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18上海市民的生活记忆》系列活动纪录片展映之《德兴坊》
导 演:江宁(左三)
主 持:罗薇讲师(左一)& 李明洁教授(右一)
对谈嘉宾:邢虹文教授(右二)& 汤惟杰副教授(左二)
1. 展后访谈-作品介绍
江宁:《德兴坊》是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产生的。1989年我从南京电视台来到上海。1986年上海电视节每两年一届,是上海花钱主办的,买了炮仗不能只给别人放,作为东道主,自己要拍出好的纪录片。我们跟国外的差距,不只是技术、设备上的差距,更重要的在拍摄理念。那个时候大家不能在镜头面前随便说,有时代的限制。后来成立了国际部,要跟国际接轨,拍对外宣传的节目。我刚来上海电视台,一方面要熟悉这里,一方面要看一些上海电视节的片子。我们接触的都是新闻加解说词加音乐的新闻专题,现在看来电视节的纪录片,觉得特别真实。
我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经过石库门房屋,穿来穿去,大家都在弄堂里吃早饭、晚饭,每天都能碰上好的阳光,金黄色的。我就觉得特别温馨,不像单元房窗户紧闭的那种情况,人和人之间特别祥和。我就心里特别有感触。上海市妇联和上级单位通过后,我们就开始拍了。
2. 展后访谈-嘉宾导演对谈
罗薇:在座的邢教授也曾就职于《纪录片编辑室》栏目,能否请您从后辈的视角,也从社会学家的角度来解读一下这个作品。
邢虹文:我98年来到上海。这部片子拍摄的时候我是研究生,在江老师手下学习,我当时问江老师怎么就选了这个选题,对于纪录片人来说,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小生活在其中,可能会习以为常,但是对于外人来说,有些东西可能包含了文化冲击,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新鲜的。第一是这个片子是有划时代意义的,拆迁房屋问题是社会性议题,这部片子是开山之作;第二个是打破了原来的画面加解说的格里尔逊式的主观意识,打破了是宏大叙事的结构,对准普通人的生活,意味着普通人有权利在摄影机面前说话,这是非常有历史意义的。
罗薇:接下来有请汤老师,从影评人的角度来为我们增加一些新的视角。
汤惟杰:《德兴坊》92年首播,我刚好本科毕业,作为普通的上海电视观众,确实耳目一新。“哦,我们也有这样的真实的故事了!”不再是宏大叙事,而是深入上海的底层。上海市民的影片其实往前推20年也有的,比如1972年由安东尼奥尼拍摄的影片,但这是内部放映的。还有伊文斯,纪录片系列要《愚公移山》,其中有三部是在上海拍的。但是,这样的影像来自于上海之外。由上海拍摄的面向上海底层民众的纪录影像,《德兴坊》是标志性影片,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德兴坊》距离今天已经26年了,三十年为一世,同学们看这部片子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比如单位对于生活的重要性。比如石库门里的违章建筑是怎么出来的?房改、大规模的商品房是在2000年才出现的。上海人的城市性格不一定是遗传,而是狭小的空间对他们性格的塑造作用。《德兴坊》给我们保存了很多上海市民生活的珍贵素材。
罗薇:这部片子很好地解释了石库门是什么,石库门的价值观是什么。《德兴坊》的住户很多,当时您对准了多少人家进行拍摄,剪辑的时候又保留下了多少?
江宁:三户人家的选择是拍摄中形成的,大概到中期逐渐成型。刚开始的时候有七八户人家,但是故事太平淡了,自己也找不到兴奋点,很困惑。而且我也非常不想涉及住房问题,《新闻透视》都不敢涉及,因为必须要有后续的解决办法,这是作为主流媒体的限制。可是拍了以后,弄堂里的住房问题实在太尖锐了,德兴坊是291户人家,人均住房面积4.5平方米,当时上海市人均住房面积是7平方米,2017年人均住房面积是36.7平方米。增加了这么多新上海人,但是人均住房面积却大了这么多。我们的人文关怀很强,所以这个问题根本就没办法回避,我们作为主流媒体又是新型媒体,很有权威。本着良心,勇敢至上,直视住房问题,对准三家,三家也很出故事。好在影片也回应了我的初心——温馨。在这样住房困顿的情况下,家庭关系、邻里关系都很和谐。91年8月到92年3月拍摄,10月份放映,领导通过后,排在了一个非黄金时间段,放到晚上11点多。片子放映后我很忐忑,住房问题太尖锐了。后来第二天在公交上,大家都在讨论这个情节,甚至能够说出里面的故事,这让我很兴奋。片子播出后,邬小英的前夫受到了指责,后来两人复婚了,房子问题得到了解决,弟弟也有房子结婚了。
罗薇:90年代纪录片的口号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突然一下从80年代集中表现国家形象,伟人、英雄,转变为关注普通人的生活。这种转变是十分让人兴奋的,那么之后您又重访过拍摄对象,他们的后来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有什么样的变化吗?
江宁:实事求是地说,这是央视要求原班编导对经典片子进行重访。但是说实在话,被拍摄者付出了很多,让我们回头面对他们的时候,有很多话说不出来。一部好的纪录片应该到此为止了。
罗薇:纪录片拍摄的职业道德和良心会让拍摄者有伦理的纠结。昨天王小龙导演也提到了这个问题。
邢虹文:纪录片是大众传播的,会有很多人从不同的视角对片子进行解读,对拍摄者和被拍摄者都会形成压力,影片越是成功,就越是一个魔咒。
3. 展后访谈-同学交流
同学:作为上海本地人看完影片之后觉得很熟悉。影片中有个片段,小朋友祝外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健康长寿的时候,前半句讲的是上海话,后面就转成了普通话。我对着这一点感触特别深,我们这一代接受普通话教育,而上海话就渐渐地没落了。
汤惟杰:方言的弱化是有历史原因的。80年代开始提倡普通话,国家规定本地方言比例非常小,国语成为标准语。
罗薇:还有一点是婚姻构成也发生了变化,有了地区间的人口流动,本地人和外来人口组成家庭,在家庭内部就不再说上海话了,再加上孩子们在学校也不说,上海话就慢慢流失了。
邢虹文:一个越是封闭的地方,那么它原有的文化越顽强。但是上海的定位是开放的,海纳百川的,只有开放,它才能吸引那些有追求、有奋斗精神的人,留在上海,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