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思论坛第十五期 | 易妍:如何对待文本?

发布时间:2019-03-15浏览次数:7698

3月13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副教授易妍老师应邀做客华师大学传播学院“博思论坛”,并发表《如何对待文本?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法与会话分析的比较》的主题演讲,传播学院2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参与了本次论坛。


易妍老师


开明宗义,易妍老师认为“研究问题决定了你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只是帮助我们回答问题,验证假设的工具”。并引用《社会科学中的研究设计》中的观点:“虽然定性研究中涉及的因素在绝对多数情况下是无法定量测量的,但我们依然认为其背后的基本逻辑和定量研究是相似的”,来阐明其对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这两种研究方法的理解。

然后,易妍老师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的文本分析法进行了细致讲解,并从理论基础、分析单位、文本与语境的关系、方法论、解决的问题等五个维度比较了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法以及会话分析之间的区别:

内容分析,是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关注文本的组织要素、结构,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在此,语境并不重要,其理论基础是认为“语言是被建构了的现实”;

话语分析,是用定性的方法,关注文本的意义(meaning),解决的是“怎么会这样”的问题,语境与分析紧密结合,其理论基础是认为“语言是一种行动”;

会话分析,是用定量或定性的方式,关注话轮(turn-talking),解决的同样是“怎么会这样”的问题,强调互动情景,其理论基础是认为“语言是一种互动形式”。

最后,易妍老师回答了一些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并分享了很多自己在写博士论文以及平时写稿、投稿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趣事和积累的经验。


现场同学提问


易妍博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学系,研究的兴趣集中在政治行动中的象征性和文化性的一面,不同社会结构下的国家-社会关系等,其研究成果发表于多个SSCI以及CSSCI期刊。

博思论坛学术活动是由传播学院博士生群体发起的,意在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青年学者前来,并以开展讲座、召开论坛,举办沙龙等方式,提升和促进学院研究生科研氛围和学术视野的学术活动。本学期系列论坛将以“新时代下传播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为议题,夯实方法论理论基础、疏通研究方法路径机制。欢迎各院系师生前来参与。

文|俞湘华
图|杨启飞、陈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