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需要怎样的历史观” ——传播学院博思论坛系列活动顺利举行第五期

发布时间:2018-03-19浏览次数:8054

31415时,博思论坛系列活动第五期在传播学院212报告厅举行。此次讲座邀请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王锐老师,为在座师生带来一场“我们今天需要怎样的历史观”的主题分享,讲座由2017级博士邹月华主持。传播学院路鹏程老师、2017级博士及部分硕士生参加了活动。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王锐老师在作报告

讲座开场,王锐老师首先联系社会当下状况阐述讲座主题的问题指向。他认为,当前社会大众的历史观很大程度上与历史学界脱离了关系,而是由大众传媒(传媒业)和社会意识形态所主导,历史观念的生产者、贡献者似乎已经从专业历史学人转向了传媒业者,人们对于历史的讨论也逐渐走向浅薄化、娱乐化。在王锐老师看来,当下社会所呈现的历史观念和历史叙事由于受到来自资本、舆论、娱乐文化乃至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思想等诸多因素的裹挟,呈现出支离破碎的历史观和叙事逻辑,他将之总结为以下表现形式。(1)“民国崇拜风”的历史观,时下“民国热”的风潮反映了现代人对于民国时期人们生活的向往,实质上是人们基于对历史不完整的了解下做出的一种想象罢了,人们往往只关注民国时期部分杰出人士的生活面貌,却忽略了大部分普通民众极其艰难困苦的生活是,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现实困境和贫穷而落后的历史事实;(2)“本体中国解构论”的历史观,近年来随着《想象的共同体》等一批西方国家对于国族定义和争论的译著进入国内,在当国内学界都未对其中议题了解和阐释透彻时便进入了大众媒介议题,引起国内舆论对“何谓中国”的激烈讨论,激起民众对从古到今我们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的连贯性产生怀疑;(3)“去革命化”的历史叙事,如今社会舆论非常时兴对所谓去价值立场去历史立场的议题进行曝光,恰恰反映了人们对“当代中国为何能走到现今状态的历史进程”根本不清楚,遑论一些精日分子对日本的民族及历史的过度吹捧所暴露出来的历史无知;(4)“西方想象主义”的历史观,大众媒介和社会民众还暴露出一种对于其他国家历史叙事、历史过程的忽略心态,将中国历史叙事置于对美国或日本的国家想象和在西方对中国镜像认知基础之上,进而将其转换成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或道路的否定。王老师指出,这些历史观的流行和充斥舆论,甚至影响到了了社会的公共决策、人们的好恶取舍以及行为方式。因此,我们急需反思今天的历史观。

传播学院同学在聆听博思论坛讲座报告

王老师认为,上述问题也向我们提出了现实挑战,即在新形势下“我们今天需要怎样的历史观”,而这又要求人们重新做到三个再认识:如何认识中国的历史流变,如何认识近代中国走过的道路,以及如何认识非西方之外的世界。王老师指出,如果把中国和同时期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历史的完整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西方拉丁文字经过解体,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同样出现各种语言断裂,而中国无论是文字还是中国人在基本层面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始终保持了其连贯性。当下的社会舆论中有些人并不承认“连贯的中国历史”,认为中国的历史是断裂和不完整的,这种观点只是人们将中国与自己想象中的“完整性”作比较。王老师强调,当我们评判近代史时,首先要对近代中国面临的基本问题有一个清晰的感知。中国近代史之所以能够作为一门学科与其作为政治的宣传和政治实践息息相关,中国近代史对于中国未来道路的选择有很大的意义,这至少可以追溯到梁启超《中国四十年大事记》,以及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在政治宣传中出现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著述。例如,有人提出将“抗日战争”改成“中日战争”,这是否符合当时历史的客观性呢?而提出这种论述的人是否能体会当时中国民众在那样一种社会背景下的真实感受呢?他进而表示,这其实与人们如何认识非西方之外的世界息息相关,由于传媒领域缺乏对西方历史的了解,当前我们大众媒体对于西方的历史有一种病态的想像。西方国家往往通过对他者的抨击来建立自己的普适性,所以在他们看来中国等西方之外的国家历史总是支离破碎,充满暴力和血腥的,而他们自己的历史却是完整而连贯的、他们的变革没有流血而是妥协。事实上他们的历史也是兴衰交替,有暴力和杀戮的。

传播学院路鹏程老师参加博思论坛讲座

王老师最后总结到,我们当下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正确的历史观。当我们看历史书时,要反省这种历史论述背后的历史观是什么、是怎么形成的以及这背后的真实诉求又是什么,如果没有这种认知的话,我们的思想可能就会被媒体、资本、舆论和社会意识形态等影响。他坚信,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历史观就是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和什么样的文明。

随后,在场师生与王锐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

2017级新闻学博士郝红霞首先提出自己疑惑:当前社会大众之所以形成您说的这种历史观,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我们小时候在历史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请问当下人们这种历史观的形成是否与中小学的历史教材关系更大呢?

王锐老师:我们当前的中小学历史课本是有问题的。比如课本上说世界的发现是从15世纪开始的,我并不赞同这种说法,难道15世纪之前就没有世界了吗?中国历史课本上对于世界史的论述还是受西方文明论的影响,而对于中国史的论述则是静止的。我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教材存在问题的一大表现。

2017级新闻学博士郝红霞在进行现场交流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生:传统的历史研究往往比较关注精英历史,而当前的历史有一种下移的趋势,开始关注普通民众,这对于西方历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是不是会有阻碍作用?

王老师:大众的兴起主要是在启蒙运动之后,在18世纪以前,我们不能苛求古人有一种我们现在的关于大众的想像出现。古代的历史之所以会关注那些帝王将相,是因为在古人看来,帝王将相对于历史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另外,这也是一种为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的需要。我们现在的历史关注普通民众,但是我们需要了解谁是人民?人民在哪儿?只有把这个概念弄清楚了,我们才能打破西方中心论。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生在进行现场交流

2017级传播学博士邹月华:老师好,我们知道历史观往往通过历史叙事来呈现,而历史叙事又是基于史料框架在具体时空中来呈现的,那想请问您对于“历史真实性”和“历史观”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看待的?

王老师:对于“真实性”的定义与时代有关,这个客观性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的。对于我们来说,历史的真实性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如何论证客观事实的过程,这就是一种历史观的体现。而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我们当下的历史观受到了很多外界因素的干扰,这对于我们去理解客观的历史有很大影响。

“博思论道”学术论坛作为传播学院博思论坛系列学术活动之一,将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分享交流,旨在荟萃思想,促进和提升传播学院科研学术氛围,欢迎各院系师生前来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