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新闻采写 • 札记 | 一个非专业新闻人的采写初体验

发布时间:2023-03-14浏览次数:315

按语

        上学期,21级本科新闻和20级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和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由陈红梅老师主讲。两门课程以独立采写的新闻报道作品作为平时作业,以学期采写札记和心得作为期末结课作业。

        经任课教师推荐,从2023年3月起,本专栏陆续刊发两门课程的部分结课作业“采写札记”,讲述新闻采写背后的故事,也希望能给有志于新闻学习的同学们一些借鉴和思考。


一个非专业新闻人的采写初体验

20级地理科学 陈恩

与“记者”毫无关系的前二十年

        和上这门课的其他同学都不太一样,我不是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我的专业与新闻无关,以后也不会成为一名记者。

        如果说我人生的前二十年与“记者”这个词有什么交集的话,大概就是,在初中的时候曾坚定地告诉父母,自己以后肯定不会去做记者。然后,说出了我在上这门课之前都觉得还蛮有道理的一句话,我说“我既不能保证自己不会在威逼之下屈从于权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因为受到金钱的诱惑而选择掩盖真相,又无法保证自己不会为了谋取生计而去发布那些无聊的八卦新闻恰烂钱。”

        可能是因为做一名优秀的记者在我心里是一件太过神圣又太过困难的事情,我觉得自己既没有足够的勇气,也没有足够的智慧去胜任,总觉得自己深陷于大环境之中很难不变成自己讨厌的那几类人,于是在人生才只过了十几年的时候就选择了放弃这一方向。

        当然,这门课程使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


想试一试自己喜欢的事情

        跨专业选了这门课的原因大概有三个,一是因为大三上学期的课表比较空,想不考虑学分、不考虑成绩地去选择一些感兴趣的事情来试一试,仿佛这才是大学应该有的样子。二是因为在上半年无数的网络事件和404之中,自己对新闻和传播好像有了更深的思考,我们如何传播正义,怎样面对苦难,怎样看待网络上情绪的宣泄和舆论的巨大力量,媒体应该去报道什么,应该以何种话语来引领……这些思考都让我对新闻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三是因为觉得这是一门实务课程,在先导理论上和别人有些差距所带来的影响不会很大,能让我更有信心去尝试。总之,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选择了这门课程,开启了一段全新的经历。


记者是沟通对话的平台

        在第一节绪论课上,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新闻媒体是沟通对话的平台”,大部分人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其实都是与自己同一阶层的人,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很难去理解大山深处的处事规则,从小就生活优渥的人也不总是能理解为了一分一毛而产生的争端,这些都没有对或错,只是我们的经历和我们所获得的有限的信息决定了我们看待一件事情的态度。

        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沟通桥梁能够让有不同经历的人分享自己的观点,那么这个世界上更多的可能会是充满情绪的谩骂和无法结束的纷争,而记者就正是这个沟通的桥梁与平台。职业需要要求着记者去接触不同方面的人,而专业性则使得记者能够在获得各方观点之后,客观公正地进行综合与表达,使观点相异的人能够尽可能冷静而全面地了解事情。在我的第一篇采写作业中,我对记者的这一职能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的第一篇作业选题为华师大闵行校区第四片区的非机动车停放问题,最初选择这一内容正是因为看到了比较激烈的学生与校方的冲突。第四片区对非机动车停放加强了管理,原本一直可以停车的路边突然拉起了警戒链示意不允许停车,但是由于一开始的监管不是很严格,很多学生依旧将车停在警示链外,导致道路的可通行部分比以往更加狭窄。后来在该处放置了一个喇叭来提醒同学们不要停车,由于喇叭的音量和播放的时间不当影响到了同学们的休息,许多同学开始吐槽学校“不动脑子的形式化管理方式”,然后又引申到了以往的很多大家认为学校忽略了学生权益的事情,进而引起了学生们的集体不满。

        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沟通不当而引发矛盾的典型案例,学生与学校对于停车这个问题,双方都很少去和对方进行沟通,进而学生端逐渐演变为了情绪化地不满,因此,我想要以此为选题,作为中间的桥梁,将双方的想法以及相关的管理条例都了解到,梳理好并呈现给校方以及关心这个问题的学生。

        尽管在一开始自己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自我感觉是一个全面而通情达理的人,但是当真正去采访了几位同学,才发现原来大家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并且,即使同样对学校的这一政策表示理解,不同的同学进行思考的视角也是很不一样的:最初我想到的是这里可能是一个消防通道,但是因为管理方式不当才导致了加上警戒链后更加狭窄,只要划定合理的区域允许停车,就能够既满足消防要求,又方便学生停车,而有一位受访者的想法是“学校里停放的自行车也是一种校园景观,就像近几年的‘落叶不扫’一样,因此可以在不影响通行的情况下适当保留”,这一想法我在之前从未想到过。

        关于多层无序停车的弊端,我也是在采访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有些片面,最初只想到了可通行空间变窄这一点,而一位受访者则表示她曾经因为这种无秩序的多层停车导致了早上很难从最里层取出自己的车辆。后来我又对她的观点进行了思考,发现之所以同为住在四片区的学生但对多层停车弊端的看法不同,是因为那位受访者有自己的电动车,她每天早上出门都一定需要取出自己的车,而我没有自己的车,只需要在外层找到任意一辆共享单车即可。两个人的用车需求不同,对这件事的看法自然会有所不同,更何况每位同学离开宿舍区的时间不同,回到宿舍区的时间也不同,在交通方式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种种不同之处使得每个人所接收的信息和遇到的情境也是不同的,因此大家持有不一样的观点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而记者所需要做的,就是在大众情绪爆发时冷静公正地促成沟通。或者说,如果一个记者足够敏锐地观察到了这样的话题,是有可能在大众情绪爆发之前就构建好一个对话平台的。


人生阅历与性格塑造

        很多政治家、外交官、企业家……在新的领域做出成绩之前都是从事过记者这一行业的,自己小时候想当记者的原因可能也是如此:记者可以接触到更多样的人、更复杂的社会和更广阔的世界。而做记者的这段经历不仅会增加人生的阅历,也会对性格的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记得在课堂上陈老师说,她其实不是一个太愿意去社交的人,但是作为记者,一旦代入到行业的身份中去,那么面对被采访者,她就能够有一百种方法让对方说话。

        我的第二篇采写作业选题与自由职业相关,选择这个题目的一部分原因是自己本身也对从事自由职业比较感兴趣,但是以自己的性格,可能至多会去一些社交平台上看一下别人的分享,并不会去找到很多从事自由职业的人,对她们进行采访。因为自己的性格就是偏向于不去过多关心别人的事情,尤其是一些生活的细节,但是记者的这一身份让我更愿意也更敢于去和别人交流,去进行采访,获得更多的细节信息。

        而进行采访之后我才发现,很多事情和别人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出来的并不完全一样,我就像走入了他人的人生一样,听采访对象对我讲很多她的经历,她的心路历程,她对现在生活的感受……如果不是采访,我可能不会那么真实地了解到,有人进入职场仅仅半年,就因为不喜欢这份工作而辞职,然后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给自己积累人脉,勇敢而有智慧地选择了想做的事情和喜欢的生活方式。可能是因为我的家庭和周围的人都比较传统,所以即使自己在头脑里对未来有一些不那么常规的想法,也没有很大的勇气去尝试一条不稳妥的道路,所以和采访对象的交流让我对自我的认知更进了一步,对这个社会的认识也更进了一步,让我了解到有那么多人她们放弃中规中矩的生活,选择不稳定但自己喜欢的路,依然可以做得很好。同时,尽管自己之前也明白自由职业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么轻松,但当这些采访对象讲出很具体的例子和很现实的焦虑之后,我对自由职业艰难性的认知也由抽象变得具体了。


改变

        最后想来讲一讲我对“记者”这一认知的改变,想到小时候自己的那番定义,可能当时还是把记者定义为了要揭露黑暗扫黑除恶的那一类人,现在才意识到很多记者在做的其实都是较为日常的新闻,比如这里扰民了,那里路堵了……还有一些甚至没有什么激烈的矛盾冲突,就只是在报道我们身边的新变化、新事情,但我们能说这些不重要吗?当然不能,这些琐碎细小的事情也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揭露黑暗、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关注“邻近”与“周围”也是同样重要的。



陈恩新闻采写作品回顾

自由职业:以坚韧得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