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院校庆讲座合集速览

发布时间:2017-12-17浏览次数:11745

20171011日—1025日,正值华东师范大学66周年校庆之际,传播学院举办了一系列校庆学术报告活动讲座,前后共五场报告会12位老师亲临主讲,为同学们奉献了一系列精彩的学术盛宴,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下面就奉上校庆讲座的精髓供同学们学习。

广播电视学系

吕新雨老师:《新媒体的未来考古学》

吕新雨老师讲座的主题与未来密切相关,直接相关的有两点:其一、新媒体时代是所谓全球化最新阶段;其二、任何意义上学术主体性的建立,今天都必须面对新媒体和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吕老师首先对中国新媒体简史进行了简单总结论述:2005年为博客元年,2010年为微博元年,2011年则属于微博爆发年,2014年媒体集体宣布“微博时代已经终结,微信时代到来”。吕老师认为,微博从最初兴起到迅速衰落,黄金时间不过五年左右,与博客的衰落周期几乎一样。今天中国新媒体的现状、发展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微博时代的后果和延续。

吕老师在讲座中也对一些话题和争论焦点进行深入解读,如“阶级、党性与公民社会的想象”,“公共性、知识分子与媒体暴力的根源”、“民主”的生意等议题,也提出了“未来属于电商传媒帝国吗?”及“政治天花板,还是政治生命线?”等更为深层次的追问。吕老师最后介绍到,今天的讨论议题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詹姆逊《未来考古学:乌托邦欲望和其他科幻小说》的影响。她还引用几句詹姆逊的话语作为了结语:“在社会层面上,这意味着我们的想象力是受我们的生产方式(可能还要加上其所保存的过去一切世代的遗留物)所制约的。也就是说,乌托邦最多达到一个消极的目的,即让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我们所受的精神和意识形态的禁锢。在我们的社会,政治已经被成功地与个人分离,政治是作为一种缺陷而存在的。乌托邦想象之所以繁荣,是因为它在乌托邦空想开垦过的土地上劳作,也就是试图构想一种与此截然不同的日常生活,没有竞争或忧虑,没有异化劳动和对他人及其特权的羡慕和嫉妒。”

聂欣如老师:《动画的概念》

聂老师在讲座中将标题特地用中英双语进行了标注:“动画”的概念,“Animationas a Chinese。他通过各种不同的视角和各种丰富的文献引用、解读,向在场各位同学阐释了“动画”的概念流变。聂老师首先论述了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分层理论,并从范畴层级、属性、结构、功能等四个方面,全方位解析了“动画”的概念;随后,他又讲述了我国动画概念嬗变的滥觞。他认为,由于中西方文化本身不可避免的差异,西方式“动画”的概念在中国处在了尴尬境地。他也向在场师生们介绍了不同“动画”定义及其价值取向:“动画”是“不活动的物体被赋予了生命和灵魂”(爱森斯坦);“动画,不是会动的画的艺术,而是被画出来的动作的艺术”(麦克拉伦);“动画”是“除了真人实景的拍摄方法以外,藉由各种技术的操控来创造动态影像”(国际动画电影协会International Animated Film Association章程);数字技术突破了传统动画的定义,“动画”概念开放,无从定义;“动画”是以造型手段为载体逐格拍摄而成的影像作品(《不列颠百科全书》)。

最后,聂老师总结到,我国的“动画”上位层概念在翻译使用的过程中丢失了西文中准确抽象的指涉,因而其所表征的意义,也就是对于我们外部世界的指涉,变得飘忽不定,这也是人人都觉得有必要来重新解说何为“动画”的根本原因。我们也应思考究竟使用怎样的中文描述对于中国人来说才是恰如其分。

杜志华老师:《如何树立个人的影像风格》

杜老师从“爱在华师大”这句广为熟悉的话讲起,带来了一场爱意浓浓的讲座。他谈到,爱是什么?即把你的时间、你的青春、你的生命长时间地放在某一件事上,这叫作“爱”。杜老师联系实践经验,结合他自己多年的学习成长历程,从拍电影到剧本创作和自身丰富的艺术创作谈起,围绕视角和意境等内容,生动地讲述了个人影像风格的寻找过程。

杜老师认为,艺术创作过程是一个自我认识和坚持的过程。首先要认清自我,找到自己的优缺点;再是由量变到质变,有了艺术上的自信,逐步树立自己的影像风格;最后,才是将自己个性风影像格呈现在银幕上的过程。他认为,每个人走上艺术创作的道路都是,需要一步一步来。他鼓励学生从认真拍作业开始,短片拍好了,后面的长片也能拍好。他认为,艺术创作中的每件事都不是小事,因为这都是你的性格体现,或者说是风格形成的过程。

他还谈到:电影是以影像为基础的视听艺术,看电影看的是影像;摄影机也是演员,电影演员的表演是演员面向摄影机的表演,我们在电影院看到的电影演员的表演,是用摄影机呈现出来的表演;摄影就是用影像的表达,电影的学习就是影像语言的学习,形式就是内容。最后,杜老师对他的影像个性进行了总结——主观、意境,一镜完成。“只要有爱,每一位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像风格。”

陈虹老师:《颠覆与重构:新媒体时代的危机沟通》

新媒体时代危机传播的哪些元素被颠覆?危机传播网络如何重构新的话语场?不同主体的危机传播形成还是消解了危机?面对新媒体形成的新格局,危机传播实践应有哪些转型? 陈虹老师从知当前危机传播的整体逻辑出发,在讲座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剖析。

她认为,在当前新媒体格局下,多元主体的多种声音令危机传播场域更加复杂,信息量的大幅增加提升了危机应对的难度。危机的形成不仅在于突发公共事件对平衡的瞬间打破,更在于日常中的行为积累和信任机制的构建。因此,在危机传播的实践中,各方应更加重视常规危机沟通体系建设。当前媒体在事件过程中的报道已经相对完善,但需要注意的是对各方信源的平衡报道。目前,在很多突发事件中,媒体对政府一方的回应、行为及决策呈现相对滞后,不利于建立公众对政府的信任。陈虹老师认为,媒体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以更快速地向公众传播信息,如媒体微博、微信账号的实时推送。而更为重要的是,媒体在突发事件过后应继续关注各方的行动,如政府管理的调整、建立的危机预防系统,及时向公众说明政府的危机预警措施,这既是对政府危机应对与传播工作的推动,也能增强公众的客观认知。

巩晓亮老师:《融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的培养和发展》

巩晓亮老师从融媒体环境的变化入手,讲述了在当今新老媒体的冲击之下,新闻业将要发生持人的巨大变化以及未来作为从业者的主持人该如何应对等问题。他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之下,传统媒体不再独大,资讯超载,流量加速等变化,都给传统的主持人行业造成了很大危机。他从媒体面临的职业困境和专业教育困境两个方面展开详细讨论。

讲座结束后,巩老师还与部分同学进行了现场交流。当有同学问到,毕业后发展前景如何等问题时,巩晓亮老师提醒同学们:应该加强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全方位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出版与文化系

姜华老师:《牛津大学博德林图书馆与学术研究》

姜华老师从他在牛津的访学经历谈起,在给同学们展示了一些牛津大学的照片后,开始讲起牛津大学的博德林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他发现,在牛津现有的96家图书馆中,博德林拥有其中的69家,是英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图书馆体系之一,其藏品超过1200万册。

姜老师谈到,1602年,博德林图书馆落成,创办人是托马斯·博德利(ThomasBodley),其父亲是一位笃信新教的著名出版商。博德利自身才华过人,虽未从事学术研究却具有不凡的学术识见,正是这样一批对学术有热情、对文化有感情的人,为了学术研究的开展创办了这座图书馆。作为欧洲第一家公共图书馆,博德林图书馆不仅对牛津大学的研究者开放,也对英国公众和欧洲诸国的研究者开放。它的成立吸引了国内外诸多学术人的眼光,他们对图书馆给予学术研究的推动作用寄予厚望。他还谈到,为了图书馆的发展,创始人及其后继者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比如不能用明火,书籍不能外借等等。而很多人,包括英国国王查理一世等,都遵循图书馆规定,这份卓有远见的章程不仅是为了书籍的安全,更是为了这座学术性公共图书馆能够走得更加长远。

他提到,博德林图书馆早期藏书的最重要来源是捐(遗)赠而非购买。博德利运用自己的智慧、学识和眼光,以及本校的教授和遍及世界的校友,广为搜集珍贵书籍,并且这种捐赠传统,为博德利身后诸位图书馆馆长发扬光大。这为图书馆自身的学术研究和大学的学术研究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博德林图书馆确实完美地体现了博德利爵士“建一座学术性公共图书馆”的理想,真正做到了学术与收藏齐头并进。

最后,姜华老师还推荐了博德林图书馆的官网,同学们可以在网站上搜集英文书籍。

甘莅豪老师:《突发危机政府道歉行为的悖论》

甘老师从政府道歉机制的重要性谈起,认为首先应该对“道歉”行为进行重新定义。他指出,《汉典》对道歉的解释是:为不适当或有危害的言行承认不是;承认使人委屈或对人无礼,同时表示遗憾。而《朗文当代英语辞典》则把Apologize(道歉)解释为“someonethat you are sorry that you have done something wrong(因为做错了事,你对某人非常抱歉)。

他指出,根据词典定义,奥戈曼(Ogiermann200946)认为道歉是针对“道歉者过去做的行为”,并指出其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

1.说话者做过不合适行为。

2.听话者受到了说话者的伤害。

3.说话者相信听话者受到了伤害。

4.说话者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

然而,墨菲(Murphy 2015:175-204)对上述四点提出质疑并对道歉进行重新定义:

1.从命题内容来看,道歉是不合适行为发出者本人或者和对实施者不合适行为负责的某人,就已经完成的行为或者将要实施的行为而实施的话语行为。

2.就准备条件来看,说话者相信听话人或者和道歉语境相关的第三方相信某行为伤害了听话者。

3.从真诚条件看,说话者对行为或者行为的效果表示后悔。

甘老师认为,根据上述对墨菲的补充,我们可以对道歉重新定义:道歉行为是可能负责任的说话人因已发生、将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不合适行为向受害人或和道歉语境相关的第三方赔不是,从而或者平息内心的悔意,或者维护自身形象,或者修复社会中各种关系的言语行为。这也有助于重新认识突发危机事件中的政府道歉行为。

新闻学系

武志勇老师《韬奋的新闻舆论监督思想》

在长达1小时的讲座中,武老师梳理讨论了韬奋的六大新闻舆论监督思想,并对其所蕴含的现实意义进行一些探讨。具体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于大众立场”

邹韬奋认为一个真正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坚决地摒弃利用所从事的职业谋取个人私利,必须是一个站在大众立场上,服务于大众,有益于大众的人。

(二)关注“民众里面最苦的部分”

韬奋对中国老百姓中最为苦难的群体充满同情和关爱,把这部分民众作为新闻舆论监督的焦点,努力使他所主持的媒体称为这一部分民众的代言者、关心者,督促社会重视他们的生活状况,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三)着力培养大众的舆论监督素养

邹韬奋的办刊宗旨是借《生活》周刊的努力实践,促成中国国民改变偏狭的个人主义心理,以广博的胸怀关注民族兴旺、世界大势。

(四)新闻媒体应该成为“正义的舆论机关”

立足于“大众立场”,韬奋主张新闻媒体应该成为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正义的舆论机关”,要勇于和黑暗势力、反动势力作斗争,绝不为“不义”所屈。

(五)新闻媒体“必须成为一切生产大众的集体作品”,成为大众的舆论平台

邹韬奋认为,《生活日报》“必须是反映全国大众的实际生活的报纸;必须是大众文化的最灵敏的触角;必须是五万万中国人一天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六)新闻工作者要有崇高的职业理想(推荐阅读:报业守则)

韬奋在谈到他的职业理想时说:“我十几年来所常以自勉的是要做个有益大众不为私图的新闻记者,我现在以及将来的志愿还是如此。我并且深信在民族解放的抗战与建国的大时代中,新闻记者有着他的重要的任务,我要终我之身守着这个岗位,和同志们望着光明的前途共同努力。”

最后,武老师进行了总结:韬奋的舆论监督思想的本质是以大众为本。他所主张的“生活”系列报刊对这一思想的切实贯彻执行,为韬奋和“生活”系列报刊赢得了巨大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吴畅畅老师:《施拉姆的学术遗产与政治隐喻》

吴畅畅老师先为我们梳理了美国传播研究早期发展的那段历史,详实介绍了四大奠基人经由贝雷尔森到施拉姆的变形、二战及麦卡锡时代的到来以及当时的华府社交圈,从而让我们理解施拉姆与四大奠基人彼此之间社交网络形成的偶然性。

随后,他从寻找施拉姆与四位奠基人的理论共性出发,介绍了建立在偶然性基础之上施拉姆命名四位奠基人的政治必然性。他认为,传播研究的孕育与成型,尤其是施拉姆在二战期间“传播的观念”的养成,“理论的贫困”似乎从来都不是问题。这与施拉姆所选择的四位奠基人受过的严格的学术训练以及对建立宏大(有关人类传播)理论的学术兴趣密不可分,更离不开四位奠基人在参与政府机构和基金会项目所获得的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抽象的经验主义”的能力。

他认为,传播研究的学术地位的确立,必须以施拉姆的政治洗涤为前提。作为自赋的“未来的士大夫”,施拉姆不仅要积极地参与全球现代化的建设工程中,更需要运用自身的新人文主义功底,驱逐各种政治幽灵,从而让传播研究看上去不像受到怨恨、仇视或虚荣等缺乏冷静超然的情绪所波动。他认为,四位研究者的方法论创新——内容分析、控制实验法、小样本连续研究法与民意测试——以调和的形式主义与科学自然主义的混杂形式,提供了为传播研究进行政治消毒与净化的工具。

广告学系

杨海军老师:《时尚传播与上海城市文化景观呈现研究》

杨海军老师认为时尚传播的背景是现代化,现代化中包含了城市化。他指出,社会生活城市化是近代上海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广告时尚传播推进了近代上海社会生活城市化的进程。他认为,近代上海广告时尚传播的影响因素包含以下方面:

1.外国资本与民族资本博弈决定广告时尚传播内容;

2.政府政策管控、民众消费选择左右广告时尚传播方向;

3.广告人创意风格决定广告时尚传播的形式;

4.特殊的时尚偏好引领广告时尚传播潮流;

随后,杨老师又重点讲解了广告时尚传播与城市生活景象呈现之间的关系:

1 .广告时尚传播运用中国元素

2. 广告时尚传播引领时尚消费

3. 广告时尚传播倡导新生活方式

4. 广告时尚传播普及科学知识

5. 广告时尚传播诠释新生活理念

最后,杨老师总结到,城市与广告时尚密切相关。他认为,现代化的城市是蕴育时尚生活方式的温床,而广告是引领时尚生活方式的载体,是近代上海城市生活的风景线;同时,广告也是近代上海城市化的催化剂,极大地、有力地引领了城市化的方向,引领了新的生活方式,倡导了新的价值理念,使得上海真正成为时尚之都。

何平华老师:《价值取向与国家影像的广告传达——以奥运会影像传播为例》

何老师首先对价值观的概念进行了简述分析。他强调,广告艺术与电影中的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电影的价值观是人文动因,而广告的价值观具有强烈鲜明的商业目的性。

随后,何老师通过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申奥片两部广告短片,分别对这两段视频背后的价值观进行了详细分析。他指出,英国是“文化帝国主义”,具备文化自信,所以选择以国家中的个人作为申奥主体,申奥片凸显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运动故事”。相比之下,中国的表达方式相对逊色,申奥片是一个个文化符号堆叠诗化渲染感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文化自信的相对缺失。

最后,他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离文化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黄佶老师:《斑马线应该如何画--兼论如何发现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黄老师用幽默有趣的语言讲述了他发掘“栅栏线如何画”的研究过程。

他从现实观察中发现,从司机的视角来看,尽管理智告诉司机遇到斑马线应该减速,然而由于与驾驶方向相同的白色线条却会给驾驶员继续向前驾驶的心理暗示,就出现符号暗示与符号目的不一致的矛盾;同样,从行人的角度来看,斑马线的“横向画法”会分散行人的注意力,导致行人经过时盯着路面而无视周围往来的车辆。这样一来,斑马线的安全隐患就变得非常大。因此,黄老师认为如果把斑马线画法革新一下:白色线条转九十度,变成“栅栏线”,既提醒驾驶员减速,也不分散行人的注意力,那么出现的状况就会大大减少。

他以自己的斑马线课题研究为例,告诉在场师生课题就隐藏在生活中,要善于去发现,或者通过广泛阅读发现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进行研究。

在提问环节中,有同学提出好课题的前提是大量的阅读,并对此深表压力,黄老师回答道:第一、看比不看好,看一点比一点都不看的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看;第二、好的课题的确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