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院大夏传播讲坛顺利举行第二期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教授受邀开讲

发布时间:2017-12-01浏览次数:8315

1128日下午,大夏传播讲坛第二期在传播学院212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期讲坛邀请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陈昌凤教授作客传播学院。陈昌凤教授结合当下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与趋势,带来了题为“技术与价值的理性交往——人工智能时代的信息传播”的议题分享。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教授莅临传播学院并做学术报告)

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出席并主持了此次讲坛。传播学院严三九教授、陈虹教授、杨海军教授及潘祥辉副教授等人参与了活动,以及传播学院在读本硕博和其他院系等数十名同学现场聆听了讲座报告。

陈昌凤教授以机器人索菲亚自述“想要拥有一个家庭”的最新报道引入了话题,提醒人们在当下需要关注机器人与伦理之间的关系变迁。陈昌凤教授又向在场师生抛出了一个思考题:假设你作为一名媒体编辑,得知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当天是否会将莫言得奖作为要闻处理?而关于这个问题,她以国内某电视台某档知名新闻节目那天的实时监测数据作为回答:处于要闻位置的莫言得奖新闻却是该栏目当期的收视低点。从价值观和收视率两方面来衡量这条新闻,就可以看出人们传统的价值判断与算法的判断产生了冲突,这也成为当下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面对这种冲突时,人们是否该协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又该如何协同?

(陈昌凤教授在做学术报告)


陈昌凤教授谈到,在2012年有外媒总结出了影响未来一百年的三大技术是大数据、智能化、移动化。新技术的发展也不断影响和渗入了新闻生产过程,机器人写作、传感器新闻、算法推荐等都是新技术运用于新闻业的体现。在20142017年霍金的两次演讲和2015年比尔盖茨的发言中,两人都警告人类要谨慎开发人工智能,而谷歌董事长施密特今年11月初的发言认为,中国会很快赶上美国并在2030年主导人工智能产业。陈昌凤教授则指出,人工智能产业的利润是巨大的,参与产业的主体逐利性很强,往往没有顾忌技术伦理。而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依然处在中后端,是跟随性的技术而不是创造性的技术,新闻业对AI技术的使用依然停留在很初级的阶段。

(传播学院吕新雨教授、严三九教授、杨海军教授、潘祥辉副教授在聆听学术报告)

谈到算法技术问题,陈老师认为算法技术最初是用于内容的推荐和分发,但近年来算法对媒体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多。尤其是在自媒体领域,出现直接利用数据分析来指导创作的情况;与此同时,受众越来越习惯于从社交媒体上获取信息,一些公共信息缺失、信息不平衡等情况甚至已经成为了常态。陈老师还指出,在201650%的平台信息消费都将是产生于算法平台,以“中译语通”开发的网购插件为代表的互动-消费模式也在兴起,这都提醒我们要注意“用户”向“客户”转变的新情势和新问题。

技术还促使一批新闻业新兴岗位的出现。陈老师展示了一份美国十大新闻业新兴岗位的信息,包括参与编辑、应用技术创新引领员、虚拟现实编辑和拼接员等多个与技术紧密结合的岗位招聘信息。她认为高校教育应该从战略上去触及这些领域,逐步将新技术的理念引入到新闻教育中。

     陈昌凤教授还提醒我们应当注意技术背后的价值观念。随着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不断加深,技术精英可能会取代人文社科方面的精英,成为社会的引领者。而技术精英在技术中植入的价值判断将会对我们产生重大影响。她对韦伯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做了回顾,并指出科学与人文的矛盾在我们这个时代再一次成为重大问题。基于此,她认为我们现在的讨论只是一个起点,我们需要继续思考这些问题,例如有效的科技的运用对信息判断和内容产生了什么影响?不同的价值判断对传播内容有什么影响?算法比人工更科学么?新闻专业主义在技术时代如何变迁?这些都是所有新闻人需要思考的课题。


(传播学院17级研究生在提问)

随后,陈昌凤教授还与在场的同学进行了互动交流。

传播学院17级研究生:《今日头条》的算法推送形成了一种认知的‘信息茧房’,这种现象是否是因为其使用的算法技术还不够成熟,未达到真正的人工智能水平,才会导致推送的单一性?。

陈昌凤教授回应到:按照算法的原理,每个人的信息都被设置了一个高维度,个体之间的高维度无法对话,这就导致了信息茧房的现象。目前技术上正在做“降维”处理,这样就等达到与每个个体协同的人数就变多了。这种协同过滤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同时,陈昌凤教授以《2016-2017国家形象社交媒体报告》中的英国国家形象为例进行了补充回答。她指出,大数据下抓取的国家形象关键词是复杂的,需要去思考大数据的科学性问题。因为数据抓取的参数,是根据数据团队对问题的认知来设定的,而一旦参数改变,最终的结果也会变化。她也再次提醒在场师生,要注意技术精英对社会愈加重要的影响。

(传播学院新闻系本科生在提问)

传播学院新闻系本科生结合自己与软件学院同学一起做课题的经验提问到:“技术精英在用技术影响认知时是无意识的状态。有些数据处理是直接把受众的信息导入系统,这些数据技术人员本身也不能完全理解。不管是人文社科的学者还是技术精英,面对这个时代是共同迷惑的,我们怎么把双方的话语交融在一起?我们在学习技术时,要学到怎样的深度?”

陈老师赞许了这位同学细致的观察并回应道:人脑的很多判断确实是无意识的。正是因为这种“无意识”,工程师的编码是很难被验证或者说很难被验伪的。这会带来很多需要讨论的问题。新闻领域的同学在学习技术时,如何操作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掌握技术背后的理念,以及在理念基础上推演的更新的技术。

(传播学院17级在博士生提问)





最后,传播学院17级博士生郝红霞向陈老师提问:希望陈老师就如何通过学习和研究使自身变得更加优秀这个问题,给我们传授一些经验。

陈老师回应说:我们需要保持好奇心,并且可以向机器人学习,不断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更新。首先,在进行理论学习的时候,更重要的是把握背后的理论哲学;其次是,掌握好的研究方法,好的研究方法对我们的研究是如虎添翼。掌握这两点,然后达到融会贯通。“对最新信息的捕捉能力是新传人的基本素养!”

(传播学院副院长陈虹教授总结发言)

传播学院副院长陈虹教授对此次讲坛进行了总结发言。她认为,在场师生们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学习陈昌凤教授的经验:其一,学习陈老师的跨学科思维,陈老师是新闻史出身的行家,但是此次分享的是最前端的人工智能领域,这种研究的广度需要我们学习;其二,学习陈老师的跨文化思维,陈老师一直密切关注海外媒体动态,及时捕捉最新的新闻业变化,这种对新信息的捕捉能力需要我们学习;其三,学习陈老师作为一名身体力行者的态度,不管在微博、微信还是其他媒体上,陈老师都是积极的信息分享者和新闻实践者,这种对业界最新动态的关注需要我们学习。陈虹教授也向陈昌凤教授表达了感谢之意,并期待陈昌凤教授能再次来访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交流指导。

(陈昌凤教授与在场师生合影留念)


最后,陈昌凤教授与在场的师生合影留念。

大夏传播讲坛是传播学院2017年新设学术品牌活动,将不定期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来访讲学,进行学术交流与观点碰撞,旨在传播前沿,荟萃思想,促进和提升传播学院科研学术氛围,欢迎各院系名师学子前来参与。


颜玥晨/ 张哲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