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出版与文化系主办的第二期现代编辑出版前沿讲座,有幸邀请到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上海历史学会理事吕健先生,给出版专业的同学们带来了以“专业出版的专业化运作”为主题的精彩讲座。讲座主要分为专业出版概况与实例两大版块,吕总编就此展开了深入、丰富而细致的阐释。
上篇|理论:专业出版的系列思考
在当代国内专业出版为我国的文化传承、知识传播与科技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背景下,吕总编首先将出版专业与管理学相类比,指出管理学注重案例教学,模拟实践,重视培养理论能力,从而引入对专业出版的一系列思考,指出出版专业所具备的实践性、学术性与实用性。同时针对出版专业的实用性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出版专业学习的实用性问题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面向。宏观面向国家出版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当下出版形势、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等。中观面向出版社流程及实务、出版社历史与规章制度、汉语规范化。微观面向专业类图书的稿件处理,畅销类读物的策划与营销,网络改编中的版权问题等。而专业化出版实务中以中观、微观维度为主。”随后,吕总编对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与专业出版进行界定,以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运作经验,重点阐释了何为专业出版及专业化运作,以契合专业内容的专业化出版流程与大众出版区分开来,具有以学术导向为本而非市场导向的一系列特性。
(图为吕健总编讲座实况)
此外,吕总编主要立足于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专业出版实例,依托于该社以新史料为重点特色的历史文献出版,首先指出选题策划上需注重学术性判断、细分化考量、出版社定位、板块式扩展四个方面。他以家谱出版为实例,指出学术取向决定内容选择。家谱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家谱整理出版的格局,因此需要审慎评判家谱的整理价值、编修价值与出版价值,权衡出资者的宗族意识与出版者的文化定位,编修者与出版者的利益纠葛等。其次,需立足专业,细分出版方向,要求出版者从专业角度,进行多方位的选题突破。如在古籍整理方面,吕总编认为:“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传世典籍的整理与出版固然重要,但随着学术研究的推进,原来处于边缘的史料逐渐走向中心,因此扩大专业出版范围,开阔专业出版视阈,提升专业出版水准,同样显得非常重要。”最后,他重点介绍了古籍社家谱类图书板块的形成,是为依托核心优势进行选题扩展的成功范例。
在编辑制作环节,吕总编指出要求专业型人员与全流程参与相结合,专业出版需要的具备专门能力、专业资质、专业知识、专业眼光、专业人脉的综合性人才,才能更好契合专业需求。而在成本控制环节,指的是将开源与节流相结合,既要从学者订购与政府采购的源头控制成本,也需要从采取契合内容的形式及确定相对精准的印量来进行节流。最后在营销宣传环节,需要兼顾学术价值与社会效益,实现人类文明与优秀文化的传承。
(图为吕健总编讲座实况)
下篇|实践:以甲骨图录出版为案例
下半场,吕总编重点以甲骨图录出版为主要案例,分选题策划、编辑制作、成本控制、营销宣传、产品衍生几个层面对该案例展开了详尽的分析。首先,甲骨图录出版立足于甲骨收藏的学科进展与前沿研究,不断探索系统新出甲骨图录之可能。吕总编也向我们介绍了近十年古籍社甲骨图录出版特点,他指出与早年的相比,出版物品质已有全面提升,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此外,古籍社采用了“瞻前顾后”的创新方式,通过编辑提前介入与后期的排版印刷相对接的模式,实现了古籍出版的创新,同时以作者方的释文与缀合,力求准确而完整地展现相关学术成果。
(图为现场提问环节)
在现场提问环节,有同学提问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应如何应对专业出版社的冲击。吕总编表明,媒介融合条件对出版的冲击主要是对从业人员心理上的冲击。古籍出版社面对新浪潮的冲击,采取了建立古籍数据库,专业人才培养等各类机制,为专业出版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文|元萌
图|胡伯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