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获得国内外多项大奖的纪录片《我只认识你》,作为华东师范大学“天堂·纪录·2017”纪录片展映的开幕影片在天堂电影院放映。放映结束后,导演赵青,华东师范大学的老师吕新雨、毛尖、韩晓燕等从不同视角对影片进行了解读。
片中,两位老人在衰老、病痛、孤独的情况下始终相守相依,不离不弃。英国纪录片导演柯文思曾经评价说,这部影片教会我们所有人,要相信坚持和爱的力量,相信夫妻关系可以经得住最艰难的考验。
与以往表现阿尔茨海默症的影片不同,《我只认识你》并没有通过“卖惨”来赚取眼泪,相反,片中出现了很多有趣的情节。
叔婆在打扫卫生时将鞋套套在头上,自称“清洁阿姨”。叔公回应,“你这哪里是阿姨,明明是尼姑。”
儿子惟清从澳大利亚赶回,叔婆认不出,对着镜头说,“这是我们家亲戚,赶来吃饭的。”
很多观众带着一包纸巾前来,但片场发出的却是阵阵笑声。
毛尖认为,影片的幽默感不是强加的,而是来自非常天真的东西。叔婆由于患病回到“人之初”的状态,某些“戏剧性”的行为让人自然发笑。在这非刻意的幽默感背后隐匿着强大的忧伤,鸟鸣山更幽,剧中越是欢笑,可能现实中越是苦痛,所以这是一部天真和伤感混卷在一起的影片。
导演赵青说:“我内心深处还是希望把温暖的东西传递给大家,比如发卡这个细节,叔婆爱美,她每次都要戴,同时她又不停地丢,叔公就不断地买。我还是觉得温暖的东西更有力量,传播得也更远。”
这也解释了影片以这样的方式结尾:阳光照进老人的房间,叔婆把已经干了的衣服再次拿出来晾晒。这里的阳光仿佛是一种隐喻,虽然生活不尽如人意,但岁月依旧静好,它传达给观众的是积极的、向上的信心。
生命终将退场,是情感拖慢了时间
叔婆的病情恶化得极为缓慢,这和叔公的悉心照料分不开。韩晓燕认为,叔公是一个特别慈悲的人,他有苦恼,有痛苦,有享自由的渴望,但他同时还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中国男人)身上承载了很多东西:家庭、责任、道义。这些沉重的东西,叔公居然都能自我消解掉,并将叔婆的病态转化为生活的常态。从开始的“强迫”自己进养老院到后来地慢慢习惯,叔公内心有坚持也有妥协,他在不断调整心态去适应生活,对叔婆的爱也始终如一。
吕新雨的答案是:人的记忆、情感以及“我”和现实世界的联系。推动影片发展的主脉络是两位老人的心路历程,即他们在面对养老、分别时的种种选择及心态的前后变化,比如两位老人对“家”的“执念”:叔婆一开始不愿意住进养老院,理由是“我有家的呀,为什么要住在这”;当他们不得不搬离,叔公也感叹说,“没人了,家就是一个空房子”;现在住进养老院两年多了,夫妻俩每周末还是会回家一趟。可以看到,每个人与现实社会的联系、记忆以及彼此间的感情关系是无法被智能、机器替代的。
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情节是叔婆逢人就说“我是卢湾区教育学院院长”,为什么她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认得,却忘不了自己的社会身份呢?吕新雨的解读是,这是叔婆人生中最辉煌的一段经历,是她和这个世界发生关系的连接点。这也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在最后,叔公鼓励叔婆发言时也提及“你说呀,说呀,你不是教育学院院长吗?”这里一方面是叔公对叔婆的尊重,另一方面是叔公也意识到,院长的社会身份是叔婆为数不多的、和这个世界的联系。如果这层关系断了,叔婆也就“退场”了。
生命终将逝去,我们终会退场,在弥留之际,我们会记得什么,什么又将决定我们存在过?这部纪录片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人文意义上,人的存在,其本质是情感,感情的存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决定性力量。赵青在导演手记中也写到:“(影片)尽管记录的是两位老人最为平常的生活,但更是他们俩相扶相持的岁月中,那些美好、挣扎、苦楚、未知的呈现。而把这些真实、真切的故事还原出来,支撑起来的,就是让人们总能不屈不饶、不卑不亢、繁衍生息下去的爱和尊严。”
据赵青透露,《我只认识你》已拿到公映许可证,10月28日(重阳节)将以众筹点映的方式在上海影城首映,11月11日将开启全国一百个城市的众筹点映。忘了时间忘了其他人,我只认识你。
导演赵青与观众现场交流
《我只认识你》讲述的是上海一对耄耋老人(导演的叔公叔婆)遭遇“空巢”和“阿尔茨海默症”的双重困境时,在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等多个层面上历经的种种挑战:叔婆味芳患阿尔茨海默症十多年了,她认不出周围的亲戚朋友,唯独记得叔公,而叔公树锋的身体每况愈下,一人照料叔婆已力不从心。若只将老伴送进护理机构,叔公于心不忍;若两人一起住进养老院,则意味着叔公要放弃自由自在的老年生活。片中,两位老人在衰老、病痛、孤独的情况下始终相守相依,不离不弃。英国纪录片导演柯文思曾经评价说,这部影片教会我们所有人,要相信坚持和爱的力量,相信夫妻关系可以经得住最艰难的考验。
影片放映现场
隐匿于日常生活的生死问题与以往表现阿尔茨海默症的影片不同,《我只认识你》并没有通过“卖惨”来赚取眼泪,相反,片中出现了很多有趣的情节。
叔婆在打扫卫生时将鞋套套在头上,自称“清洁阿姨”。叔公回应,“你这哪里是阿姨,明明是尼姑。”
儿子惟清从澳大利亚赶回,叔婆认不出,对着镜头说,“这是我们家亲戚,赶来吃饭的。”
很多观众带着一包纸巾前来,但片场发出的却是阵阵笑声。
毛尖认为,影片的幽默感不是强加的,而是来自非常天真的东西。叔婆由于患病回到“人之初”的状态,某些“戏剧性”的行为让人自然发笑。在这非刻意的幽默感背后隐匿着强大的忧伤,鸟鸣山更幽,剧中越是欢笑,可能现实中越是苦痛,所以这是一部天真和伤感混卷在一起的影片。
影片放映现场
虽然影片处理的是沉重的生死问题,但最后呈现的更多是轻松、美好的一面,这和导演的取舍选择有关,联系格里尔逊“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导演赵青说:“我内心深处还是希望把温暖的东西传递给大家,比如发卡这个细节,叔婆爱美,她每次都要戴,同时她又不停地丢,叔公就不断地买。我还是觉得温暖的东西更有力量,传播得也更远。”
这也解释了影片以这样的方式结尾:阳光照进老人的房间,叔婆把已经干了的衣服再次拿出来晾晒。这里的阳光仿佛是一种隐喻,虽然生活不尽如人意,但岁月依旧静好,它传达给观众的是积极的、向上的信心。
生命终将退场,是情感拖慢了时间
叔婆的病情恶化得极为缓慢,这和叔公的悉心照料分不开。韩晓燕认为,叔公是一个特别慈悲的人,他有苦恼,有痛苦,有享自由的渴望,但他同时还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中国男人)身上承载了很多东西:家庭、责任、道义。这些沉重的东西,叔公居然都能自我消解掉,并将叔婆的病态转化为生活的常态。从开始的“强迫”自己进养老院到后来地慢慢习惯,叔公内心有坚持也有妥协,他在不断调整心态去适应生活,对叔婆的爱也始终如一。
映后谈 (左起)童世骏、毛尖、赵青、韩晓燕
有人说,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后智能时代,越来越多的工作都由机器完成,到最后可能人类自身都要被机器取代。那有没有东西是后机器时代无法被替代的呢?吕新雨的答案是:人的记忆、情感以及“我”和现实世界的联系。推动影片发展的主脉络是两位老人的心路历程,即他们在面对养老、分别时的种种选择及心态的前后变化,比如两位老人对“家”的“执念”:叔婆一开始不愿意住进养老院,理由是“我有家的呀,为什么要住在这”;当他们不得不搬离,叔公也感叹说,“没人了,家就是一个空房子”;现在住进养老院两年多了,夫妻俩每周末还是会回家一趟。可以看到,每个人与现实社会的联系、记忆以及彼此间的感情关系是无法被智能、机器替代的。
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情节是叔婆逢人就说“我是卢湾区教育学院院长”,为什么她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认得,却忘不了自己的社会身份呢?吕新雨的解读是,这是叔婆人生中最辉煌的一段经历,是她和这个世界发生关系的连接点。这也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在最后,叔公鼓励叔婆发言时也提及“你说呀,说呀,你不是教育学院院长吗?”这里一方面是叔公对叔婆的尊重,另一方面是叔公也意识到,院长的社会身份是叔婆为数不多的、和这个世界的联系。如果这层关系断了,叔婆也就“退场”了。
生命终将逝去,我们终会退场,在弥留之际,我们会记得什么,什么又将决定我们存在过?这部纪录片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人文意义上,人的存在,其本质是情感,感情的存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决定性力量。赵青在导演手记中也写到:“(影片)尽管记录的是两位老人最为平常的生活,但更是他们俩相扶相持的岁月中,那些美好、挣扎、苦楚、未知的呈现。而把这些真实、真切的故事还原出来,支撑起来的,就是让人们总能不屈不饶、不卑不亢、繁衍生息下去的爱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