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议第三天 | 什么是数字时代的劳动?——数字媒体时代的劳动问题与传媒变革

发布时间:2019-10-28浏览次数:14872

2019年10月27日,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国际会议在传播学院212报告厅继续进行,共进行三场中英文主题报告会,分上下午举行。上午进行一场英文报告与一场中文报告,其主题分别为“平台资本主义与劳动(英文报告组)”、“女性与边缘人群”。下午进行一场中文报告,其主题为“劳动的政治与制度”。

报告一:平台资本主义与劳动(英文报告组)

     上午9时,第一场报告正式开始,报告由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约翰·尼荣教授作为评议人,华东师范大学潘妮妮副教授担任主持人。


主持人潘妮妮副教授

第一位发言人是来自中山大学的博伊·卢瑟吉教授,其发言主题是“平台资本主义的中国造:基于网络的大规模生产与工作”。博伊·卢瑟吉教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平台资本主义会改变全球价值链和生产系统吗?他展示了四种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类型,并提出了对中国工业4.0发展的看法。博伊·卢瑟吉教授就未来工业发展中的劳动动态提出了产业关系和劳动政策方面的变化,并以广东工业发展模式为例指出应当以朝向协商性质为导向,把技能、自动化和工作场所的变化纳入集体协商范围中。


发言人博伊·卢瑟吉教授

      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于南京大学的邓国基副教授,其演讲主题是“快手APP中的真正数字家庭主妇”。邓国基教授首先作出快手APP的用户群体画像,将快手APP的主播们视为“数字家庭主妇”(Jarrett 2016)。主播们看似可以从他们的工作中赚钱,但他们最终在无伤大雅的游戏表象下为快手提供免费劳动力。通过出售他们所谓的不可剥夺的影响力,主播比Jarrett(2016)构想的原始“数字家庭主妇”更真实。最后,针对大多数主播并未产生受到劳动剥削的感受,邓国基教授提出了两点可能性:主播们将使用应用平台提供的服务视作成本,二是将情感劳动错认为“非工作”。


发言人邓国基副教授

     第三位发言人是来自中山大学的白玫佳黛讲师,其发言主题是“披(马)甲上(数据)战场:粉丝免费劳动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白玫佳黛博士指出粉丝的各类活动可以被归纳到情感劳动、密集劳动、免费劳动、数字劳动、非物质劳动等各类概念中。她指出了粉丝自愿从事免费劳动的原因有:现代性宏大叙事的崩溃、偶像作为理想个人和关系的具体体现、媒介生态创造的中介真实性等。她对有组织的重复性工作、有偿的粉丝劳动、粉丝不能联合的原因做出了解释。最后,她提醒我们需要理解粉丝对偶像的崇拜与他们的劳动被资本剥削之间的纠缠,这是一个长期未解决的问题。


发言人白玫佳黛博士

   第四位发言人是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维克多·皮卡德教授,其发言主题是“美国新闻工作日益增长的危险性与其对民主的影响”。维克多·皮卡德教授指出,在当前“社会责任”取代了“自由意志主义模式”的背景下,美国新闻业存在几点危机:依赖广告的商业模式的崩溃;收入减少,记者减少;报纸关闭,宣布破产,只在网上发行;几乎没有公共政策对这个社会问题作出反应。教授分析了Facebook和谷歌这两家垄断企业在新闻危机中串通一气的现象,倡导要建立去商品化的商业媒体,并使其在创建公共选择、防止寡头垄断、积极的监管、保障劳动权利、确立公共空间所有权五项措施的作用下良性运营。


发言人维克多·皮卡德教授

     报告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约翰·尼荣教授作为评议人发表评议,他首先对四位发言人寄予了高度肯定,分析了一些贯穿发言的共同主题,并把它们与早期会议的观点联系起来。教授指出,贯穿整个会议的主题是:新劳动资本主义,新的组织形式,技术失业,环境灾难,美国特色的政治失灵等等,几乎每一篇论文都涉及到上述内容。他补充到,接下来还应当讨论科技带来的影响,技术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但是依然产生了巨大作用。教授认为所有报告都指出了当前劳动力是通过“自由”被剥削的,在每一种情况下,劳动者认为他们的劳动是自由选择的结果,这使得采取集体行动来解决数字劳动的问题变得尤为困难。


评议人约翰·尼荣教授

报告二:女性与边缘人群

    第二场报告由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王晓红作为评议人,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路鹏程作为主持人。


主持人路鹏程副教授

    第一位发言人是来广西艺术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王海青,其发言主题是“从“受述”到“产消”——粉丝在游戏品牌《剑仙情缘》的角色转变”。她以《剑仙情缘》系列游戏为例,论述了粉丝完成从“受述者”到“产消者”的角色转变。她指出,随着新媒介空间的发展,游戏衍生出情缘文化与同人文化,并产生了“没有热点,创造热点”的现象,粉丝逐渐成为掌握主动权的“产销者”,日益成为影响该游戏在内容开发、品牌建构和传播的主角。


发言人王海青同学

   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广州大学的章玉萍讲师,其演讲主题是“残障者的互联网生活史与劳动轨迹变迁”。章玉萍博士以几位残障者的互联网生活史为分析对象,追寻他们在中国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劳动轨迹的变迁,探讨残障者是如何通过上网寻找工作机会,进入新经济劳动力市场,以及数字劳动对于他们日常生活的改变,理解不稳定的网络平台劳工的劳动过程与再生产模式。章玉萍博士表示其田野调查发生在公益机构,与以往发生在医院的研究相比,得出了较为积极的研究结果。她的研究发现互联网对于残障者进入社会有重要的人生转折意义,对他们而言互联网最重要的功能为:拓展社交网络、了解外部世界、寻找工作机会。


发言人章玉萍讲师

       第三位发言人是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的李之易讲师,其发言主题是“宝妈微商——'家庭主妇化’的数字劳动与性别分工”。李之易博士运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数字劳动理论结合社会性别研究视角,针对微商从业者中不可忽略的一支大军——育儿期的年轻女性(宝妈),主要作出了两点讨论。一是体现在具体的微商情境之中信息技术与商业资本日益紧密的结合之中,劳动形式呈现何种变化;二是劳动形式的变化与社会性别分工有何关联。她主要借助数字主妇理论的分析框架,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有关家务劳动的丰富理论积累运用于数字劳动领域。


发言人李之易讲师

      第四位发言人是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张小玉,其发言主题为:“网络群体的自我认同与话语表征——以深圳高考移民事件为例”。研究生张小玉、郭萌萌通过对微博上的网络评论进行话语分析,揭示 “深圳高考移民事件”中网民的自我身份及其话语表征。

发言人张小玉同学

       接下来的点评环节,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王晓红教授首先进行评议,她指出:现在很多研究专注于女性利用互联网来拓展自己的空间的讨论。这令她想起马克思的一段话:“人的活动的普遍化和交往的普遍化才能使人类获得解放”,她认为人在主动劳动而不是被动劳动占主体的时候,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大的激活。互联网的技术条件带来了人们自主的活动,对于劳动普遍化带来改变,宝妈等女性群体在新型劳动中获得了情感上的肯定和价值的肯定。教授肯定了章玉萍博士和李之易博士的文章,认为她们的研究严谨且方法契合;同时也为研究生王海青、张小玉提出了建议:研究初期更应当专注于一种核心概念,在概念内容阐释上进行更深程度的研究。


评议人王晓红教授

       随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吕新雨教授也对报告作出点评,她表示这场报告使她听到了批判传播学领域以外更多领域的声音,这种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批判研究学要避免研究中主题先行的现象,批判不是目的,而是对现实反思性思考,从而思考解决办法。吕新雨教授认为论坛中的报告都关注了劳动中的异化性。但是只关注这种异化无法解决全球范围内的一些问题,如失业问题。数字化时代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含有情感劳动的层面,涉及到社会功能、主体认同等问题。她指出资本化的研究是重要的,但是不是唯一,要重视情感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劳动都是被剥削的,有些劳动是对于主体有利的劳动,并不是异化性。


吕新雨教授点评

报告三:劳动的政治与制度

      下午中文报告组的报告在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李守石的主持下精彩开场,评议人为中国传媒大学的副教授刘俊与北京大学的助理教授王洪喆。下午报告的主题是:劳动的政治与制度。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三位博士研究生分别作了视角不同、别开生面的报告,展示了年轻学者的研究激情与多元声音。


主持人李守石副教授

        第一位发言人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李丹瑶博士,其发言主题是“‘年度热词’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反思:作为政治的文化商品” 。李丹瑶分别从“年度热词”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属性进行分析,得出“年度热词”是政治力量与消费主义合意下的文化产品,对于政治话语与经济权力的博弈才是不同平台纷纷推出“年度热词”的真正原因。


发言人李丹瑶博士

       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武汉大学的胡阳博士,她对“媒介化研究视角下数字劳工的媒介制度基础”作了探讨。胡阳认为,从传统媒介逻辑到网络化逻辑,是新型劳动形式得以存在的前提与制度基础,只有技术不足以促成网络社会新劳动角色的诞生。她认为,媒介化研究理论的强解释力一直都在和技术决定论在做比较和斗争。


发言人胡阳博士

       第三位发言人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潘慧琪博士,其发言主题是“论互联网空间‘我们’存在的虚假性”。潘慧琪以“豆瓣”为例,讨论了互联网背景下“我”和“我们”的关系。她通过分析豆瓣社区的两种技术体系:follow机制与豆瓣小组,探讨了技术与生活世界的关系,网络上“共情”的短暂以及空洞导致“伪我们”这个幻想虚假的共同体出现。


发言人潘慧琪博士

      三位发言人结束报告后,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刘俊对他们的报告做出了评议。首先他在肯定几位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新意与深度层面给予肯定。同时他也指出了他们研究中值得改进的部分。提出做研究应该要有问题意识,做研究中的兴趣优先、方法优先、价值优先都应该要让位于问题意识,他认为三位报告者的研究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意识缺失的不足,认为报告的描述性太强,应加强思辨性。对于如何处理前人的理论,他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要做到六经注我而非我注六经,要真正把握前人的理论,解释好自己研究的话题。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刘俊

       接下来北京大学助理教授王洪喆点评,他对报告人的研究有深刻的共鸣,引发了自身的思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如何指导学生做学术研究的话题?学术的辩证过程和教育的辩证过程该如何发生?就此,王洪喆教授联想起自己刚就读硕士研究生时写的几篇文章,以自身研究例证为几位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提出了指导意见——考虑问题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出发,更加关注不同时代不同用户的特征,加强学术思辨的程度。


北京大学助理教授王洪喆

       最后,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对第二届举办的“大夏传播国际论坛暨批判传播学年会”做了总结。吕新雨教授认为学术会议不仅是为了让学者们投稿发论文,而是真正促进学术表达、伦理、品质的提升。学术本身是寻求积极介入现实的一种方式,存在着两个层面:对现实的了解,以及反思了解现实本身。这也是批判传播学一直追寻的方向。她期待明年能够出现更多的圆桌讨论,让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吕新雨教授回顾了今年的主题词“劳动”,并再一次公布明年的关键词“什么是数字时代的新闻业?”,并且解释了这一关键词的由来。因为什么是数字时代的新闻业也存在许多断裂与张力,学界、业界、国内外都面临断崖式的生存问题,她希冀诸如拉美、非洲等各地、各个国家的学者能有更多的想法与交流,也希望通过批判传播年会培养更多年轻的学术共同体,希望这一平台能够成为学术共同体培育的孵化器。


吕新雨教授总结发言

      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学生前来旁听,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政法学院等高校的同学齐聚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交流学习。其中一位来自澳门科技大学的邵明洁博士专程从澳门赶来,会场记者对她进行了简单采访,她表示自己本身是做劳动研究的,在会场上见到了许多自己之前所熟悉了解的大咖,感觉十分开心,本次会议的主题与她专业的粘合度很高。她认为在这次参会过程中收获最大的一点就是让自己有了找到组织的感觉,和有相同研究领域的学者一同沟通学习,收获了许多干货,同时祝福会议能够越办越好。


会场讨论气氛火热

现场观众收获满满

       明年的樱桃河畔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期待更多优秀学者的光临与交流,至此本次会议圆满结束!我们明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