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思论坛第23期|朱杰:质性研究及论文写作诸问题漫谈

发布时间:2020-06-02浏览次数:8229

5月27日下午,传播学院博思论坛第23期通过腾讯会议举行。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传播学系副教授朱杰老师受邀分享了自己对于质性研究及论文写作的感悟。传播学院部分博士生与硕士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朱杰老师提出,质性研究是在有情境的互动状态中对鲜活的经验进行系统的研究,需要参与到具体情境中进行描述,这一过程也是对自我的反思过程。质性研究者在描述他者故事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质性研究始终是自我与他者、主体和客体相互缠绕、相互影响的建构过程。同量化研究所设置的理想状态和实验情境不同,质化研究通常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并且站在对方的角度尝试理解,这也是质化研究的一个基本姿态。

对于质化研究中的主观性问题,朱杰老师认为,其背后的价值诉求不可避免,但这种对于社会问题设身处地的观察和反思恰恰是质化研究尤其是批判研究所看重的“问题意识”。针对具体操作环节中的样本代表性问题,朱杰老师认为,质化研究对于样本规模数量的要求不高,因为质性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的解释,而不是抽象的概括。质性研究并不具有程式化的操作方法,研究者需要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带来的陌生感和模糊感保持一定的容忍度,并从中发展出好奇心、同情心和耐心,通过焦点小组、深度访谈等方式帮助“沉默的大多数”发声。

针对论文写作中的问题,朱杰老师认为,论文选题可以按照“小切口,深分析”的原则,缩小选题范围,要提出“问题”而非“议题”。在确定选题之后进行文献综述的写作时,要注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框定研究目标,并且建立起本人同前人研究之间的关系,将文献综述看作是自己同前人之间的“对话”,切忌写成罗列式的“复述”。最后,朱杰老师和在场同学就质性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文字|辛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