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亚洲马克思主义传播研讨会暨亚马所成立揭牌仪式,特设纪录片放映与探讨活动。传播学院与亚洲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所邀请到台湾台南艺术大学音像纪录与影像维护研究所荣誉教授关晓荣老师,于2018年11月17日晚华师大闵行校区图书馆天堂电影院,现场放映由他执导的纪录片作品《我们为什么不歌唱》,并与现场观众进行映后讨论。展映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亚马所所长吕新雨主持,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吴国祯,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亚马所副所长林哲元,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研究员龙其鑫、广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熊琦,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同学们共同参加。
《我们为什么不歌唱》是侯孝贤电影社1995年的纪录片作品,由关晓荣、蓝博洲、范振国、李三冲四人组成的摄制小组创作,是一部还原五零年代台湾白色恐怖时期左翼历史的纪录片,讲述了台湾直面国民党当局迁台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遭遇的长期的白色恐怖之真相。
上个世纪日本侵华战争,于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中国内战形势转剧。直到1945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政权残余退守台湾省,隔着台湾海峡,延长了中国内战的军事对峙。1950年,美国武装力量干预朝鲜战争,同时改变原有的对华政策,以军事力量封锁台湾,支持内战中的国民党政权,而此时的国民党政权,依仗着美国的干预力量,对台湾省内反抗国民党腐败政权的,台湾省籍、台湾省原住民与外省籍中的中共地下党员和同路人,进行全面的封锁、捕杀和刑求,即台湾的一九五零年代白色恐怖。
影片通过追踪、查访当时遭到政治惨烈迫害的受难者中部分幸存者,记录下这段珍贵的口述历史,影片中交叉进行许多受害者的访谈,包括革命烈士郭琇琮的遗孀林雪娇、林书扬(入狱三十四年又七个月,台湾坐牢最久的政治犯)、罗庆增(苗栗三湾乡农民)、黄逢银(苗栗三湾乡农民)、林昭明(桃园角板山泰雅族原住民)、罗坤春(苗栗铜锣人)、黎明华(广东梅县人)等多位因白色恐怖坐牢的历史见证人。通过这些人的证言,影片再现并深入反思了这一至今仍被政治掩埋甚至歪曲的历史真相。同年,侯孝贤执导的《好男好女》中的革命者蒋碧玉,正是本片片名的来源和引导者。
影片放映结束后,吕新雨院长主持映后座谈。吕院长首先请关导演介绍影片创作的历程与初衷,关导谈到,他过去主要从事平面摄影的报道工作,与侯孝贤导演是大学好友,当侯孝贤询问关晓荣是否可能制作一部与电影《好男好女》故事主人翁那代人相关的纪录片时,关导仍有迟疑。而一次关导在高雄采访劳动条件恶劣的拆船厂工人,听闻到一位工人被意外倒下的钢板碾毙的事情,这件事重击了关导演的心。台湾五零年代这群不为主流社会所知的白色恐怖受难人,如果没有人将他们的故事用影音记录下来,他们就如同消逝在钢板下的工人,成为无人知晓的历史灰烬而消散。于是,关导演决定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与挑战,也要全力投入拍摄,最终完成了台湾有史以来的第一部讲述白色恐怖受难人的纪录片。
随后,关导演进一步谈到了这部纪录片拍摄时的历史背景与时代意义。在1990年代中期,台湾虽已解除军事戒严,但主流论述刻意扭曲或回避这群主张为社会主义和支持两岸统一的政治受难人。这群人在监狱中受尽艰辛,度过自己宝贵的青春,出狱后自己与家人仍受继续受到当局的监视与生活干扰。在当时要他们在镜头面前公开说出自己的参与地下党和坐牢的经历,仍然背负着极大心理负担。关老师以影片中许金玉为例,当她回忆起自己在牢里看到台湾光复节游行队伍时,眼泪立刻掉了下来,仿佛回到几十年前的历史现场,尘封心底的回忆瞬间呈现在镜头前。这是纪录电影作为纪实艺术动人的伟大作用,不仅挖掘记录历史,而且是创造一个让历史再现的契机。如果不是这部影片的拍摄,恐怕这群人很难有机会,在那个年代,以这样的勇敢而坦然的方式讲述这段艰辛的时代与个人创痛,并被影片记录下来传递下去。
1970年代在美国参加保钓运动的前辈、清华大学物理系台籍教授吴国祯询问了关于影片在大陆各涉台单位的放映状况和观众反响;广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熊琦关心台湾年轻人看到这部片的反应与现实岛内政治气氛的关系,关导演深刻提醒,虽然新媒体为影像制作和传播的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看似多元化了,但占据台湾主流的亲美、“反共”的社会意识,不会让这样的影片进入大众视野,难以逾越的意识形态屏障仍然存在并起作用。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研究员龙其鑫从广东客家人身份出发,讲述观后感言。他表示,看了这部影片心情非常沉重,但又有一种力量。片中拍摄和采访对象讲着他熟悉的客家乡音,影片寻访偏僻的客家村落都让他感觉到如此的亲切,但他从来不知道广东客家前辈,曾经投身祖国宝岛如此曲折而艰辛的革命历史,也为此而感到光荣。他相信如果这部影片能在广东放映,一定会打动广东年轻一代人,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鲜活而动人的红色历史。
有关台湾左翼发展的纪录片对台湾乃至亚洲马克思主义历史进程的追溯有重要意义,影像表达也为思想探讨提供新角度,为学术研究开辟多维对话空间。来自海峡两岸与祖国大陆各地的老中青三代人就这一段历史、一部纪录片,在心底点燃了思考与希望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