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4号上午九点,闵一教410,新民晚报政法新闻部主任沈月明老师以新民晚报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发出的特刊为例,给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17级新闻班和17级高水平新闻班就“如何进行策划报道”进行了经验介绍。作为2018-2019年度华东师范大学新闻系挂职记者,沈月明老师本学期给本科生合作开课《新闻采访》,这也是沈老师第三次走进课堂,为同学们讲述自己亲身的经历,传授新闻采访相关经验知识。
沈月明老师跟同学们强调,做新闻报道,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新闻选题的确立,或者说是策划。沈老师说,同学们现在刚起步学习新闻,主要任务是学会寻找和判断报道选题,也就是怎样的选题是有新闻价值的,等将来进入了新闻行业,积累了一定的新闻报道经验后就需要处理一些重大报道选题,需要做一些深入的大型报道活动,则策划报道的能力就非常重要。
沈月明老师仔细讲述了新民晚报近期策划的大型系列报道“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特别策划情况,整组报道主题的确定,策划执行中遇到的难题,整个报道的组织情况,具体稿件主题的确定和修改等,给同学们生动展示了一个大型策划报道的过程和其中的关键点。
新民晚报本次策划最后确定以“康庄大道40年”为主题。沈老师说这是一个反复琢磨偶然得之的过程。为了能以够比较隆重的方式纪念12月18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纪念日,报社觉得需要出一个有意义的专刊,刚开始的策划方案是挑选改革开放过程中标志性的六个地方或八个地方,或者可以选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六个人八个人来写,但是由于这些标志性人或地,在之前各种各样的报道中已经被反复书写,很难再挖掘出新意。沈老师决定一定要找一个比较特别的切入口,既要让读者有新鲜感,又要能反映四十周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一个偶然的契机,沈老师看到了318国道,做为中国最长的一条国道,它一共是5472公里,318国道沿线40年变化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缩影。它以上海人民广场为起点,以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省为终点,而日喀则市是上海援建的地方,“这条线既有非常强烈的上海概念,又生动的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化”,报道主题因而得以确立。
策划方案确立之后,就是具体的执行,也就是采访。同样以新民晚报的特刊为例,沈老师讲述了执行过程中一些有趣的故事。此次特刊的采访,新民晚报共派出7批记者分别奔赴318国道沿途的10个不同城市,每批记者中都有一名视频记者,做相关的视频报道工作。为了达到好的报道效果,沈老师要求每组记者在出发之前都要做好详尽的采访提纲,提纲内容要包括去哪里,写什么,采访什么,这就涉及到了采访的安排问题。沈老师以成都报道为例,主题在于西部大开发的成就和成都高新科技的发展,但具体采访执行差距很大,既可以浮光掠影地到宽窄巷子去走走,到杜甫草堂看看,吃吃火锅,乘次地铁,看看高楼,也可以更深入一点,比如去走访研发中的歼10,歼20战斗机的航空基地,这就要费心联系相关人员进行采访。“如果真的要做深入报道,首先就要采访”,沈老师说道,“一定要面对面的谈话”。沈老师向同学们分析了两篇在提交后被要求重新修改的新闻稿,其中一篇堆砌了许多城市生活变化的数据,缺乏故事性,而另一篇的问题则刚好相反。对此,沈老师表示,“好的新闻稿要有一种结构,就是既要有数据,又要有比较生活化的信息,这样才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生活的变化……有些东西的写作,一定要从独特的进展,独特的精彩性中去写。”
“采访要动用一切可以联系到的人际关系”,沈老师说道。特刊中对成都的报道中,有一节讲述一位年近50岁的工作了30多年的运输司机与318国道的故事,这位司机就是记者的父亲的朋友在成都认识的。在西藏的采访中,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对上海记者来说是巨大挑战,但由于上海派驻了很多援藏干部,这些上海过去的援藏干部为记者们在西藏地区的采访也提供了许多的便利,帮助记者租车,安排采访活动等,没有她们的帮助,记者在人生地不熟的西藏地区采访会困难得多。
沈老师还重点讲述了他对318国道起点——上海的采访过程情况。“上海其实不好写”。主题要与318国道联系,所以作为318国道起点的人民广场首当其冲,青浦作为长三角一体化核心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地区,走进青浦,中国改革开放也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那么如何写人民广场呢,人民广场作为一个文化、经济、历史性丰富的标志性区域,在改革开放当中有重要的地位。要想全面展现人民广场,就需要找到一个见证过改革开放地“老上海”,他/她的工作等都要带有改革开放的标志。在人民广场附近徘徊几个小时之久,沈老师在人民公园偶然找到理想的采访对象,一位在此生活成长并工作四十多年的阿姨。沈老师说,在接触采访对象的过程中,也要有一个接近过程,“不要一上来就把人吓到了,不要一上来就打开问题,要跟他聊天”,沈老师就是从日常话题的闲聊天开始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在阿姨的个人叙事中也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四十年的发展变迁。
讲座的最后,沈老师说,这次专题报道,记者们最远到了西藏,他们也都觉得采访中又很大收获。“当你做一些真的有价值的东西的报道的时候,我想每一位记者都会有一种成就感。”
文字/摄影 17新闻 徐妍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