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电影中的声音世界

发布时间:2020-07-04浏览次数:11578

6月27日晚,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主办、视觉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电影中的声音世界”讲座在“腾讯会议”平台上举行。本次讲座传播学院邀请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珀契斯分校张泠助理教授,基于她的文章《Sound Shimmers, Luminosity in the Darkness: Ear-witnessing Cold WarParanoia in Edward Yang’s A Brighter Summer Day(1991)》分析杨德昌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的声景以及电影中的视听互动,讨论这部电影怎样重新建构了1960年代早期台湾的历史记忆。讲座由传播学院吴明副教授主持,传播学院以及其他高校的专业老师和学生参与。

讲座伊始,张泠老师特别细心地解释了文章中涉及到的专业名词和相关概念,帮助听众们更好地理解研究内容。她强调做这个研究一方面是想改变电影研究长期以来的视觉中心主义现状,另一方面是想要开拓电影听觉研究中一些全新的研究领域,例如广播、声音文化、电影音乐、媒体文化的研究等等。通过分析《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部电影可以将这些问题较为全面地聚集在一起探讨。张泠老师提供了一种全面的电影听觉文化分析方法来理解和探索杨德昌电影的声音美学与文化政治。讲座中她通过对电影声音传递出来的历史背景和相关历史事件做出了详尽地爬梳和分析,诠释了电影表现出的冷战时期台湾被重构的焦虑记忆,并强调电影声音是一种全方位的经验。一方面,电影重构了历史的声景,另一方面,电影人物通过声音“耳证”了历史事件。

张泠老师从三个角度对电影声音做出分析并阐释观点,首先是广播中的官方话语、语言政治;其次是电影音乐中的历史“耳证”;最后是光、声与“无实体的声音”。她指出,《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音乐指向一个更大的听觉和象征空间,超越台湾甚至东亚的地理政治疆域,联结台湾、中国大陆、美国之过去与现实、个体与代际记忆与离散创伤的力量。通过对电影中出现的《红豆词》唱段的分析,说明艺术与大陆/国族主义的积极关联被动摇。电影中出现的《旧友进行曲》所表现的音乐与人声的“听觉争斗”也暗示着人物之间的张力关系。

讲座进入尾声,张泠老师总结道:《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电影声景成为集体悲剧的缩影,并强调了电影中声音“女性化”的隐喻意义。在问答环节中,张泠老师接受了听众们的线上提问,大致介绍了美国电影研究的基本走向和研究思路,并对论文写作及问题意识的培养给出了参考性意见。最后,吴明老师进行了概括性总结,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