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6日,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共进行了四场主题报告会,分上下午举行。上午九点,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12进行了中英文两场报告,首先进行了英文报告组四,其主题是《文化、知识与实践中的劳动》。其次是中文报告组五,主题是《数字劳动与公众生活》。下午两点,在传院212继续进行两场报告,分别为主题为《等待中的不稳定劳动者》的中文报告组六,和主题为《数字劳动的全球地方性》的英文报告组七。
第四场报告以《文化、知识与实践中的劳动》为主题,由来自英国拉夫堡大学的格雷厄姆·默多克教授作为评议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的夏冰青讲师主持本场报告。
首先是来自土耳其萨班哲大学的卡麦尔·伊南教授,他的发言主题为《知识与工业社会中的劳动过程》。卡麦尔·伊南教授认为知识的革新,使得工业社会进入了知识社会。他认为20世纪80年代后,工业社会的生产力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方面,电子技术的进步使产品复制的机械化成为可能,使得创造性的高端知识服务取代了原材料与体力劳动成本的主导性价值输入。另一个破坏性因素是知识经济体的“赢者通吃”,赢者掌握了大量生产产品或服务所涉及高级技能或知识,这使得竞争迅速全球化,出现了寡头市场。卡麦尔·伊南教授在他的文章中分析了知识社会的不稳定形式,指出了阶级差异带来的政治和经济不平等问题等。
接着,来自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碧翠兹·比西奥教授带来了名为《数字识读的挑战》的文章。碧翠兹·比西奥教授认为在工业时代创造的工作环境中,切实成果所需的技能复杂性使得全球的工作未来将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的关键因素是教育制度改革的实施。她认为,技术数字技能无法离开一个整体的文化形态,使得批判性分析单独发展。新的数字环境下提高教育水平意味着要认识到哲学人文学科以及科学技术学科的核心本质。因此,碧翠兹·比西奥教授强调未来的技术复杂性绝不能与社会生活的基本伦理价值脱节。
随后的发言人是来自澳门科技大学的助理教授章戈浩,他的发言主题为《作为认知劳动和文化技术的中文打字》。章戈浩博士首先梳理了认知劳动和文化技术的概念脉络,其次以中文打字的历史发展为案例。从文化技术来看,打字机经历了传统的活字硬字盘、字母偏旁部首、拼音到拼音输入后关联词的出现,使得打字的速度迅速提升。另一层面,早期打字机的出现也伴随着新的劳动者,即打字员的出现。发展至今,随着大数据将用户体验作为用户数据进行分析,使用不同输入法引擎的过程也代表着从事一项专业的体力劳动,这是传统的劳动者打字员的一种新的衍生形式。
评议环节当中,格雷厄姆·默多克教授认为三篇论文都以鲜明和明确的方式从不同维度上阐释了有关文化、知识以及劳动的问题,但他同时强调了在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期间,不要忽略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他指出马克思对于知识的理解是复杂的,一方面知识是集体创造,另一方面科学会被资本所征用,为创造利润服务。他认为,问题不在于设计或者制造机器的本质。这是一个关于哪些设计将被征用到公共领域的控制问题,哪些应用程序将被授予特权,哪些应用程序将被取消或边缘化。针对失业的问题,他认为未来文化教育的一个基本问题是需要找到一种方法,不仅把失业看作是社会的物质基础,更要把失业看作是人们获得不依赖于工作的尊严场所。最后的问答环节中,与会者们针对三位发言人提出了对知识社会概念、未来的劳动与技术的关系的讨论。
第五场报告的主题名为《数字劳动与公众生活》,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闻大学》常务副主编朱春阳教授担任评议人;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武志勇教授担任主持。
首先,来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薛静博士带来名为《从“微信运动”到“蚂蚁森林”: 公众生活的数字化与数值化》报告。薛静博士认为数字时代中,人们所受到的现代性规训愈加深入,这不仅体现在身体与劳动的表达方式是“数字化”的,更体现在思维与逻辑的建构方式正逐渐“数值化”。“微信运动”将私人日常活动放入公共社交空间,也将线下权力关系移植到线上,呈现为生活的游戏化。“蚂蚁森林”则重在将虚拟的网络活动赋予现实意义,创造出众多想象的共同体,同时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现实行为,呈现为游戏化的生活。公众从行为到思维都逐渐数字化,将数字赋值的代码成为新的权力。
随后,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温旭博士,以《西方流行文化下大学生数字粉丝社群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与对策》为题,展示了自己的理解。在社交媒体上,中国大学生出现了一批西方流行文化的粉丝组成的数字粉丝社群。而西方流行文化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特性,其借助大学生数字粉丝的产消者身份,培育西方意识形态代言人。在其所构建的数字景观中,大学生数字粉丝产生异化,在潜意识中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改造,形成“数字拜物教”,受西方意识形态隐形控制。
第三位带来报告的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杨馨博士,她研究的题目是《从生成(Generate)到生产(Produce)——从政治经济学视角看用户生成内容如何走向组织化劳动》。杨馨博士指出,在互联网领域中用户生成内容的过程正在转化为一种组织化的劳动。她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重新梳理了互联网时代的“劳动”概念。认为打榜事件折射出当下“粉丝-平台-广告主”的经济循环中的剥削本质,以及数据化的“虚假繁荣”背后的资本逻辑。她表示要对抗用户生成内容的商品化,仅靠用户的自发抵制是不够的,更需要回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对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进行审视与批判。
最后,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的朱阳,带来了名为《劳动的情感参与:数字时代情感的价值和生产》的报告。他指出,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情感能够成为一种商品在互联网世界中广泛传播和交换。这一过程中,数字媒介成为了情感劳动商品的载体和物化形式。作为非物质劳动的具体形式,情感劳动在互联网平台上创造价值,推动价值增殖,促进人们社会交往方式的升级,使得情感交往变得更为便捷。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情感劳动必然受到资本的控制,仍然存在资本所固有的顽疾。
复旦大学朱春阳教授对四份报告进行了评议。他表示研究框架是一套认知世界的工具,但同时也要明白这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其他框架同样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因此要具备一定的敬畏之心。谈到论文研究的意义时,他提出“不争论勿论文”的概念,即在研究自己题目时,要对同类主题的既有研究进行对比,看是否有新的内容和发现,通过论文的内容,将争议性降低,这才是论文真正的合理性。
互动提问环节,温旭回答了意识形态在当代年轻人主体性问题。杨馨则强调用户生成与生产区别,并补充分析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薛静回答了观众对于报告细节的提问,并表示欢迎大家继续关注这方面的研究。
第六场名为《等待中的不稳定劳动者》的报告组,在下午2点于传播学院212报告厅举行。澳门科技大学的章戈浩博士担任评议人;华东师范大学的赵路平副教授进行主持工作。
首先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姚建华副教授带来主题为《“在地化”的国际新闻生产:众包新闻中的弹性劳动研究》的报告。姚建华教授发现,近年来不少媒介机构不再雇佣专职记者,取而代之的是组建覆盖全球的新闻专员网络社群,通过与他们建立弹性的用工关系,进而低成本、高效率地生产新闻内容。具体来说,他从海外新闻专员的招募渠道、人员构成;选题和内容的策划过程;工作强度与劳动时间;物质与非物质回报这四个部分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出他们的在地优势、语言技能和兴趣热情转换为劳动生产力,进而为媒介机构创造核心价值。他表示如果有机会继续深入研究,他希望从劳动者主体性和探究制度性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两个角度进行切入。
来自上海大学的贾文娟博士和钟恺鸥带来《另一种娱乐至死?——体验、幻象与综艺娱乐节目制作中的劳动同意》的报告。贾文娟指出,娱乐节目制作公司为了降低劳动成本,使用不被认定为劳动者的大学实习生作为劳动主力。在这项娱乐性劳动之中,管理者通过关系工作、情感工作、情怀工作将不被支付的劳动转化为令人愉悦的娱乐。劳动者藉由特定的体验进入了一个真实的幻象,即在意识形态化的现实中追求着自己的剩余快感。最终,劳动者进入了另一种“娱乐至死”的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劳动之中。
第三位进行内容分享的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夏冰青讲师,她的演讲题目为《数字时代的学生还是劳动者?——“实习生”背后的权力动态》。夏冰青博士引用赫斯蒙德夫的论点指出,无薪实习工作的增多正是以牺牲“年轻人可能会花在探索想法和拓宽视野的时间为代价”。换言之,实习生制度事实上正在削弱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她的研究对象横跨中国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数据标记两大行业,宏观性的解析此类实习生背后的权力动态结构,即学校、指导老师和高科技公司形成的共谋。夏冰青博士提出,现有的数字劳动讨论范畴应更多的辐射到高科技产业中的实习生群体。但是,夏冰青博士也提醒大家不应单一的用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框架草率地解读这一复杂的动态结构。
来自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孙萍助理教授,带来了她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Julie Yujie Chen助理教授共同完成的文章《平台经济下劳动的时间治理》。孙萍博士将视线关注到中国的外卖配送行业。她强调了不断扩大的“准时制”劳动力中,尚未开发的时间维度的重要性。作为一项民族志研究,孙萍博士从多个维度详细描述了中国送餐员如何工作和生活。研究重点提出了时间套利和时间交换两个概念,以描述劳动时间如何被占用,以及送餐员如何运用时间在劳动过程中进行协商。
随后的评议环节,澳门科技大学的助理教授章戈浩表示四篇文章都十分具有启发意义。他表示在读四篇文章时都希望出现对于异化的讨论,但未能如愿。许多问题如果引入异化的概念,可以获得更好的劳动解释。他指出实习生培训这样的小案例可以折射出工业资本主义与金融资本主义的融合性探讨。章戈浩最后指出,这些研究都可以结合中国语境的独特性进行深入思考。
讨论环节中,贾文娟回答了关于真实的幻象问题,她表示幻象的意义恰恰不是在于它是假的,而是真的。实习生知道自己是在劳动,但由于本身的娱乐性让他们会自觉地去参加。夏冰青补充强调关于实习生的问题是复杂的。如果用简单的剥削和异化,都显得有些草率,她希望可以用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沉淀。
第七场报告的主题为《数字劳动的全球地方性》,由来自土耳其萨班哲大学的卡麦尔伊南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的林哲元教授作为评议人,华东师范大学的孟笛副教授主持本场报告。
首先,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张静敏博士带来了《粉丝文化语境下’偶像崇拜’现象背后的资本及其批判》的报告。张静敏博士认为“偶像崇拜”现象也可以划分为三种不同的表现,即商品拜物、货币拜物和资本拜物。她认为“偶像崇拜”现象是在“商品拜物教”中衍生出来的,从粉丝消费为主的“偶像崇拜”来看,这些在粉丝消费现象折射出来的资本崇拜、货币崇拜、商品崇拜、粉丝群体内部的阶层分隔反应了粉丝消费行为之中所体现的资本文化逻辑,粉丝们甚或被资本所利用以致掉入资本逻辑的陷阱,成为“流量神话”的牺牲品。
之后,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张志华以《灰色地带的传媒劳动者:传媒实习生的劳动状况分析》作为报告主题。从微观层面来说,在生产过程中的控制与管理层面上,张志华教授分析了省级电视台、小型新媒体公司的实习生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宏观层面上分析了生产之外的控制,包括高校、学生培养方式、新闻传播专业情况等。第三方面,张志华教授从心理学层面分析了实习生的边缘状态 ;第四个方面阐释了传媒实习的历史发展和当下媒体实习制度;最后张志华教授对劳动制度、教育目标、有机知识分子和共识的再造四个层面进行了反思。
第三位发言人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穆德·阿卜杜尔·拉泽克,他的发言主题为《数字劳动产生的社会资本:以孟加拉国青年脸书用户为例》。穆德·阿卜杜尔·拉泽克博士以孟加拉国青少年使用脸书为例,以社会资本的形式披露了孟加拉国青年网民的劳动成本。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312名孟加拉国青年脸书用户的实际数据。他指出,在孟加拉使用社交媒体的青少年当中,脸书加速了社会资本的形成,并且与经济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当下的活跃用户为一些潜在的用户建立了很好的榜样,年轻人在这个过程中对社会产生贡献,即虚拟时代下的数字劳动报酬。
最后,来自韩国韩东国际大学的金昌吾博士,带来了《异化与形成’劳动’:韩国游戏产业中对数字劳动的建构与抵制》的报告主题。金昌吾博士从生产系统本身的角度探索了“数字韩流”以及从其创意劳动者的角度探讨行业特征。他的研究关注了韩国数字游戏开发行业的“不稳定劳动者”群体,从群体的就业、职业生涯、经济状况以及如何调节工作与生活平衡出发研究他们是如何对游戏产业习以为常的。他认为韩国的数字工作者不仅仅是后工业经济的榜样,也是新自由主义时代反对不平等的主角。
随后的评议环节,卡麦尔·伊南教授首先对穆德·阿卜杜尔·拉泽克博士的研究文章进行了点评,他首先分析了脸书在美国是如何起源的,以及社交媒体在当下产生的一些影响。他在穆德·阿卜杜尔·拉泽克的论文中,更全面的了解到脸书是如何影像到孟加拉国的青少年群体的。针对金昌吾的文章,他指出其关键词为“韩国”和“游戏产业”,在梳理了文章的框架和逻辑之后,他对韩国游戏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疑惑。
之后林哲元副教授作为评议员首先对《粉丝文化语境下“偶像崇拜”现象背后的资本及其批判》做出了评价,认为当下研究社会现象,包括粉丝崇拜等现象,可以回归到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解。对张志华的报告他指出,该报告切合了当下实习生的处境,他肯定了张志华的观点,尤其是实习制度当中实习生的劳动保障,随后对报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即讨论当下高校实习与中专院校实习的区别。
至此,26号报告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