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智能时代,主持传播如何求新求变?这场论坛深入探讨

发布时间:2020-11-22浏览次数:5173

        新华网上海11月22日电(记者仇逸)在媒体深度融合的环境下,智能技术给主持传播带来了哪些影响与改变?在拥抱智能技术的同时,如何坚守专业价值和公共责任?面对口语传播的形态变化,该以怎样的学术观察与跨学科视野来解释新现象?这些问题摆在了口语传播教育工作者和从业者面前。

  “随着5G、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移动短视频、网络直播的兴起越发凸显出主持传播、口语传播的关键性和必要性。本着对前沿问题、复杂问题的高度敏感,业界与学界需要搭建起交流平台,来审视、思辨与厘清新媒介技术对主持传播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第四届中国主持传播论坛暨第五届口语传播高峰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宏舟说。

  第四届中国主持传播论坛暨第五届口语传播高峰论坛21日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100多位来自海内外的学者及业界人士围绕论坛主题“解构与重塑:智能时代的主持传播”,从不同维度和视角对主持传播领域的学科前沿和学术焦点进行深度研讨。

  主持和口语传播在新媒介环境下面对的挑战与变化,是本次论坛致力探索的主要议题之一。华东师大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表示,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教育面对的是虚拟主播、移动短视频、网红直播等新型业态。多元化、平民化和市场化的新特点,使得公共传播的主持艺术越来越成为必须思考的紧要问题。

  智能媒体环境下,人人都能做直播、录音、录像并上传。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与艺术学院教授曾志华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对主持传播原有的话语权进行解构的同时也在重塑。因此,在新的传播生态中,要互惠共生、联合协作,不断控制和优化自己所处的传播生态位,以此占据更好的优势。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张毓强认为,口语传播作为媒介的一种手段,不仅仅只是一种工具。我们需要思考自己在其中承担什么职能,贡献怎样的公共价值。

  今年是华东师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创办的第16年,多年来,专业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厚基础,强专业,重创新,培养了一批基础厚实、素质全面、作风稳健的播音主持与口语传播人才。此次论坛是该专业发展成果的重要展示,也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第一次合力搭建播音主持学科发展交流平台,旨在促进学科建设发展。


来源丨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