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新闻采写 • 札记 | 无用功

发布时间:2023-03-20浏览次数:268

按语

        上学期,21级本科新闻和20级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和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由陈红梅老师主讲。两门课程以独立采写的新闻报道作品作为平时作业,以学期采写札记和心得作为期末结课作业。

        经任课教师推荐,从20233月起,本专栏陆续刊发两门课程的部分结课作业“采写札记”,讲述新闻采写背后的故事,也希望能给有志于新闻学习的同学们一些借鉴和思考。

无用功

21级新闻与大数据双学位 余婧

        寻找线索花了将近一个月,最终确定的选题却来自刹那间的灵感。

        前前后后采访了几十个人,最后形成的稿子不过只与三个人有关。

        思考了近三个星期的文章,真正写作和修改的时间其实只有三天。

        似乎,我们做了很多的无用功。

选题

无处下手与初次碰壁

        我们着手的第一个选题是“校医院不合理的上班时间”,在老师眼里,这是一个比较敏感且不易调查的话题。然而我们还是开始了,并不是经验不足带来的盲目自信,而是我们已经被思考选题折磨得走投无路了,同班同学们飞快的进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和搭档只想马上有一个可以开始行动的方向。于是,带着忐忑,我们开始了第一次走访调查。

        推开校医院玻璃门的那一刹那,我们就意识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校医院固有的冷漠气质和安静氛围构成让人无处下手的“铜墙铁壁”,甚至找不到一块能提供一些有效消息的布告栏。在来之前讨论好的采访策略和问题大纲全都派不上用场,因为我们压根找不到可以采访的对象。现实和计划的出入让我们手足无措,也让第一次现场调查毫无收获。

        采访果然不只是问问题这么简单的事情。

        铩羽而归的我们立即决定要更换选题。豆瓣、小红书、微博、微信,从前用来“杀时间”的娱乐工具此刻成了唯一的消息来源,我们在各种社交平台上急切而焦虑地寻找着新闻线索,每每看见一个可能的选题,心情便一瞬间激动起来,然而又在和同伴的讨论和更深入的思考中逐渐冷却下来。

        或许是第一个选题带来的阴影让我们有点谨慎过了头。此后的两周,我们陷入了寻找、调查、思考、推翻的循环。不是觉得不够有价值,就是觉得不好作文章,要么就是话题太敏感,再就是已经被别人写过了,这些选题往往还没能递到老师眼前就被我们自己给否决了。在这期间,我们前前后后想了得有十几个选题,列了采访提纲的就有好几个:“疫情之下劳动者维权困境”、“上海瑞金医院体检乱象”、“古镇商业化”、“社区养老食堂”......其中关于劳动者维权的选题甚至已经进行到了采访和资料调查的环节。但这些选题,都没能让我们产生坚定做下去的念头。


进展!

线上采访与线下采访

        是“轻型纸”拯救了我们。逛豆瓣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叫做“是轻型纸哦”的小组,为共享轻型纸书籍信息而设。轻型纸是一种用作书页的纸,因质量轻而得名,因其纸感粗糙,不耐保存等特点受到部分读者的抵制。在这部分读者的眼中,出版社使用这种纸纯粹是为了提高利润,但在出版社方面看来,他们使用轻型纸是基于轻型纸的优点。发现了读者和出版社就轻型纸的分歧之后,我万分激动,新闻的一个作用不就是促进不同群体的沟通吗!讨论过后,我和搭档一致认为这个选题很好,既能为大众普及关于轻型纸的知识,又能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第一次,我们同时坚定了“这个选题值得做”的想法。

        确定了选题之后,我们开始分头联系豆瓣小组的组长、组员等进行采访。线上采访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是协调时间,找到一个双方都有空的时间可真困难,而好不容易约上了采访,又发现原先想好的问题不大派的上用场,采访对象的思路和语言风格都难以预测。如何引导、如何挖掘、如何求证,每一个环节都让人心力交瘁。问题不能大的让人找不到方向,也不能小的人家只需只言片语解决。与此同时,还要斟酌用语:既要礼貌,又要亲和,还要体现专业水平。

        一个确定的选题让我们放下了一半的心,另一半牵挂在悬而未决的第二篇上。不知道是不是此前的折磨起了效果,确定第二篇的选题倒容易了一些。在网上找了几个小有名气,而且看上去挺有故事的人物后,我们就开始了线下的调查。

        开古董店的老爷爷是我们率先拜访的对象,我们去了两次才见到他。老爷爷带着一顶橘红色的南瓜帽,架着金边圆眼镜,穿着刺绣小马甲,活脱脱童话故事里走出来的人物。在我和搭档的想象中,古董老爷爷一定是一个充满情怀十分有趣的老顽童。我们甚至连文章的标题都已经想好了。但是,事情不会那么顺利的。老爷爷告诉我们,他还欠着上海电视台的采访,实在是没有余力接待我们,我们被拒绝了。不过我想,那种失落又无奈的心情,不仅仅是因为被拒绝。一个早已经出现在电视上的人物实在不能算是一个新颖的选题,被拒绝也是理所当然的吧,新闻怎么可以“炒冷饭”呢!

        我们拜访的第二个对象是老周。老周是一个充满侠气的中年男人,开着一家二手家具店,喜欢抽烟喝酒,朋友很多。第一次上门拜访时候,老周并不在,店门却没关,只用几把高脚凳虚虚围着。我心想,这可是观察人物生活环境的绝好时候,于是便在老周店前探头探脑起来。店面不大,大概十平米的样子,小小的空间显得拥挤而浪漫,有很多复古式样的架子、台钟、花瓶、摆件等等。天花板上挂着五六个吊灯,各种各样的,显得很有格调。店里还有一个专门放洋酒的架子,茶几底下有一箱啤酒。店门口的一边看上去是老周的厨房,电磁炉上还温着菜,另一边养了一些绿植,敞口深红色的陶罐上飘着嫩绿嫩绿的浮萍。看上去老周很懂生活。

        第二次再去的时候,老周终于在了,他正和朋友们聊天。然而我和搭档却不敢上前了,线下采访真要比线上采访难一千倍!而最难的一步就是第一步。我和搭档在老周店铺周围鬼鬼祟祟地游来荡去了十几分钟,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和勇气上前搭讪。终于,在老周独自出来炒菜的时候,我揪着书包带走到了他身边。搭讪这种事情,开始了就简单了。听说我们是新闻系的学生,老周很爽快地就同意了我们的采访。

        但是,以上选题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走到最后。

无用功?

不,努力总会有痕迹

        世界上有些事情真的很奇怪,走到最后的往往就是那个一拍脑门的灵感。相较于以上选题的曲折,“减肥的女孩”和“逆时钟旅人”就顺利的多。基本就是联系采访然后开始写作。像是“减肥的女孩”这篇,从确定选题到形成初稿,一共就只花了两天,初稿和二稿之间虽然隔了三周,但从真正开始修改到定稿,也只花了一天。

        但没能走到最后的那些选题真的都是无用功吗?难道我能说我最终的成果完全无关于那两天、三个故事以外的其它努力吗?不是的。

        如果不是被思考选题折磨得抓心挠肝,那也不会有那个一拍脑门就蹦出来的灵感火花;如果没有在那么多前例中积累下的采访经验,我也不能在一个下午的时间里就完成一篇报道的采访;如果不是看了一篇又一篇想了一遍又一遍,我也不能顺畅地在一天时间里写完八千字的文章。所以那些看似无关的经历,其实是一种叫做经验的东西,也是我在新闻采写的学习实践中弥足珍贵的记忆。

        古董爷爷的拒绝,让我们体验了作为记者不可避免的遭遇;在老周的店里,我迈出了作为记者搭讪的第一步;轻型纸的选题则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非做不可的新闻热情。然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真正感受到了记者这个角色的魅力。就像新闻这门学科给了我学习其它一切学科的理由,记者这个身份,给了我一个挖掘生活的理由。在此之前,我压根不会关心什么叫做轻型纸,不会去探索一个豆瓣小组建立的缘由;我不会好奇那个带着橘红色南瓜帽,开古董店的老爷爷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我也不会想要了解经营二手家具店的愤青爷叔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虽然在这些过程中有过拒绝,有过冷漠,有过敷衍,但更多的采访者总愿意慷慨地奉献出他们的时间与记忆。而那些故事给了我最最真实的情感体验,我看见了生活不同的模样。

        所以,哪有什么无用功呢。那些经历和体验总会留下痕迹,生活的每一分钟都是积累,每一个看似无用的努力都有它的意义,因为每一个此刻都是是所有过去的总和。就像是煲汤,文火慢炖,长久酝酿,初时不见,直到打开盖子的那个瞬间,你才会明白,努力没有一秒钟是浪费。

不是无用功,所以要积累

        是的,积累。就像是李大同说的,“记者没有那么多‘诀窍’,一切取决于你的积累”。或许一天两天的阅读不能让你写的句子变得更优美,但日复一日的阅读一定可以让你对生活产生更深刻的见地;或许一次两次的观察不会让你看穿什么真相,但时时刻刻的留心体察却一定能增加你生活的维度,让你看见更多样的世界;或许一下两下的思考没法让你参透什么生活的道理,但习惯性地思考和记录一定可以让你拥有对事情更敏锐的知觉和更细腻的体会。

        决定一篇报道的不是一件事,而是一个人,是这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理解生活的方式,是他知识和情感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