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创意经济与传播系列讲座”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生主修课程并面向传播学院所有研究生选修的公开课程。课程邀请国内外文化与创意产业领域及理论研究领域专家就创意经济与传播产业实践和前沿理论问题分享相关资讯、案例及观点,讲座专家及演讲主题由相关部门备案,系列讲座内容及信息将公开推送并分享至全院师生,以激发师生对创意经济与传播活动的实践热情和研究兴趣。
2024年11月28日,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创始理事、会会平台主管合伙人兼首席经济学家杨明秋应邀来到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为同学们做创意经济与传播专题讲座分享。本次讲座杨明秋博士围绕当下社会发展和消费市场的变化,分享不同行业案例,深入探讨营销传播的未来走向。讲座由传播学院何平华老师主持。
杨明秋博士深入剖析了当前营销领域所面临的多重挑战。首先,产品过剩、信息过载以及消费降级现象日益显著,给营销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人口下降和老龄化趋势,从根本上加剧了用户增长难度。与此同时,AI技术的快速发展,虽然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升,但也取代了部分人力劳动,增长失业风险,导致营销领域面临流量稀缺且成本高昂的困境,营销成本激增。垄断性平台凭借市场地位,获取了压榨性的利润,而商家则不得不承担高昂的中介费用。此外,当下社会价值偏好多元化,精准捕捉并满足用户价值偏好,成为营销成功的关键。然而,新媒体平台虽然信息丰富,但噪音同样巨大,严重影响信息有效触达目标受众。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问题,杨博士分享了一系列真实案例。例如,某食品销售公司尽管在淘宝、抖音等平台上年营业额高达2亿元,但利润率却极低,原因在于推流、营销和交易费用高昂。如若不舍得投入巨额营销费用,产品便会淹没在庞大的信息流中得不到展示,更难以完成销售转化。杨博士强调,这并非个例,而是广泛存在的现象。他还提到了百货巨头人流下滑、出版社利润逐年走低以及银行发卡成本增加等案例,进一步揭示了营销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变革。
针对当下营销的多重变局,杨明秋博士认为营销传播的核心逻辑应该是“抓人”,即“以人为本”,把人作为营销的核心。具体而言,杨明秋博士说,当下营销要能够“找到一批人”,即定位目标用户群体,结合场景营销抓住目标用户群体。要深度运营客户,在产品服务上提升,从数量优势转变到“质量竞争”、从低频到高频、从一次变长久,提高单客贡献率。杨明秋博士说,“客户即销售”,运营维护客户口碑,让客户成为自发的推荐者,扩展自己的用户群体。以上营销理念战略可以总结为“私域运营”,换言之,将客户社群化。
杨明秋博士认为,营销传播需要经历流量的汇聚、赋能、转化、放大、共享,以及最后对流量数据的积累与分析。杨博士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总结最优策略,在试错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实践。具体而言,首先通过宣发、节庆、客户引荐等将分散的、一次性的流量汇聚到一个流量池之中,在通过组织自筹、合作伙伴共筹、客户众筹等多种方式为客户提供有吸引力的价值,增加用户粘性,提高用户消费频次,为持续价值转化奠定基础。最后基于用户和组织的的经常性连接,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生态合作伙伴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基于社群的新增盈利模式实现客户的价值转化。
营销传播的重点可以结合新兴技术、平台,多重渠道融合。AI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在营销传播中利用AI提高内容生产力,赋能内容创作创意能力。杨博士认为,对于新媒体和电商平台可以选择性应用,避免盲目跟风,将新媒体和电商结合,广告投放和线下活动的结合。新媒体传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应当注意服务体系的完善,为线上推广提供必要的前提。杨博士说,营销是全过程的服务体系,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私域运营。
本次讲座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的学子们搭建起与业界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当前营销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业界实践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更激发了学生们对未来营销传播领域的探索与遐想。
图文|顾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