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新维度 | 纪录片展映活动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18-11-26浏览次数:7458

2018年11月21日,为期三天的纪录片展映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天堂电影院落下帷幕。此次活动从「城市空间」「自我、他人与社会」「乡村与边疆」三个视角探讨纪录片的新维度,参与本次放映活动的导演嘉宾有:马莉、季丹、米娜、苏青、和渊、毛晨雨、冯艳、郭熙志、朱林鑫、黎小锋、胡新宇、丛峰、于广义、沙青、沈洁、冯艳、季丹,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主持。公映的三部影片《囚》、《梧桐树》、《独自存在》给予现场师生全新的观影体验。导演嘉宾们精彩的点评,导演与观众、师生之间的精彩互动和探讨,将“新时代中国影像精神的现实和理论维度”的思考推向了新的起点。


1、城市空间


第一部影片《囚》讲述的是中国东北某精神病院封闭疗区。 这里的病人各种各样,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酒瘾患者……他们开始自我反思,它触及灵魂,意志,欲求,思想。

《囚》的主题并不新颖,即便珠玉在前而在马莉导演指导下,同样的主题却有着不同寻常的细腻。在点评嘉宾季丹导演看来,《囚》里面的人物,不是精神病人,而是一个独立且寻常的人。影片并没有站在一个常人的角度去看待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而是深入其中,对固有的“我以为”的完全打破,并且建构出一个更加通透豁达的世界,不再经自我思考我是否是精神病与他是否有精神病。


在吕新雨院长眼里,她赋予每一个精神病人属于自己的理性与逻辑,这与寻常人印象里精神病人纯粹感性毫无逻辑相反。但他们有着自己不被理解的理性与逻辑的同时又与现实世界相悖。马莉导演坦言,在精神病院生活的一年中,已经融入精神病人们的生活。她的存在不是记录者,而是倾听者。靠近一点,倾听他们的心。之所以选择去拍摄这样的影片是由于自己的好奇。不轻信于以往的刻板印象而选择拿起机器自己去探寻成就了这部影片。而人物的选择来自于导演自身的“嗅觉”,余下则是尝试去完整、丰满人物。看似不自由的镜头,紧盯着看似自由的囚犯——实际情况却是相反的。这可能也是常人想象中的精神病医院,无差别的攻击性,不受控制、无可预判或推断的突然情况。

期间有同学提出对于摄制人员与设备在拍摄时对于拍摄主体的干扰问题,导演对此给出了这样的回应。机器与摄制人员的存在必然会对主体产生影响,我们应该去接受,去承认。而我们就是需要去传达人物在摄像机前的状态,没有必要去刻意消除自身的影响。吕新雨老师则认为恰恰是对摄影机时主体被触发的实际状况正是影片所需要的。


2、自我、他人与社会


第二部影片《梧桐树》讲述的是一所盲聋哑学校几个孩子的故事:曹寒子,青春期的她有无数的问题希望得到解答;张丹彤,从小学习豫剧,期待通过电视选秀节目获得关注;李聪,将改变社会现实的理想寄语小乌龟;王怡文,希望自导自演一场意大利歌剧……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故事,但彼此相同的是:他们都拥有著阳光灿烂的笑容和金子般闪闪发光的梦想。 梧桐树叶生叶落,学生们终将走出校园。在那一天到来之前,让我们深情地注视他们,留下那一份美好。

影片不刻画苦难,也不控诉命运的不公,只是默默地记录下专属于他们的校园生活。在此之前关于聋哑人群的记录片并不少见,所以就一些不是新题材的影片是否还有拍摄的必要,在场导演师生展开了讨论。有导演认为,现有的创作应该是具有颠覆性的、新鲜的而非无止境的重复。吕新雨院长认为,这部影片没有过于强调残疾人身体长的残疾而选择去关注其作为一个寻常人的美,这样质朴的表达未尝不是一种美。不对机构本身做质疑,而是从拍摄对象出发,情绪自然地进入内心,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处理。


导演苏青坦言,在拍摄影片的五年中曾思考过陪伴的价值。最后得出,五年的春夏秋冬使其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后再去看时纪录片的反而不重要。而这一切是源于导演的亲身体验。在现今的社会中,残疾人处于社会的边缘处,而大多数的我们对于边缘人的态度其实是不够平等的。末尾处,导演提到当代的艺术与现实架空脱节。二者失去了必要的连接。艺术的成功成为了一种反动,而艺术家的社会担当成为一大问题。而从影片生发出来的感动不应该是羞耻的,应该是真实可信的,这样的共情才是应该被记录被感谢的。

在同学看来《梧桐树》是暖的。更像是走进,是科普,是一区泉水。而《独自存在》是一首诗,是一种不常接触的纪录片角度。导演上台对自己的作品都不知如何去表达,这就是“能用影像呈现绝不用语言的呈现”。 一部影片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理解,但是导演拍片子的初心是我们所要关注的,这一次很幸运能在观影之后和导演近距离交流,了解他对于影片的想法,能更为深入体味影片的内涵。


3、乡村与边疆


第三部《独自存在》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多年来,他闭门不出,终日不语。交流的愿望与行动的能量消失殆尽,转机也日渐渺茫。 在长久的沉寂中,记忆不期而至。那些陌生的面容,借着旧时的影像再次来到眼前。他人庸常的形态交织成镜,映照出以往他所不愿正视的、隐蔽的自我。寻找困境源头的渴望终被唤醒。这一次,会有奇迹出现吗? 这一次,作者试图通过对外部的观察及自我反思,重新审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导演沙青提出,在这个影片中影像成为文字的注释。几乎全篇都是固定镜头,通过一种旁观的偷窥视角来呈现小城以及小城中的人以破落-繁荣-衰败的姿态独自静默死亡,独自存在的痕迹被社会的发展一点点冲蚀掉。


第一部分说的是现实空间,第二部分则是脱离现实空间的意识流的场景。影片整体非常诗意,比如在大楼窗外拍各个窗户里的人;老人床上仿佛垂死地卧躺;有的情侣在或者柴米油盐的温馨日常等。导演以旁观者的视角拍摄了好几个家庭,以及在声音和画面明暗的处理上用了一些极具冲击力的技巧 。 他希望能展现物理空间拓展到达精神空间,与精神空间发声的变异在个体身上的体现。

对于在场作为初学者的同学们来说,这是一种非常新鲜的纪录片方式,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都是一些细碎的生活片段。导演通过这些生活片段来表达他的思考。有同学认为,导演的手法带领着观众去经历导演眼中的生死。距离之间夹杂着诗意。而导演本人如何看待纪录片中的诗意。沙青导演回答,每个人的审美定义自己心中的诗意,更多的是来自于直觉的潜移默化之间。

最后,观影活动在吕新雨院长的主持之下圆满落幕,活动搭建了学界与业界沟通的良性平台,学界与业界共同探讨纪录片展现的新维度,共同促进纪录片的交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