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大夏传播讲坛第七期在传播学院212报告厅举行。本期讲坛邀请了上海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所长、全国新闻核心期刊《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刘鹏老师,围绕“重新发现——传统新闻业的终结与后新闻业的开启”主题做了学术报告。传播学院2017级博士生邹月华主持此次讲坛,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副院长陈虹教授、赵路平副教授以及学院本硕博各年级数十名同学参加讲座报告。
“大家是通过什么看新闻的呢?是澎湃新闻APP等专业型媒体、微信等社交媒体,还是今日头条等聚合型媒体呢?”刘鹏老师表示,在当今时代传统的新闻业或新闻学面临着巨大的颠覆与挑战,新闻日益呈现出“网状”、去中心化的传播特点和模式。在新媒体时代,任何机构、社交媒体平台和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中成为传播的节点,改变传统媒体时代“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出现 “多对多”的传播模式。他指出,在此基础上今天的新闻业或新闻学,或许应该被称之为“用户新闻学”。
随后,刘鹏老师重对新时代下“新闻概念”、“记者概念”及“受众概念”等内容进行重新探讨,以及在“万物皆媒、万众皆媒”的时代背景下,用户如何“创造性使用新闻”、“如何获得真相”等关键议题。
刘鹏老师认为,大众传播时代关于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是构筑在“一对多”传播模式上的概念,这是精英主义的新闻观。而在如今流量为王的社交媒体时代,出现了以“用户”为本的新闻观,由此建立起新闻的概念——新闻指用户所不知晓的事情。他指出,在社交网络时代,新闻的定义逐渐模糊,新闻的公共性也开始模糊。当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无法截然区分开时,在朋友圈的发布内容或许是具有公共性的,而专业媒体上的新闻也不一定都具有公共性。公、私领域处于互相穿越的状态之下,“新闻业”正在被重新定义。
刘鹏老师指出,记者主要有三种定义方式:权力话语——有记者证的人是记者;专业话语——在媒体专业从事采编业务的人是记者;功能话语——发布新闻的人是记者。在大众传播时代,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而在当下,用户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传播者,更是积极的使用者。在社交化媒体时代,用户发布新闻,承担了记者的职责。因而“用户即是记者”。
既然人人都可以是记者,那么用户是如何使用新闻、传播新闻的呢?刘鹏老师表示,用户评论、用户转发、用户点睛、用户创作、用户核实等都是对新闻的创造性使用,单一的报道变成开放的新闻包裹,无限延展、交叉震荡、多层嵌套。他还用“俄罗斯套娃”作比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信息无时无刻都在改变和增加。
刘鹏老师指出,在万物皆媒、万众皆媒的时代背景下,众声喧哗中,谁说的并不重要,谁被听到才重要,用户要求直面当事人和事件真相。在谈到当今的新闻真相观时,他认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一切行为都被数据化,并在互联网上留下可以追踪的记录。大数据时代的真相获取,需要在数据中穿行。正如揭露水门事件需要挖掘新信息,而揭露安然事件则要在公众都能得到的数据里穿行。他指出,大众媒体垄断真相的时代已经结束,权力部门、机构媒体、当事各方、商业自媒体和普通用户竞争着对真相的定义权。
最后,刘鹏老师总结到,随着媒介技术的变革,用户新闻业或新闻学还处在发明过程中,许多概念、规律还有待进一步思考和梳理。譬如:持续性、稳定性新闻的供给;用户与算法的关系;碎片化、回音壁、过滤泡的影响;想象的共同体的分裂。这些问题都使得人们时刻需要关注这种新事物动态变迁。
在讲坛交流环节,吕新雨教授与刘鹏老师就用户新闻学的商业模式、用户新闻学的公共性与新闻价值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吕新雨认为,在新闻学框架下思考“用户新闻学”的意义价值,还需要重估“基于用户生产”的新闻的真实性以及公共性问题,即这种新闻生产很容易落入依靠“名人声誉”以作真实性担保,而这种真实性能在多大程度得以保障,不受到其价值观、情感偏好、价值立场等影响;同样,这有可能导致新闻的情感化叙述现象,与新闻专业主义形成某种悖离。刘鹏老师回应道,用户新闻学更多强调建立在个人兴趣、个人需求之上的“用户新闻观”,与传统“精英新闻观”存在显著差异,这是仍然处在生成与变动之中的“新闻业态”;对于用户新闻学中面临的公共性问题、新闻真实性以及真相观变化等现象,正如吕新雨教授所说,恰恰需要大家共同去面对、探讨以至去解决。这些讨论再次加深了同学们对用户新闻业(学)的理解和认识。
大夏传播讲坛,是传播学院的品牌学术活动。通过不定期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讲座形式与师生进行交流互动,旨在介绍和展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理论前沿和行业动态,提升和促进传播学院学生学术视野和科研氛围。欢迎各院系师生踊跃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