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江利:不确定的未来 不确定的书业

发布时间:2021-11-29浏览次数:2803

按语

本学期创意经济与传播系列讲座是传播学研究生主修课程并面向传播学院所有研究生选修的公开课程。课程邀请国内外文化与创意产业领域及理论研究领域专家就创意经济与传播产业实践和前沿理论问题分享相关资讯、案例及观点,讲座专家及演讲主题由相关部门备案,系列讲座内容及信息将公开推送并分享至全院师生,以激发师生对创意经济与传播活动的实践热情和研究兴趣。


        11月25日下午,2021年秋季学期“创意经济与传播讲座系列”第四场讲座开讲,主讲人为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利,她围绕“不确定的未来 不确定的书业”这一主题,讲述了书业发展历史、近年书业的三次变革背景、当前业态变化主要特点以及未来书业可能发展的方向几方面内容。数十名传播学院学生到场聆听。

        江利老师首先以图片形式对书业的发展历史作了简要阐述,她认为,书业曾经属于最具传统色彩的行业,虽然从未在经济领域占据C位,但在人类文明进程史上一直是最重要的推手。随后,她分析了90年代以来的三次变革背景。她提到,上世纪末开始书业便从慢时光进入跨越式发展,出版业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互联网诞生,电商逐渐成熟,并逐渐垄断流量。同时,她细数了书业的发展历程。90年代中后期,大型书城崛起;2010年,迎来数字出版元年;2014年至今,实体书店不断探索重生;2016年,网络渠道图书零售首次超过实体书店;2020年,网络渠道市场份额超过80%。

讲座截图:书业发展历程

        接着,江利老师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书业持续变革的驱动力。她认为,书业能够持续变革来源于五点驱动力——其一,政府全力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关注实体书店发展;其二,城市文化空间提升再造把书店作为新载体;其三,商业综合体主动吸纳书业为商业进行文化赋能;其四,其他产业资本进入书业旨在获取文化影响力;其五,创办者中不乏有情怀有不同行业经验的跨界型专家。

        此后,江利老师总结了当前业态变化主要特点,对于这些主要特点她作了七点解读。第一,书店更加注重空间规划和视觉设计,强化空间体验和阅读氛围。如今许多设计师建立独立书店,让书店成为建筑地标,更具风格调性。第二,更多的单一的书店空间变成复合型文化空间,打造文化会客厅的社交功能,例如四川文轩招商店的剧场式大型活动空间。在这个复合型空间里,图书、美学、服饰、咖啡、植物、展览和艺文活动,分别对应阅读、品味、装扮、物感体验、精神碰撞,以活化文化的表现形式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第三,书店更注重技术支撑,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高度重视选品,以数据驱动运营,实行会员制,开展线上线下互动。第四,创新产业形态,定制研发产品和服务。出版产业可以进行延伸,开展出版物定制、策划等内容,还能提供文化顾问服务,开展文化空间运营及管理咨询、文化内容及文化活动创意策划、艺术策展、快闪书店创意打造、文化智库开发运营等内容,以书为核心整合其他产业形态和内容。第五,全力拓展BtoB、BtoG服务,多点对接文化需求,例如湖北倍阅书店,实行高校合作,提供教材支撑。第六,产业资本主动投入资源打造书业品牌。例如华润集团在深圳万象城投资建立前檐书店。

讲座截图:复合型文化空间

        对于未来书业发展的几个方向,江利老师提出了三个“连接”——客户连接、内容连接和场域连接。客户连接方面,她认为应该植根于内容核心,识别和聚拢有价值的客户,在细分品类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甚至三次开发;内容连接方面,她认为知识服务从书业裂变出来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分支,会更加反向推动书业自身的形态深度变革;场域连接方面,有更多的跨界人士和其他行业资本进入书业,在专业主理人的带领下通过不断探索业态组合和服务内涵,书店以更加人格化的形态服务读者。最后,她把对未来书业的发展看法概括为四个字,即“未来可期”,认为书业未来还有大片发展空间。

讲座截图:未来书业发展方向

        学生交流与提问环节中,江利老师对学生提出的”书价“、”电子阅读“等方面内容围绕现实情况一一进行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