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新闻采编总监、《1/7》栏目制作人燕晓英老师应邀来到传播学院担任卓越新闻驻校记者。在一周的驻校过程中,燕老师共带来了5场讲座,分别从采访拍摄如何出彩、短视频:电视人的“歧途”、牢记自己的记者身份等主题进行分享,并对新闻系本科生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指导。
12月3日和4日下午,燕晓英老师分别走进15级广电播音班和17级新闻班,以“采访拍摄如何出彩”为题,从实践的角度,分享了专业新闻人在采访拍摄中的经验。
课程伊始,燕老师为同学们播放了一段由实习生制作的视频,该视频讲述一个患重病的女童通过“绘画”这一方式坚强面对病魔的故事。然而这一看似真实、完整的报道却也存在漏洞。视频中的小女孩身患“脑梗死”,动作笨拙,从逻辑上而言,完成这些绘画作品几乎是一个“奇迹”。而记者仅是从医生、护士的口中得知,母亲声称这些画是小女孩所作,但并没有拍到小女孩作画的直接画面。小女孩在镜头前拿笔的几秒镜头并不能证明该故事的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是学生在新闻学习中学到的第一课,但甚至是从业多年的专业记者也会不小心踏入被采访的“陷阱”中。燕老师通过这一案例,告诉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怀着谨慎、审视的态度,不能由于信源的权威而忽略了故事中潜在的问题。随后燕老师从自己的经验中,分享了一些采访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案头工作要做好、尊重采访对象、重视人物的衣着等。
此外,燕老师在课上播放了一些优秀新闻的开头视频,并归纳解释了故事的十种开头,激发了同学们萌生更多的创意和想法。要想在剪辑中使故事更加出彩,除了采用合理的镜头语言之外,还要学会善用采访拿到的“素材”,可以从一个小的物件入手,串联起整个故事,或是利用平行蒙太奇的方式表现主人公的心理。一个好的新闻故事需要有矛盾煽动这个事件,主人公在故事里面临什么挑战,做出什么选择,这两者是很好的催化剂,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燕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新闻的时间顺序、逻辑线索、调查路径等六种行文结构方式,并针对“故事感情如何到位”这一问题做了细致的解答。最后,燕老师强调,采访时和出发前准备的不一样时不要回避,变动才有利于记者,记者要直面问题,点出关键,这样自然能够做出好片。当天下午,燕老师还参与到17级新闻传播学硕的课程中进行了分享。
周四上午10点,燕晓英老师又入驻16级新闻本科生与部分18级新传专硕的合班课程,带来一堂题为《短视频:电视人的“歧途”》的课程。首先,燕老师引用腾讯最新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的“短视频是未来的风口”,用数据表明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资本助力的一些新媒体平台都在着力发展短视频。随即,燕老师向在座的同学们提出问题:什么是短视频?在同学们的回答中,燕老师提炼出了时长短、节奏快、信息量大、趣味性强、能引发情感共鸣等特点,进而分析短视频的用户画像与使用目的。随后,燕老师作为资深电视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两个问题:电视的传统画面优势能顺利转化吗?电视人懂不懂短视频?针对这两个问题,燕老师直接指出,电视所谓的具有画面优势不过是一个伪命题,从同学们获取新闻渠道中鲜有电视即可看出。并且表示,电视人在早起的短视频转型中一度误入歧途,最初以新闻“切条”的方式将电视新闻改造成短视频就是一次错误的尝试,部分新闻“切条”视频并不能吸引用户。而后,燕老师指出,真正的的短视频转型应当是将优质视频改造成短视频。在课堂上,燕老师以《上海,不夜的精彩》与《棒球孤儿》两个不同类型的短视频为例,分享创作背后的设计与故事,告诉同学们从文本的角度如何由内至外讲好故事。在总结部分,燕老师从资深电视人的角度总结了电视发力短视频所具有的基础优势及为融合生产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在课程的最后,燕老师也鼓励同学们用自己的手机多尝试一些短视频拍摄,别让“融”限制了想象力。
同日下午1点,在传播学院409教室,燕晓英老师在18级新传专硕的课堂上开讲,以《犹太人在上海》与《第五空间》这两部作品为例,告诉同学们牢记自己的记者身份。这两部作品均由燕晓英老师担任总导演,并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燕老师首先分享了《犹太人在上海》的创作背景,随后详细介绍了这部作品的拍摄过程,并分享了其中一些人物的故事。燕老师认为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正确的定位,以平等的眼光,尊重历史,而不以拯救者自居,用新闻工作者的敏锐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本着客观严谨的态度走向历史深处。在其中,燕老师还特别强调了细节与诚意的重要性。随后,燕老师又分享了《第五空间》的创作前后。《第五空间》是国内第一部大型网络安全的电视专题,第一次深入到支付宝、百度和QQ的安全部门拍摄,也是第一次披露中国遭受“海莲花”黑客组织攻击的内幕。其中燕老师着重分享了有关采访斯诺登案件报道者的经历。燕老师强调,尽管斯诺登事件人尽皆知,但是依旧要遵循记者的本分,努力寻找消息源。燕老师以资深记者的经历告诉同学们,作为记者的本分,只能相信你自己看到的和你自己调查到的,而经你的手写出去的每一个字你都要对其负责。在课程结束后,同学们与燕老师进行了简短的问答环节,燕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各方面问题都做了细致的解答。
在结束了这场分享后,燕老师又赶到新闻系教师办公室,针对17级新闻系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期末作业进行了选题指导。该课程期末作业主题要求围绕“改革开放40年”,同学们在与燕老师交谈后,进一步审视了自己的选题,收获匪浅。
“操作性强与否?”、“是否有参考?观众期待性如何?”、“最后能呈现多少,意义有多大?”、“是否是无矛盾无故事的真理性事件?”是燕老师反复提及的话题。对于素材的把握上,燕老师告诉同学们创作者掌握越多素材越好,由于同学们的社会经验不足,选题拍摄范围最好在上海市内。
针对美食文化的选题,燕老师建议到可把上海本帮菜和其他地区的菜式进行对比,可延伸至这几十年上海人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也可利用大数据处理方式进行研究,进一步深入美食主题。在“40年来变与不变”的话题上,燕老师的意见是要深入发掘事件的故事性,精确到某个人、某件小事上,若只对发展情况泛泛而谈,更像是一篇传达生活理念的学术论文,意义价值不大。
此外,燕老师告诉同学们要多维度进行比较,若要探寻过去几十年的历史,可以通过图书馆、知网、历史的学术期刊等途径进行考察。采访形式也可以多样化,街头采访、真人实验都可以做出新意。在众多的选题中,“没落的古玩店”、“使用智能手机的代际差异”、“明星崇拜”、“吴泾渡轮”、“地下音乐走向地上”、“残障人士因科技发展受益”等选题获得了燕老师的肯定。在选题指导的最后,燕老师总结道:“大部分同学的选题都是从发展的正向出发,其实可以从发展的逆向考虑,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保问题,如存在汽车尾气排放和外卖盒泛滥的现象,可以从更有远见的角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