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学者学术讲座|郑保卫:解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

发布时间:2019-05-20浏览次数:8912

5月15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郑保卫老师,做客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知名学者学术讲座”。作为全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统编教材主编,郑教授详细解读了这本教材的编写背景、思路及其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出席并主持本次活动。


吕新雨教授致欢迎辞


郑保卫教授

讲座伊始,郑教授便谈到,“这本书也不厚,装帧也很平常,但是我要说这本书分量很重,如果认识不到这本书的分量,学好这本书有难度。如果能够认识到,那对老师同学都会有很大的益处。”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需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也是这本书的定位所在。

中宣部曾对新闻报道四大危害进行如下总结: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基于此,郑老师指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内强队伍、外塑形象”。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的编写和出版,将它作为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编教材,也是我国马新观研究最新的代表性成果。广大师生应当学习和使用好这本教材,旗帜鲜明地学习和践行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谈到本册教材的编写背景,郑教授认为,习总书记的四次重要讲话对教材的编写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

2013年819日,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努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教材编写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启动。

2016年219日,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上发表重要讲话,这次讲话为提升书稿质量确定了更高的标准。教材编写须立足于,帮助学生和广大新闻从业者更好地认清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所面临的形势,肩负的使命,承担的责任。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与分析新闻事件及各种新闻现象,回答和解决新闻工作中的各种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6年517日,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闻学科要尽快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的新闻学教材系列,最终目标是要构建起能够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基本经验,既有学术理论价值,又富有实践和现实指导意义,能够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中国特社会主义新闻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这次讲话为教材编写确定了更加明确的定位和方向。

2018年821日,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宣传思想工作要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十五字使命任务”,同时要做到“九个坚持”,并把它看作是十八大以来党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所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论断”的集中体现。指出这些重要思想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这些思想成为教材编稿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到教材的编写思路,郑老师先强调要明确教材定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新闻思想来阐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建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学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编写一本规范、适用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编教材。其次要确立目标导向和编写原则,主要有以下六点原则:1、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阐释新闻理论与实践问题;2、要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历史经验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3、要建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4、要证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是符合新闻规律的科学理论;5、要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理论的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6、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密联系新闻院校学生和新闻从业人员思想、学习与工作实际。

对于教材的理论框架,郑老师归纳了十二讲的主题,第一讲是绪论,第二至四讲为基本原理,第五至八讲为工作原则,第九至十讲为职业规范,第十一至十二讲为实务专题。对于这十二讲,郑老师从理论依据和解决问题两方进行剖析,并总结道,全书十二讲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完整的知识体系,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什么”这一知识层面的问题,讲清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一理论层面的问题,关照了“怎么办”这一实践层面的问题,为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引领。


郑保卫教授介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基本框架

讲座的尾声,郑老师提了几点希望和建议,希望广大师生能明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目标,真正学好用好。希望此书能够对加强我国新闻队伍思想和作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推动全国新闻院校和新闻业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教育活动,提升新闻院校学生和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养、思想水平、道德修养,同时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也能够起到一定示范和引领作用。不负时代重托,牢记使命,自觉树立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努力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铸魂、励志、导向,使自己真正成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党和人民放心的优秀人才。

最后,郑老师分别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如何在实践层面更好地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新闻观”提法的考量等问题,回答了现场老师和同学们的疑问。


现场同学认真聆听


/曾文新

/李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