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娃大讲堂 | 陈小波:影像中的文化与历史

发布时间:2019-04-22浏览次数:7759

4月16日上午,新华社领衔编辑、微纪录片《国家相册》图片主编及讲述人陈小波做客传播学院,带来《影像中的文化与历史》主题分享。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主持本次讲座,刘秀梅教授、杜志华老师等传院师生出席本次活动。

▲陈小波老师分享幕后故事

作为微纪录片《国家相册》的图片主编及讲述人,陈小波老师认为相较于其他国家,记录摄影和文献摄影在中国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新的传媒时代需要新的传媒方式,而这也是《国家相册》系列微纪录片的创作初衷,通过短短数分钟的光影凝结国家的文化与历史。

《国家相册》以老照片为线索,运用纪录片的形式,实现人与历史的勾连,讲清并讲好中国故事。活动现场,陈小波老师与在座师生一同回顾了《国家相册》中的部分片段,并讲述了幕后的制作故事。

▲现场观看《国家相册》第100集《历史的致敬》

面对浩如烟海的照片库,如何挑选?陈小波老师强调三个标准:写满时代痕迹,充满情感力量,陌生化(即拒绝千篇一律的照片)。陈小波老师指出,今天的一些摄影者文化历史视野狭窄,囿于小圈子,拍摄的作品千篇一律。摄影者盲目追求“视觉冲击力”,从而导致边缘化主题成为首选,却忽视了美的真正展现。陈老师认为,摄影者一定要有历史文化素养,只有通过不停地学习,才能了解照片里浓厚的历史和人文气息,才能打破当前中国摄影界单调、无生气的结构。

▲现场师生认真聆听

最后,陈小波老师指出,老照片呈现的是活生生的大历史,凝聚的是百位摄影师的心血,这种集体记忆的影像对于国家和人民都是珍贵的遗产。

▲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总结发言

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在总结致辞中充分肯定了老照片的记录价值,以及《国家相册》微纪录片的传播意义。通过纪录片的呈现,能够使我们更了解国情,更理智地面对历史虚无主义和西方分离主义。

▲到场嘉宾合影留念

“国家相册”第100期《历史的致敬》



文 | 曾文新

图 | 王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