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院博思论坛首场学术报告会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17-11-02浏览次数:8381

      10月31日,传播学院在人文思勉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了“博思论道”学术讲座——博思论坛系列首场活动。此次讲座邀请了来自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程丽红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苏钥机教授两位学者,共同围绕“新闻传播的媒介”议题,介绍他们最新的学术研究与成果。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出席了本次学术交流会。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程丽红教授在作学术报告)


      本次学术交流由讲座报告和博士论坛两部分组成,传播学院副院长陈虹教授主持了学术讲座环节。在下午的讲座中,程丽红教授以“媒介选择与社会变迁——重新解读清末的‘言语文化’之兴”为主题做了精彩的报告。她从近年的研究理路谈起,为在座同学梳理了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所面临的缺乏基于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的理论原创、难以摆脱“政治史”范式以及缺乏与社会其它领域融通等问题困境,并以此为学术背景和理论观照,将研究聚焦清末的言语文化之兴现象,以清末社会变局与转型为背景,透过口语传播自身形式之衍化和媒介演化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探究口语传播兴盛之致因及这种媒介现象本身所蕴含的时代征象,从传播领域审视清末社会的近代化问题。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程丽红教授在作学术报告)


程丽红教授主要从“规程之变:封建政治符号意义的消解”、“公共场域:新型社会关系的重构”及“公共意识:思想之进化”等层面进行了讲解。她认为清末言语传播之繁荣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文化现象,不仅以其崭新的内容传达了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变迁音讯,还以其自身形式之衍化,透露了社会根本变革的信息。她在详实的史料数据和内容考据基础上,发现清代的新式讲演在传播价值导向、传播主体关系及传播仪式过程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变革趋势。这不只是传播形态的革新,更表明了封建政治符号体系的衰退,象征着传统秩序与伦理的淡化与消解。而传播的变革与社会的变迁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传播变革在改变旧有社会结构的同时,也塑造新型的社会关系。这也反映在了清代的宣教和讲的演场所从远离中心的边缘地带、需教化的广大乡村向城市位移的变化上,其中暗藏着重大社会结构变迁的玄机。口头传播、面对面直接交流,传播主体与受众交往关系的密切,使得以公共场域为纽带的相较平等社会关系的建立成为可能,表明了民众的公共意识正在觉醒。清末新式讲演不仅向民众传输民主、自由、爱国等观念,而且以其富有象征意义的媒介形式打破封建伦理的桎梏,引导人们走出专制的枷锁,实现思想的进化与转变。


(香港中文大学苏钥机教授在作学术报告)


       苏钥机教授则结合多次访问欧美国家的传统媒体机构和新兴科技的自身经验,带来“数码科技(digital technology)对新闻的影响:美国传媒的经验”的主题分享。他认为数码科技以其技术变革正在颠覆美国的新闻业,形成了以“单一场域发布新闻的时代结束”为代表的11种新趋势,并通过对美国新闻业的案例研究,探讨了数码科技对新闻业的攻击,旨在厘清数码科技是如何影响美国新闻业的,美国新闻机构又是如何回应数码挑战的。

      苏钥机教授主要从新闻发布的变革、受众与市场的再思考和新闻工作流程和制作的蜕变、商业模式大变身等四个方面对美国新闻业变革进行了全视角透析。他认为,随着全球信息资讯场域迈入Web 3.0时代,流动新闻、数据新闻和人工智能、演算法等新科技纷纷“入侵”新闻报道领域,美国新闻业呈现出全面范式转移趋势。基于“资讯场域(Information Arena)”,他提出了“数码资讯场域(Digital Information Arena)”概念,对当下以互联网为主导媒体形成新的资讯场域——数码资讯场域的形成过程、信息关系及场域特色做了描述分析。在他看来,数码资讯场域成为了现今大众的“蒲点(hanging out place)”和社会资讯的集散地,使得新闻就像由一堂“讲课”变成一场“对话”,这也促成了新闻机构、数码资讯场域和受众三者之间的共生、互动、各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并不断衍生新的资讯次场域。随后,他就走访美国的报刊、电子传媒和跨媒体机构的调研过程,阐述了美国新闻业应对数码科技的实践经验。对此,他提出新闻机构的应对策略应当是改革,而不是改良。


(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在聆听博士生的发言讨论)


       随后,博思论道进入传师生互动讨论的论坛环节,在场的老师和同学踊跃发言,就疑惑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



(传播学院17级博士郝红霞在提问发言)


       传播学院17级博士生郝红霞首先向苏钥机教授抛出问题,“随着中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并日益被全世界瞩目、认可,以及阿里巴巴集团近期提出建立‘达摩院’进行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网上掀起了一股‘中国浪潮’来袭,认为中国将站上浪潮之巅成为全球新浪潮的引领者,您是怎么看,以及科技对中国新闻界所产生的影响?”随后,传播学院16级博士生袁建也向程丽红教授提出了两个尖锐问题:“新闻史未来的研究方向朝向何处,新闻史研究如何开拓新的研究空间?”。随着现场讨论渐入激烈氛围,一系列深刻学术议题都被谈及,“机器时代,人文是否还有意义?” “新闻和信息的关系在新环境下又有那些新变化?”在场的老师和同学踊跃发言,就疑惑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可以发现,虽然各位老师和同学议题关注内容不尽相同,但其思维观点却可以相互佐证。



(传播学院16级博士袁建正在提问发言)


      在交流过程中,吕新雨教授参与到了论坛讨论中来。她认为,一方面,当下新闻传播学研究需要同学们对学术界最新动态持有一定的学术敏感性,包括不同学科领域共同面临的研究困境有所了解。新闻传播学研究也要有“去中心化”思维,要打开视野去看其他学科其他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因为不同学科之间结构背后的变化是共享的,而且很多的问题和危机都在共同面临的,例如“主体性危机”。另一方面,同学们在引用和使用相关概念的时候,需要将它放在中国语境下重新去矫正后才能进行运用,任何概念或视角简单拿过来运用都会有问题。这也是现今学术界研究面临的挑战,有很多西方的概念和理论被轻易的拿过来使用而不加考据其背后的历史逻辑。


(传播学院陈虹教授对“博思论道”博士论坛给予了深切期待)


      陈虹教授对两位嘉宾远道而来表示衷心地感谢,感谢两位老朋友对传播学院博士论坛的支持。她谈及博士读书系列活动举办初衷时认为,博士阶段的学习和学术应当更加注重自主的能力和状态,正如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提到:“去读任何想读的书,然后去做出你自己的判断”。因此,要形成由学生们为主体的学术活动和交流氛围,进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观点碰撞思想交锋,才能养成一种能“以书会友”和“以文会友”资质。并期待“博思论坛”能在学院产生活跃学术实践的带动效应。

      本次活动的主要参与人员有传播学院16级、17级全体博士生,传播学院部分老师以及来自其他院系的部分同学。“博思论道”作为传播学院博士生系列 活动首期论坛,日后将不定期持续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