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学术论坛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业”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17-12-23浏览次数:10286

     126日,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学术论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业”在学院211会议室如期举办。本次论坛分为上午与下午两场,分别围绕“人工智能与新闻伦理”、“大数据与新闻业”两个主题展开,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六位专家学者在不同背景下从不同视角分享见解,华东师范大学吕新雨院长、严三九教授、陈虹教授与复旦大学朱春阳教授进行总结点评。

     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吕新雨教授简短而热情的开场主持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徐剑教授首先带来了他的研究分享《移动媒体的算法设计与法律思考》。徐剑教授将他的思考逻辑简明划分为三阶段:新闻生产、信息分发与盈利模式,分别对应着自动化生产新闻、利用算法分发新闻与精准利用流量的具体行为。面对着今天算法取代传统记者、编辑的趋势,他表示人类在三个方面具有最明显的算法不可替代性: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以及人情练达的艺术;同情心,以及对他人真心实意的扶助和关切;创意和审美。因此今日的新闻人无需过分忧虑,而应该充分利用新的环境与技术,学习基本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技能,节省自己的时间,创作更具人文价值、更有深度的新闻作品。此外,他从“著作权根本保护的是‘思想的表达’”这一法则出发,解释当前机器写作的作品并不能受到著作权保护。


      浙江传媒学院王喆老师接着带来一则基于“小冰“的实例的分析报告《驯化小冰:人工智能在新闻分发领域的应用实践》。小冰作为回合制的对话机器人,在浙报集团旗下”浙江24小时“中为用户提供简单的新闻服务。王喆老师联系到新闻应用Quartz和CNN在Facebook上的新闻服务表示新闻作为服务、交流和互动方式的愿景已然可期,这得益于大数据的获取、神经网络算法的优化以及并行算法的廉价,使得人工智能在这个时代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然而,我们也必须意识到的是,小冰作为情感型聊天机器人担任智慧型新闻分发的责任,是可信任的吗?曾有一位网友截取了小冰”近亲“——微软聊天机器人Tay被投入推特平台后从开始到最后的语言风格的变化,最终它全然成为了一位满口脏话的反社会反人类分子,人类在网络上一定的非理智投射也许并不能驯化出一位优秀而理性的记者或编辑。现在的程序设计者以“高教育程度的男性科学家觉得极富挑战性的游戏来界定智慧”——如围棋赢过李世石的Alpha Go,又是否是新闻领域所真正需要的智慧呢?

      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丁卓菁老师更大方地带来了她正在进行的《新媒体与城市老人“个体化”家庭生活方式》研究分享。她从现今越来越多的老人使用新媒体的现象与个体化生活方式出现及家庭生活方式的个体化理论为基点展开论证性探究,考察老人在家庭生活方式中个体概念的出现,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的结构功能与关系功能。从研究缘起、研究的核心概念、核心问题、文献综述到分析大纲,丁老师条目清晰地呈现出论文的思考框架,不仅在新媒体”个体化“的研究话题下激发了在场其他学者的共鸣,还为聆听论坛的传播学院数十位本硕博学子以实例生动地示范了学术研究的路径。

      华东师范大学潘祥辉副教授富有创新性地提出“硅媒介”的概念,进行《硅基时代:硅媒介与人类传播史上的新革命》的演讲报告。从“泛媒介主义”的麦克卢汉、电影《星际穿越》谈到传播研究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潘老师提出可从媒介学的角度看待人工智能。电脑芯片是人工智能的神经系统,这一系统的基础是集体电路,因而硅媒介可以说是媒介的“媒介”,人类从骨媒时代,走到青铜时代,进入纸媒,正向硅媒时代过度,未来会不会是从“人”到“硅基人”的一场进化?他大胆创想。

     上午由华东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孟笛主持的“人工智能与新闻伦理”论坛抛出了“算法新闻的知识产权“、微软与浙报的两个小冰“、新媒体与老人 “、“硅基人“等新颖的概念与实例,丰富了参会师生对当今人工智能应用,尤其它在新闻场景下应用的思考维度。而下半场聚焦“大数据与新闻业”的论坛在赵路平副教授的主持下也同样异彩纷呈、新思不断。研究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的教授对网络舆情监控有怎样的迷思?“人文社科学者领导的数据团队与实验室效果如何?” “自媒体粉丝量为什么不等于传统受众流量?”

      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教授何晓丰带来《互联网舆情的分析与应对》,结合教育学研究的平台搭建经历与自己多年的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实践,为在场各位老师浅显易懂地阐释了舆情监测背后的技术设计流程与算法应用实例,同时提出自己在面对舆情分析案例时的迷思:一些媒体平台,如微博,呈现出一定时间段的舆情爆发高峰的背后,是怎样的社会原因?他期待着各位人文学者带来学力深厚的进一步研讨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禹卫华教授带领的“T-lab”数据与传播实验室一直颇受学界好评,他以《大数据推动新闻传播创新的几个入口》为题,从文科背景的学者视角出发,探讨新闻传播专业如何与工科合作实现创新。他从大数据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影响、老三论与新闻新传学理论的关系、传统分析框架下信息与人的关系、新闻传播研究对象的大数据时代四个方面讲述了大数据时代下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现状、困境和发展策略。

      随着互联网内容生产及内容变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个人和机构选择内容创业,另一方面,资本也越发涌向内容创作领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王迪老师以《自媒体价值测量指标与评估指标研究》为题,分享了对2016年9月28日微信公众号刷阅读量事件的部分研究成果。此外,她认为数据本身是冰冷的,但数据背后存在的人文温情与思考更加值得关注。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闻大学》常务副主编朱春阳老师幽默而不失深刻地总结陈词,提醒各位学者大数据不应该只呈现事实,即“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传播学研究还应该利用大数据环境与技术工具对社会结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洞察。如果现有的社会结构关系没有发生改变,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技术价值的实现需要更为审慎的思考,现行社会组织与其制度背后的利益分配机制与技术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可忽视。

     严三九教授与陈虹教授在总结中由衷感谢这场“小而美”的论坛汇聚起各位学者,共同研讨业界前沿动态、在不同专业背景与不同研究方法下碰撞新思,并期待各位能再次来访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交流指导。

     严三九教授与陈虹教授在总结中由衷感谢这场“小而美”的论坛汇聚起各位学者,共同研讨业界前沿动态、在不同专业背 景与不同研究方法下碰撞新思,并期待各位能再次来访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交流指导。


| 冯琪

| 林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