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6日,曾任BBC资深记者、BBC World Service Trust新闻培训官的英国卡迪夫大学Tony O’Shaughness老师应邀来到传播学院讲授《全媒体新闻采写与制作实践》课程。在六天的教学中,Tony向同学们讲述了新闻的定义、受众分析、新闻写作、采访技巧等新闻生产的核心内容。
何为新闻?何为新闻价值?
7月2日,Tony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与“新闻”的故事,并从新闻的概念、新闻价值等方面与同学们展开讨论。在新闻的概念上,Tony老师列举了古今中外东西方学者及业界人士关于新闻的几个经典定义,如太阳报主编约翰·博加特提出的“人咬狗不是新闻,狗咬人才是新闻”、阿拉斯泰尔·坎贝尔提出的“新闻是由人们决定的新闻”等,并对这个问题做开放处理,让同学们提出自己的独立看法与见解。在新闻价值的评判标准上,Tony老师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一次次将案例变形,比较不同的因素对于新闻价值的影响。让同学们在讨论中,逐渐探索出,变化、新近、影响、范围、接近、冲突等新闻价值。
在课堂中,Tony老师也明确表示了自己对于推特等社交媒体的态度。他认为兴趣算法控制下的社交媒体信息推送只能让受众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信息,并且受众看到的所有信息都是加工过后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视野。推特等社交媒体在本质上是商业型企业,以售卖商品及盈利为根本目的,对于信息真实性的重视程度较低。此外,沉溺于社交媒体导致人们面对面交流减少,减弱了现实世界的社交能力;思维涣散而跳跃,无法长时间专注于某件事上。当下社交媒体侵占人们生活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带来了很大的弊端和负面影响。
在接下来的课上,Tony老师重点为大家讲解了编辑的价值与记者的个人准则及受众分析。事实上,在记者真实的工作过程中,会受到如法律、广告商、公共关系、新闻编辑室文化、企业所有权等诸多方面的限制,但它们作为限制的同时也规范了新闻业的整体发展。在记者的个人准则上,对真实性及公正性的强调始终应该放在首位,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及时更正报道中的错误等也是记者的应有之义。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培养同学们作为新闻专业学生的常识,Tony老师几乎每节课上都会测试同学们的见识面,从各国政要到体育明星,更多的了解与认知,是作为一个新闻人必备的知识基础。
记者受到的种种限制使其在进行具体新闻生产时常常不能表达自己的真正所想、不能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大众传媒具有强大受众基础的信息传播媒介,能够对舆论及社会认知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往往会被机构、单位所利用成为自己的宣传工具。在课堂中,有同学向Tony老师提问“宣传与新闻的区别”。在这一问题上,Tony老师首先肯定了宣传与新闻的共同点,他们都包含着事实与观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真实性上,新闻以最大的努力确保事实准备,宣传却并非如此。对新闻的看法取决于受众自身,而宣传则要求受众按照宣传者的意图进行思考。
不同的受众决定了报纸独具特色的风格、故事、插图、排版,甚至不相同的售价。Tony老师为了更好地向同学们讲解受众与媒体产品的关系,从英国带来了《泰晤士报》、《太阳报》、《卫报》等八份英国报纸,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每一份报纸的特点及其体现的受众群体特征,并通过小组展示与班级共同探讨,深化了同学们对于受众分析的认识与理解。
除理论外,Tony老师还从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手机新闻拍摄三个方面向同学们具体讲解了新闻产品制作操作层面的方法技巧与原则。新闻写作上,时刻牢记“5w”(who、when、when、where、what、how),并根据不同的新闻载体调整自己的写作,如广播要求新闻稿件易读易诵。新闻采访上,谨记即使在同一事件中,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也要采取不同的采访方式、提出更具针对性的问题。Tony老师以矿难后的媒体采访为例,让同学分组模拟对矿主、搜救警察、被救出的矿工以及仍被困在矿下的妻子的采访,提出不同的问题。通过模拟案例演练及采访问题分析,同学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对于不同情境、不同采访对象,要采取哪些不同的采访方式、考虑到哪些具体的现实问题。在移动新闻摄影方面,Tony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从业多年来总结的拍摄几大原则,如保持镜头的稳定、变化拍摄的角度、从拍摄对象的正面、背面、全景、手部动作进行整套的拍摄等。
六天的教学, Tony老师从不同层面向同学讲解了新闻业的现状、媒体从业者的处境与规范。丰富的课堂内容、有趣的教学形式、幽默风趣的话语表达,同学们在吸收课堂知识的同时,也积极地提出了自己在专业上的困惑,得到了Tony老师耐心、详细地解答,收获良多。
课程结束后,Tony老师接受了我们对他的采访,与我们分享了这段时间他在中国教学的感受、体验与他对于新闻业的见解及自己的一些看法。
问:这几天在中国上课有什么样的感受呢?答:很棒,很享受。实际上,课堂上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同学比我想象中的多,并且每次他们都能提出有趣的观点和见解。对我来说,这次的课堂教学体验很不错。
问:通过这次的教学,觉得英国学生和中国学生有什么不同?
答:主要不同是英国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得更多,他们很喜欢提出问题以及表达自己的观点。当中国的学生向我提出问题以及表达他们的想法时我也很开心,因为这样能够引发更多的对话和交谈,而不只是我在向他们说些什么,不会让我的课堂那么枯燥无趣。
问:您认为传统媒体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它会消失吗?
答: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世界正在以太多不同的方式变化着。或许我们不应该去预测未来,因为我们没有人能够真正地确知未来会发生什么。我希望人们依旧想使用主流媒体并且发现主流媒体价值,因为在我看来,主流媒体是这个社会具有强大力量的一部分,但不可否认它正面临着较之以往最为严峻的挑战。
问:您认为传统媒体如何紧跟时代潮流,进行新媒体改革呢?
答: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事实上,我不确定它是否需要改革。现在有太多的人使用智能手机来飞速浏览新闻。在英国、在西方出现了一种新的表达——“Slow Journalism”,它主张放慢阅读、放慢一切,因为现在的一切节奏都太快了。推特等社交软件飞速推送着信息,但事实上我认为慢下来是一件好事,人们用多一些的时间来阅读、来看报纸、来听有声杂志。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程度上慢下来。
问:您认为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呢?
答:这是一个很棒的问题。记者需要具备很多的品质和能力,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记者要懂得如何与人交谈。除此之外,要平等地对待采访对象,平等地倾听他们,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
问:您认为如何培养当代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技能和新闻素养呢?
答:有很多方面的能力需要培养,但我认为主要的一点是要学会享受真正的新闻本身,多看真正的新闻产品,而不是扭曲新闻。
问:如果同学们到新闻机构做实习记者,如何才能尽快适应呢?有哪些事是我们需要提前知道和了解的?
答:多听、多看,关注他们工作的方式,听清工作指令。不要尝试一股脑接手所有事情,从最简单的开始。我的学生去实习时,我对他们说的第一件事是学会使用你的手机,你能够用它转录录音、用它多和你的同事们交流。
你需要提前知道所有关于你的工作单位的事项。如果你去电视台工作,你要提前观看它的电视节目;如果你去电台工作,你要提前收听它的广播节目。你必须了解自己的实习单位是做什么的、它的受众是谁、它的目标是什么,理解它的产品,这是最重要的事。
问:在作人物采访的准备工作时,您会做哪些工作?
答:我会提前做一些研究调查并尝试理解自己的采访对象,我需要充分了解他的故事,明白我为什么要采访他、我希望他回答什么。但我认为在采访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倾听。当你做了大量的前期调查和准备时,你很有可能在采访过程中会忽视“倾听”。在采访时,我们应该认真倾听、并作出一定的回应,根据采访对象的回答作更多的交谈,而不只是一直盯着自己提前列好的问题。
问:您能给新闻专业的同学们一些自己的建议吗?
答:多听、多看、多阅读,明白中国正在发生什么、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从事让你能够感到兴奋、保持热情的工作,永远不要停止学习。
Tony老师每次上课都会问“Are you happy”,这很能调动气氛。上课时也不只是讲纯理论的内容,还会教大家一些实用的小技巧,让我们去实地拍摄,这是在以前的课堂上很少有的形式。虽然只有一周的课程,但整体下来还是蛮享受的。同时一个全英文的环境,还可以训练自己的听力,希望以后可以多一点这样的机会。
17新闻蓝威霖:
课堂上,Tony幽默风趣,与同学们进行亲密互动并且发散我们的思维。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轻松的氛围下我对英国新闻业及国际新闻业的发展情况有了更为广泛的了解。通过这门课,我明白了要写好新闻,闭门造车是不行的,要用敏锐的双眼去观察周围的事物,留心生活中的点滴,并不断精进采写、编辑、摄像等技能,跟上新媒体的发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