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新的机遇,培养融合新闻人才对高校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11月30日下午,“融合新闻报道发展与人才培养沙龙”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成功举行。三个多小时的议程里,与会专家围绕高校融合新闻人才的培养如何适应国内媒介融合发展的规律,以及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把握媒介融合的脉搏、锻造学科新人才等议题展开讨论。
(融合新闻报道发展与人才培养沙龙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本次沙龙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主持。传播学院赵路平副教授介绍了其带领学生团队历时一年完成的“上海大学生媒介接触与认同研究”的问卷调研情况,用简明的图表对部分数据进行展现,与会专家由此展开热烈讨论。
(传播学院赵路平副教授介绍问卷调研情况)
上海市委宣传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卫星介绍了市委宣传部部校共建领导办公室在联系、沟通业界和学界进行新闻传播方面的工作努力。
新民晚报社首席记者俞亮鑫作为“首届全国大学生创意融媒体作品大赛”的评委,结合上午的评审情况,强调新闻采访、精准提炼主题等新闻采写问题,提出应注重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和文化底蕴的积累。
SMG融媒体中心首席编导吴钧则从政治的角度,提出了培养新闻人应注意的问题,包括国旗、地图使用的细节,并提出新闻人才培养要夯实新闻采写实践的策划、合作、人际沟通等基本能力,希望高校提高青年人对时代、对国家的认识和理解。
澎湃新闻副总编辑孙建指出,高校传播学院、新闻学院从事新闻的人数在减少,业界更希望看到复合型的新闻人才,鼓励新闻学子多学习历史、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与会专家围绕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文汇报高级记者郑蔚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友,他表示在比赛中感受到了华师大的优良学风和校风,同时向在场的同学提出中外纸质媒体阅读习惯的差距以及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赵玉勇是意派Epub360联合创始人、运营总监,也是大赛H5组的评委之一,他从技术服务商的视角提出,技术融入媒体报道时要特别注意内容的充分表现,包括屏幕的适配、素材的大小等,鼓励同学们多参与业界实习。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积银教授对同学们打磨作品的过程提出“不怕麻烦、多练习、把握细节”的要求,并认为要提高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
北京数可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黄志敏结合自身实践和对各大高校数据新闻作品的审阅,肯定了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新媒体艺术学院摄影专业负责人汤炯铭教授强调了视觉文化时代对图片的运用能力,“内容为王”+“形式是金”,两方面都必不可少,新闻学子要对好作品舍得下功夫、花时间、反复修改,视觉叙事的教学也需加强。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王冬冬副院长针对融合的问题,对新技术、新概念到来时的一拥而上提出批评,认为没有新旧媒体之分,只有载体文本的变化,我们应保持淡定,回归文本创作的训练,提倡基于任务的教学。
(与会专家认真聆听嘉宾发言)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沈正赋副院长认为,新闻的原创性以及技术形式的多样性应并行不悖,数据新闻不应使学生误认为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技术至上,失去了新闻敏感以及对深度新闻的追求。
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夏维波院长提出融合新闻要走出唯“新”主义与唯“物”主义现状的问题,认为融合媒体需区分新旧媒体,也要区分以人为主体还是以物为主体,新闻人的培养是要培养亦新亦旧的人。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钱进副教授在新闻传播与技术融合的过程中,如何与技术层面的人员合作,如何区隔专业优势或壁垒,在了解技术本身运转的前提下才好展开批判。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主任黄玲老师向大家分享了自身的教学经历以及同学们的困惑,强调实地采访、实践的重要性,不能仅仅为了10w+。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谢宗贵院长认为,在变化的时代,课堂教育缺失了探讨“什么东西是不变的”,除了上述老师们提到的新闻采写、策划等基本能力和素养,还要明确新手段要表达什么,对社会有意义的东西是什么。
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教研室熊茵主任认为,新闻生产在了解技术的基础上,更要洞悉人性,洞悉新闻与人性之间的关系,再传递给新闻学子,培养新闻的产品经理可能是一种比较推荐的人才培养模式。
最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就本次沙龙进行了总结。她说,没有单独的一方是问题的解药,今天的新闻业需要回归初心,多方协调配合,共同推进与时俱进的新闻人才培养。至此,此次沙龙在紧凑的安排中圆满结束,而提高融合新闻报道能力、培养新时代融合新闻人才等话题成为与会专家们今后值得更进一步探讨与反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