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碰撞,跨学科融合 ——“经典阅读”跨学科工作坊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18-12-21浏览次数:7953

12月19日下午,由传播学院出版与文化系主办的“经典阅读”跨学科工作坊活动如期举行。来自不同学科的十四位专家学者就“经典阅读”做了主题发言,展现出了跨学科、多维度的思想交流与碰撞。

“经典阅读”跨学科工作坊交流会的上半场由出版与文化系系主任姜华副教授主持。

“经典阅读”工作坊上半场邀请了张业松、鲍鹏山、贺圣遂、肖瑛、张敏、奚彤云、刘诗发七位专家学者做了主题发言。


张业松教授在发言中重点阐释了经典作品的三大特质:经典的流动性、历史性与文本性。一是经典的流动性。张教授指出,经典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是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通过不同时代人们的反复阅读与阐释,进入个人的生活领域并与之发生连结。书目兼顾大众选择、社会选择与专家选择。二是经典的历史性,经典作品是超越时空范畴而具有普适性的内容,因此要将作品所处的宏大历史情境与作者个人的历史情结、生命历程相结合。三是经典的文本性,阅读经典需要将文本内部的缝隙扩张开来。在打开文本的过程中,才能发现文学之美是如何形成的。张教授借鲁迅、周作人、巴金等现当代文学名家的作品结合经典教学与经典阅读推广做了深入的阐释。


鲍鹏山教授从传统经典出发,主张应从传统文化经典中寻找现代价值,同时回顾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思想内涵,提出对于传统文化及传统经典应秉持批判继承的态度。就如何发扬传统经典的价值,鲍教授提出了了几点构想:一是应将本民族文化经典纳入中学的教学体系,通过统编教材、经典母语及作品的教学,建立共同的话语体系与价值体系,彰显传统经典教育的重要性。二是正视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以国民阅读教育与普及凝聚民族信仰,以建立共同的话语体系与价值体系。三是倡导阅读的整体性(避免碎片化阅读)、系统性(构成价值体系)、现代性(寻求现代价值),从而发掘传统经典的潜在价值。


资深出版人贺圣遂在漫谈经典阅读中指出,人阅读的内容是有限的,对经典的判断是比较的结果。阅读如同喝酒,经典不仅是大众的共同取向,更是经过自身反复品味所得的成果。此外,阅读经典需要接受他人的启发,启发式的阅读才能真正读出经典的味道。比如《史记》的经典性,就是通过历代的阐释发掘出来的。因此经典阅读需要在自身的阅读基础上,结合名家的阅读体验,经过反复阅读与验证,让经典塑造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丰富个人的智慧,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操。


肖瑛教授从社会学角度向我们讲解了经典阅读的社会学意义。肖教授指出,阅读经典的功能包括思维方式的培养,经典意义的重塑,以及在工具理性时代背景下如何使经典作品重获温情。他进一步提出了阅读经典的六项原则:读经典需做到经与史的结合,继承与批判的结合,精读与泛读的结合,关注结构与细节的关系,关注个体阅读与集体阅读的关系。肖老师引用了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说法,认为要从经典中找到个体的影子,用心去体会经典的价值。


上海辞书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敏就数字化时代如何阅读《辞海》展开发言。《辞海》是以字带词,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典,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张副总编同时对辞海的编修历史进行了一定的介绍。当下辞海网络版的建设,从十年一版到及时更新,拥有当下网络百科的优势,在准确精炼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型尝试。如创新性地采用VR技术,实时更新,不断推出新的词条,扩充容量,同时邀请央视主持人朗读词条,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完善的阅读体验。



上海古籍出版社副总编辑奚彤云就古籍整理的当代出版与阅读进行发言。她指出,在古籍出版的过程中,首先是要确定版本。以萧统《文选》为例,介绍了它如何在出版过程中不断接近李善注本的原貌。二是古籍翻译问题,也是普及经典的重要环节之一。三是选本在普及经典中的作用,如《唐诗三百首》与《古文观止》在传统经典阅读中起到了入门的作用。对古籍出版者而言,如何使古籍经典常编常新,是古籍出版的一个永恒的课题。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医编辑部主任刘诗发,提出了中医传统文化传播的相关问题与决策。中医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面临着普及性的问题,会受到语言文化差异等因素的限制。对此,刘主任指出一方面可将中医文化作为课程推广,充分利用中医的继承性。另一方面,从出版的角度来看,可以利用中医的文化属性,促进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的出版传播,从而促进中医传统文化的传播推广。


工作坊的下半场由传播学院副院长肖洋副教授主持。


“经典阅读”工作坊下半场邀请了方旭东、归青、梁超群、王应宪、张溦、甘莅豪和刘影七位专家、学者进行主题发言。



方旭东教授从诗教、礼教、乐教与成人之道这个角度出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给大家分析了如何让大家喜欢读书这个问题。方教授称,中国大部分人是不读书的,那么怎么让普通读者喜欢读书呢?他表示,普通读者即一般读者,既不是批评家也不是学者,非专业人士的普通的读者。在古代,普通读者被称为成人之道,指的是心理上的自我精神的修炼。这也就是说,读书和学习是终生的活动。从个人教育这个角度来讲,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如果人生没有了诗歌和音乐,那么这样的人生是单调的。随性读书,即随着自己的性子接触当下的书,不要把读经典当做一种负担。



何为经典?归青教授表示,经典有很多,每个专业都有各自的经典,但并不是都需要读的。经典总是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包含了丰富的、优质的资源。陶渊明可谓是一个经典,它不仅具有文学意义上的价值,更是超越了专业的限制,它带给我们的是心灵上的宁静。他说,二十一世纪的时代是高节奏的时代,是一日千里和互联网的时代。在这样快速发展的时代中,我们常常会感到焦虑,感到力不从心。如何在这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求一点心理的安慰呢?那就读陶渊明吧。陶渊明是你心灵的养料,它会带给你宁静以及内心的和谐。最后,归青教授称,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读经典就要读对现实生活有启发、有帮助的经典,让经典对现实生活发挥作用。



梁超群教授说,我们对经典要理解,要有全面的认识,要了解其压迫性、欺骗性和解放性。他表示,经典是相对的,而我们在读经典时也要在对比中去读。从中西对话中阅读,以低到尘埃里的态度去读,通过这样对比的经典阅读,重新构建一套观念,到底什么是经典?什么是读书?首先,我们要在经典中泯灭自己,接受经典的洗礼,这也为融入经典。读出经典的张力,也要熔铸经典。最后他说当前也有人在创造经典,但是我们对经典的认识还不足,因此创造的经典还不够。



提到传统经典阅读,王应宪副教授表示当代人对经典认识缺失的现象还是很严重的。说起经典这个概念,从字源学这个角度来说,经,即纵,是竖的线,不动的。典,即古籍史书,是根本的、重要的。经典是不断变化的,是不断演化,不断生成的过程。提到人文素养就要说到人文,人文在现代是与科学相对应的,它强调自身道德修养。最后他表示经典要发挥作用,要用经典来培养当下人的人文观。读经典要注重精神层面,发掘思想资源,从而去面对当下问题而不是把它当做教条。



张溦副教授说,阅读是个人化的,而我们处在一个功利性的、喧嚣的时代,那么读经典就要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每一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有什么方法使我们的人生不那么简单、苍白?那就阅读吧,让阅读来丰富我们的心灵。经典阅读就是给我们的人生打底,我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需要不同的经典阅读,从而让我们得到不同的滋养。



甘莅豪副教授是三友读书沙龙的组织者之一,他称其常常在思考,什么样的沙龙才是最好的、顶级的沙龙?当然,三友沙龙也在一步步完善。从最初的只有老师就一本书来谈论自己的观点到现在老师和同学对一本书可以展开有逻辑性的争论,这是三友读书沙龙在进步。他表示,在沙龙里,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可以有效互动。



刘影副教授从自己的人生经历谈到了两点,一是对于没有基础的人如何看经典,二是如何确定一本书是不是好书。她说,读经典要由浅及深,在别人的基础上将自己带入一个学科,从而对这个学科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作为最后一个发言的老师,刘教授也对本次工作坊做了一个总结。她表示,本次工作坊是一个很好的开头,这对于我们推广经典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参与本次经典阅读工作坊的同学结合自身的专业学习,以及平时的阅读体验向现场专家学者提问,在交流与互动中受益颇丰。工作坊交流会的成功开展,也将为之后的经典阅读焦点访谈与相关调研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文|元萌、魏倩
图|元萌、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