,与校内的流浪狗悠闲互动。

        这样工作几乎日日重复。虽然繁忙紧凑,倒也让赵哲宇能在每夜睡个好觉。由于寝室房间刚好位于楼梯口与当层厕所旁,从前的他总是困扰于深夜断断续续的水声或脚步声,难以入眠。“不过开始做(小卖部的生意)之后,每晚摸到床就睡着了,完全听不见外面的声音。”他调侃道,“这样想也蛮好的。”


创造体系与规则

        在若子小卖部这段新的旅程之前,占据赵哲宇课余生活最重要位置的是

        他对车的执着,最早可以追溯至小学时代。四五年级,他开始坐公交车上学。有三班公交路线能够连接起家和学校,分别是173路、753路与763路,他便在上学、放学时选择不同的线路乘坐。时间久了,他发现同一线路的公交车并不完全相同——它们有各自的自编号、不同频率的起步声、不同力度的发动机,也带给乘坐者不一样的感觉。赵哲宇能感受到每一辆车之间的微妙差别,每一辆车似乎“有自己的人格”。

        赵哲宇像认识新朋友那样,逐渐熟悉了三条路线每辆不同的车,像集邮一样将不同编号的车票收集起来。到最后,他与车成了熟悉的好友,三路公交所有的车票他也都集齐了。

        这是热爱的开始。

        坐车逐渐成为一项爱好。他会临时起意,跑到公交站去坐一趟最喜欢的车,也会特意去拍摄车辆启动和路过的照片。中学时,他最爱的是虹桥枢纽4路,从2014年到2016年,他为虹桥枢纽4路的总计40趟车拍下了照片。为了拍摄这些照片,他对发车时间和线路都了如指掌,甚至能随时计算出下一次出现的车自编号是多少。

        这或许培养了他对方向和数字的敏感。大学开小卖部后,他几乎没为走错路或记错时间的事困扰过。本科生公寓的地图就像轨道线路图那样清晰地印在他脑子里,为自己设定的日程表则如同列车时刻表——这些是他从小就熟悉的东西。

        从一座城中的两点一线,到更广阔世界中的两点一线,熟悉了一座城中的风景,列车便带着他去更远的另一座城。

        与他的成长同频,高中后,赵哲宇的兴趣又扩展到了铁路。

        高中时,为了“过瘾”,他和室友会花9块钱从松江站坐到上海南站,再坐729路回学校。他们还研究出不少新玩法——分别乘不同的列车,再计算好时间同时到达;或是一个坐地铁,一个坐火车,在能看到列车的地铁站上拍摄下对方挥手的样子。

        更多的时候,他一个人在路上。于他而言,沿途的孤独或无聊,是伪命题。他不爱高铁,更喜欢绿皮车。一趟旅程,几小时到十几小时不等,他不觉得长。独处的时间珍贵,风景每一秒都不同,时间眨眼就过去了。车厢里,很多时候亦并非独处。从上海到贵阳的车上,19岁的赵哲宇认识了一个12岁的男生,至今仍保持着联系。今年坐青藏线认识的朋友,聊了一路,可直到下车也没留联系方式,这成为他到现在还会遗憾的事。在硬卧上睡不着的时候,会想象边上的每一个人有过怎样的经历、为何在此相遇,而相遇又意味着什么。相同的车厢在相同的每一站,按照相同的轨道和固定的时刻表往返了无数次,但车厢上的人永远是不同的。

        现在他最喜欢的列车是上海南到重庆北的Z257。这趟列车,他来来回回坐了5次。重庆是他喜欢的城市,且这趟车是上海局(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的王牌车,路上几乎所有的车都要为它让路,“很有意思”。赵哲宇为Z257做过迷你水牌,甚至把这趟车的车次编号放进了自己的微信号里。

        比起毫无遮拦切实看到的风景,赵哲宇更偏爱车窗内看到的景色。“车窗给你一种速度。”他解释,“大概四五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很爽。”如果说旅行是进入风景之中,那么列车是穿行在风景之间。起点终点皆是已知,但沿途的风景却是未知,他享受在已知的轨道上遭遇未知的感觉。 “青藏线Y977发车的那一刻我在听的歌词是,一生奔赴一场大无畏梦境。”赵哲宇说,“那一刻我觉得我在世界的上方,有一种超脱于普通日子的感觉。”

        有关建立小卖部的初衷,以及爱上交通工具的初衷,他不自觉地回答了同样的两个字:“有趣”。

        按时按点送货上门,看似对严谨与自律有着很高的要求,或许有不少人将他看作是“守规矩的人”。但谈到自我的定义,赵哲宇则会评价自己是“相对自由的人”。看似相悖的两件事,被“列车”的概念统合,在他身上达成了自洽。工作的时候,他会把自己想象成一趟按既定轨道和固定时刻穿行的列车,飞速行驶的自行车给了他速度,路过的人则是车窗之外的风景。每一次出发,他甚至还会猛踩几下,模拟车辆启动时的“推背感”。

        联系是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的。轨道与时刻,都是他为自己设置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又属于他自己建立起的“体系”。赵哲宇的“自由”就来自于此。他需要规则的约束,但规则也必须由他亲手创造。


荒鸟驿站

        在奔行穿梭于校园的近800天里,20212022年的新生入学日他不会忘记。由于新冠疫情,进出校管控严格,家长不再被允许入校。新生只能独立搬运所有行李,动辄几十斤的箱包是不小的负担。赵哲宇希望自己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上忙。

        2021年的8月下旬,赵哲宇在二手物品交易群中看到不少人表达了对于开学搬运行李的忧虑。若子小卖部那时刚成立不满一年,他想到自己在进货时也购买了运输用的平板推车,便通过二手群发布消息称自己能够帮忙搬运行李,还附上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表示有需要的同学可以预约他的服务。这吸引了不少新生的注意,他的联系方式甚至流传到了新生家长群中,不少家长前来商量预约,生意一下子火爆起来。

        2021年8月30日新生入学当天六点多,赵哲宇开始了他的第一趟“服务”。根据他的回忆,虽然在装备和心理上做好了双重准备,搬运行李还是花了比他预想更久的时间。即便一步不停地运送,拉着堆满行李的推车,从西北门或北门出发前往各宿舍楼栋,一个小时也只能运4次左右。那天,他连续工作超过七小时,直到下午一点半他才完成了当日预约的20余个订单,去食堂吃饭。

        消息在一届届学生中流传得很快。2022年新生入学期间,赵哲宇的工作量更大了。由于订单数远超预期,他提前到5点起床去搬运行李。

9月1日,赵哲宇在朋友圈里写下轩哥,诺姐,5号千万别来上海啊

        2022年的新生入学日,台风“轩岚诺”预计将造访上海。幸运的是,9月5日下午,“轩岚诺”在越过上海同纬度后,继续向着东北方向移动,并未登陆。然而,台风还是为上海的天气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新生入学日当天,上海降雨普遍在中雨量级以上,闵行风雨交加,道路湿滑泥泞。

        那天北门原定8点开放,但不到6点半,等待入校的新生已排起了长队,入口处水泄不通,人声嘈杂。赵哲宇是唯一一个获得出入校许可帮助运行李的学生,无法入校的家长们对他的小推车虎视眈眈。

        赵哲宇清楚地记得,那天上午10:15,他遇见一位腰背佝偻、头发花白的上海老妇人,独自在校门外守着孙女大大小小的行李箱,她的孙女因为核酸阴性报告尚未被上传而无法出校拿行李。老妇人用一口沪普,苦苦央求他将推车出借,好让孙女少跑几个来回。虽然于心不忍,赵哲宇仍拒绝了她的请求,他必须用推车来搬运,才能在10:20准时开始下一单行李的运送。

        碰巧,预约了10:20行李搬运的新生并未准时出现。在北门前徘徊的他,看到老妇人仍背着巨大的包,等着将行李递送给从宿舍楼折返回来的孙女。

        在那天的朋友圈里,他记录道:“我心里很难受,说不出的那种酸。”

        他最终将推车借给了老人,而自己步行了很远,完成了下一个订单。

        他还遇见了一位母亲。她反复纠缠,出价500元,要求赵哲宇帮女儿将行李搬上6楼。他解释,自己拒绝并非价格原因,而是因为男生无法进入女生宿舍。在帮女孩将行李运送至宿舍楼下后,赵哲宇接到了女孩母亲的电话,希望他能够安慰一下孩子。这段经历,他也记了很久。

        由于学校官方的行李运输队伍多在校内忙碌,10点前只有赵哲宇一个人在校外帮助运输。10点后,学校的行李运输队开始出校工作。11点半左右,一切慢慢恢复秩序。那时候,赵哲宇已经连续工作了5个多小时。

        当天,他总计完成了24个行李预约订单,搬运工作持续9个多小时,在下午两点多才告一段落。之后,他没有回寝室休息,继续拉着推车在校园内的主干道上游荡,遇见搬着重物的同学便免费帮忙。晚上七八点,他才回到寝室。

        2022年九月的开学周,他一共完成了537个菜鸟驿站快递代取,总计收入1846元。

        对赵哲宇来说,那天最深刻的记忆并非身体的疲劳。印象更深的是,搬运行李的过程中,他拉着小车,和新生一起走向宿舍楼的画面。他会仔细地向新生介绍沿途的各幢建筑,告诉他们哪个食堂窗口值得尝试、哪里可以打印、便利店在何处、教学楼的方位以及偶遇的流浪猫狗的名字。“我是他们来到大学见到的第一个人,就好像是我在带领他们认识这个地方一样,很有意思。”看到新生脸上的神采,赵哲宇会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他还给三位预约行李搬运的新生写了祝福语,希望他们未来一切都好。


奔赴一场大无畏梦境

        临近毕业,赵哲宇站在一个不得不直面的人生岔路。与周围人普遍的焦虑和急躁相比,他显得镇定。长线的未知,对他来说并非难以接受,相比之下,他更在乎当下的确定性。不太能接受不知道下个月该干什么,他说,但如果一年之后是未知的,我可以接受。

        2019年高考后的综评,他报了“看起来与交通有些关联”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遗憾的是,开学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他很快发现,教学的内容并不是他真正想学习的东西。时间就这样一晃而过,他最终抓住了小卖部这个契机。在校园中穿行的时刻,为生活赋予了奇妙的非日常感。

        就好像,每一天都在旅程之中。

        如果没有“若子小卖部”,生活将会是什么样?

        “可能会找到其他有趣的事情每天做。”赵哲宇说,“也有可能没找到,就这样碌碌无为地度过四年。”

        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并不明确,除已经保研的同学外,29个同学中有接近20人都选择了考研。赵哲宇是少数不考研的同学之一。真正喜欢科研的,可能只有那一点点。他直言,很多人考研,可能只是为了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生活一段时间。大学之后,人生有了更多选择,他不愿再被既定系统束缚。他想过凭爱好就业,毕业后去开火车、开地铁,但所有行内的人都在劝退

        即使宿舍中堆满了货品,他仍然见缝插针地贴了几个水牌。每一趟他坐过的列车,都被他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从此它们不再是字母与数字的单纯结合,而是独特深刻的旅行记忆。大学以来的几年,他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限制,不再能回到来去无牵的高中时代。他对未来的日子没有太多的期待,“可能十分平淡”。但正因如此,他格外珍惜当下的每一天,珍惜每一件新事物。

        2023年6月即将离开学校,赵哲宇也开始思考若子小卖部应当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大家告别。在运营的近800天内,除了寒暑假与疫情封控期间,他几乎从不歇业。

        回溯小卖部的发展历程,校内其实出现过不少竞争对手。2020年和2021年,学生公寓8号楼和16号楼都出现过与赵哲宇提供高度相似服务的竞争者,然而几个月后,他们便都相继没了声响。

        至始至终,若子小卖部照常运转。

        回忆起这些,赵哲宇的语气很平淡。“(比起其他人)可能我就是提供了一个很简单的平台,汇总了这些需求。”

        他不喜欢拒绝别人。小卖部若歇业,他势必将拒绝许多请求,这让他“不太舒服”。再说,歇业后,那么多有需要的同学该怎么办?“停不下来。真的停不下来。”这是他最后给出的结论。

        毕业时再突然提出“歇业”,平时习惯了找他帮忙的同学肯定会觉得不适应。纠结再三,他选择留下一段“缓冲期”,提前在2022年末停业。

        2022年11月20日,在若子小卖部运营的第784天,赵哲宇在朋友圈和小卖部的QQ群内宣布,若子小卖部将于2022年的平安夜,即12月24日结束营业。他在隔日更新的小卖部商品菜单中新增了一栏“小卖部落幕倒计时”,表格内的蓝色数字从34开始日渐减小。

        “常常在想,12月24号之后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赵哲宇说。

        他思考了很久小卖部在他毕业之后的走向。小卖部的工作会有人愿意接手吗?小卖部的群聊怎么办呢?继续留存供群友们求助沟通、交换信息?还是定时解散、一了百了?

        他发布了线上问卷,一是希望能够交换明信片,留存这段独特的回忆;二是告知群友,他将在圣诞期间择地出售小卖部的剩余存货;三是询问大家有关小卖部去留的意见。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除一人外,所有同学都希望小卖部的群聊能继续留存下去。

        “我很佩服那些一辈子做同一份工作的人。”赵哲宇说,“如果有机会,我也要把一份工作从头干到尾。”


采写|赵亦婷 宣佳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