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2日上午8:30,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系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传院211会议室召开。会议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主任周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燕教授、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姚争教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李晓红教授、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院长庚钟银教授、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孔朝蓬教授、重庆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马欣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张国涛教授八位专家,对广播电视编导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培养目标与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各位专家结合本校经验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会议由吕新雨院长主持。下午3点,会议取得圆满结束。
本次会议开始,首先由肖洋副院长介绍了广播电视学系概况,广播电视学系主任罗薇、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主任马力分别介绍了我校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条件、环境与培养目标,向专家们展示了上海大学生电视节、融媒体实验教学中心、驻校工作站等专业科研建设成果。同时老师们也提出了一些困惑,希望各位专家能就专业培养方案提出建议。
各位专家展开了积极讨论,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对于专业定位的明确给出了借鉴性的意见,他指明现阶段广电专业从课程设置到框架偏向于新闻传播类而不是艺术类,是否要对培养语言与人才的基本定位进行更改,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周星教授提出,“假使能结合学校背景突出学校特色,那在新闻科的大类下,把艺术学门类和文学门类结合在一块是比较理想的。”中国传媒大学张国涛教授对此补充,课程体系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广电和播音专业都要有新媒体的课程。
吉林大学孔朝蓬教授还分享了招生改革的经验,她认为不论是广电还是播音,在综合性大学里都能体现艺术类的特点。“艺术类的学科不能把文学去掉,对于本科专业最重要的特色体现在选修课上,”孔朝蓬教授说,“每个学校都应该办出自己的特点,在特点上进行形式与文字的完善,让别人能感受到艺术的气息。”对此,厦门大学李晓红教授表示赞同,建议我院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培养方向做到与学位方向相关的基础上,把基础课程拓宽得更广。
在综合性大学与艺术性学校招生方向的讨论中,浙江传媒学院姚争教授发表了自己的三个问题观点:每个专业“办成什么样”和“应该办成什么样”,差距有多大,该如何找到明确的定位和措施;在人才培养方面怎样体现“宽”和“专”的特点并发挥各自的所长;决定学生质量的“隐性”与“显性”关键因素是什么。姚争教授指明把艺术类招生融进大类招生,需要学校拥有足够的吸引力,他将校园文化、师资力量与专业建设方向结合起来,主张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育体系、创新创业体系三个体系融进培养计划中。
姚争教授还结合了浙江传媒学院第二课堂只设学分不收费用的例子阐述观点,比如对播音专业的同学来说为了获得学分,需要参加播音的学科竞赛、汇报演出等任务选项,学生在获取学分的同时能得到锻炼。对此吕院长表示,以后可以借鉴这种方式,播音的同学如果在竞赛中获得的奖项通过专业老师的认可,学院可以给予相对奖励。
同时几位专家教授在谈到培养计划时强调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重庆大学马欣教授认为培养的规格需要呈现知识的体系,知识的体系包含通识知识、专业知识、辅助知识和拓展知识等等,而且应该融入新媒体的内容。这些知识如何在广电和播音的课程中展现出来,马欣教授提到了“特点”的概念,在我院沈嘉熠老师谈到播音专业有表演基础和表演创作课后,马欣教授从播音学生学习表演的理论到实践,对播音的学生和表演的学生学表演的区别来呈现华师大播音的特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主张播音专业多加一些音声创造的课程。同时孔朝蓬教授对此补充,学校本身的基因能够决定学院特色,华师大已经拥有了自身特点,在特点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从形式到文本的修饰和点缀。
会议最后,吕新雨院长总结了专家教授们的观点与意见,并且对未来进行展望,倡议综合性大学艺术类教学联盟,让各个学校广电与播音专业的科研建设成果有在平台上展示的机会。下午2点30分,各位外校专家参观了传播学院实验教学设施。下午3点,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系聂欣如、刘秀梅、沈嘉熠、陈虹、刘诚、刘弢、钱春莲、冯果、巩晓亮、吴明参与本次会议。
图| 王淼黎
文| 罗宛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