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如何传播马克思主义?10月26日下午,上海广播电视台首席编导、中国共产党海外形象宣传片总导演吴钧先生,应邀走进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堂,与2020级新闻传播类、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120余名同学,分享了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上海“党的诞生地”主题宣传等新媒体产品的创作经验,探讨了当前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路径与方式。
吴钧编导分享创作经验 郭雨辉摄影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灵魂,是为党为国为人民的深厚情怀和担当意识。讲座伊始,吴钧播放了回顾自己职业生涯的短片,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到新时代的社会变迁脉络,思考个人际遇与时代发展的关联。从1992年从事新闻工作至今,吴钧担任过记者、主持人、导演等职务,对新闻事业的热情和初心从未稍有减退,“向着光明坚定前进,用情感做节目,和家国一体”,吴钧认为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是被时代和家国所塑造的,这也是他努力践行马新观的动力源泉。接下来吴钧播放了《真理的力量》系列新媒体作品,并介绍了创作过程和经验。这是2018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SMG融媒体中心推出的纪念作品,由首席编导吴钧操刀完成。4集新媒体作品使用了新鲜活泼的表达语态和表现手法,以轻松化、趣味化、知识化的网言网语,生动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故事,是上海主流媒体进行正面宣传的一次超前尝试。节目一经上线,全网浏览总量达到5100万。
同学们认真观摩作品 吴钧摄影
吴钧谈到,他在选题策划上的核心关切始终是上海,而上海作为近代以来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实际上蕴藏着大量红色资源,有待新闻工作者深入开掘。接到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报道任务后,吴钧花了大半年时间重新阅读中文版50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并与创作团队在上海图书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陈望道旧居等单位广泛收集素材。一组数字足以凸显史料之翔实和劳动之勤勉——系列作品之《348个字跨越145年》,为1分47秒的短视频,使用了上海出版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共计49册图书、涉及34篇文章、扫描了51页、划重点76行、抠特效348个字、时间跨度145年。
吴钧作品《348个字跨越145年》
后吴钧旁征博引,多角度阐述上海在近代中国的特殊地位,最终落脚在“党的诞生地”以及相关新闻宣传作品。近年来,吴钧在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制作了《百年渔阳里一大建党路》、《日出东方 光明之城——献给七一建党纪念日》、《红旗飘扬上海滩——5月27日上海解放纪念日》等内容丰富、形式鲜活的短视频和图文H5作品,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吴钧在讲座中向同学们展示了部分作品,重点介绍了一些选题、策划和实施的采编经验。
扫码观赏H5作品《日出东方 光明之城——献给七一建党纪念日》
“作为党的媒体,我们制作出来的任何作品,都应该是政治正确、内容扎实、艺术精妙、语态可亲、传播广泛的。”吴钧说,“我们的作品,要从火热的生活中来,走到广大受众的心里去,为时代鼓与呼,为上海加油,这是我们存在的价值。”讲座的最后,吴钧分享了自己近期的一项调查研究:1950年2月6日上海“二六大轰炸”之后中国和西方媒体的立场和表现。他依托大量报纸文本,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战时舆论宣传与危机应对,提出了现代执政党形象塑造、国际新闻传播特性等问题,启发同学们的思考。
吴钧工作近照
本次讲座由传播学院新闻系李海波副教授主持,林哲元副教授出席。李海波老师感谢吴钧先生为大家带了一场“漂亮”的讲座,认为当前的传播生态对新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活儿必须做得更加漂亮才行”,吴钧的作品在选题立意与技术表现等方面都值得大家揣摹学习。李海波老师进一步指出,从吴钧先生这次讲座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位杰出新闻工作者的诸多品质:严谨细密的作风,甚至是完美主义的态度,比如制作马克思纪念视频时“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学识和技术兼备,且以宽广的知识视野和深入的阅读思考为前提;新闻工作毕竟关乎人文,浓烈的家国情怀最为重要,这一点在吴钧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
为提升教学效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团队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体系。本学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在常规的课堂面授之外,设置了业界资深专家讲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革命旧址现场教学等特别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