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视频|第六届口语传播学术论坛成功在沪举办

发布时间:2021-11-24浏览次数:2151


        AI虚拟主播、数字助理异军突起,口语传播的主体前所未有地多样;短视频、网络直播成为常态,口语传播的形态前所未有地丰富;智能音箱、可穿戴设备日渐普及,口语传播的渠道前所未有地多元……随着5G网络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云计算、AR、VR等技术快速发展,传播场景被智能技术颠覆、重构,日益趋于虚拟化、个性化和移动化,社会对于高规格口语传播的需求更加迫切,口语传播面临无限广阔的实践空间,也面临诸多全新的理论困境。

        在智能传播场景下,“受众”向“用户”转变,“屏幕”向“界面”转变,“读者”向“听众”转变,自然语言符合了人们对于流畅自然的交互体验的不断追求。立足于智能时代的技术变革与媒体深度融合的国家战略,口语传播应该如何找准自身坐标,与历史接洽,与未来相拥?应该如何发挥人文价值,融合多元文化,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播音主持教育又应当如何创新求变,以适应智能时代的需求?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学界和业界共同探讨。

        11月14日,第六届口语传播学术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行。本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与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联合主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与会专家学者及业界人士聚焦“话语创新:口语传播与媒体变革”这一主题,共叙媒体变革,共话口语传播发展,为口语传播当前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开出“良方”。



开幕式

        开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吴瑞君,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党委副书记、看看新闻首席运营官宋菁菁,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吕新雨致辞。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奇华主持开幕式。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奇华主持开幕式

        吴瑞君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回顾了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历程,她概括了华师大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五个特点,分别是——坚持学术传统,走特色发展道路、建构大传播发展格局、探索新文科背景下的育人模式、加强智库建设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以及重视国内外合作。正是在这些教育理念和发展理念之下,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得以紧跟时代、创新发展。

        宋菁菁认为,媒体融合转型的第一课就是传播语言的转换,随着传播阵地由大屏转换到移动端,作品语态也变得口语化、通俗化。在短视频为王的当下,一些传统的口语现象在消失,却也出现了一批因互联网而诞生的新口语。这些新口语是语言的活水,让我们的口语世界打下时代的烙印。虚拟主播的广泛应用也使人思考人工智能更大的应用价值。在智媒时代,应当运用好智能化工具记录、保存语言,促进口语传播的发展。

        吕新雨首先引述了习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论述,表示“声音”和“故事”也是今天的主题,正如传播学院横跨的“戏剧影视学”和“新闻传播学”两个一级学科,是一个相互赋能、砥砺前行的关系。随后,吕新雨提到,在当下国际传播面临重重困境的背景下,口语和故事传播的重要性尤为凸显。“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口语传播与媒体变革,这便事关如何突破这些困境,打造一个有声的中国。”


观点聚焦

口语传播:内涵和外延

        在口语传播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遇到的真问题,就是推动口语传播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周星教授从“学科建设”、“行业发展”和“大众接收”三个面向出发,指出口语传播应该在保持规范的前提下提升辨识度。“在个性化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的当下,相比于字正腔圆的播报,融媒体境遇中的口语传播应更有辨识度、传播力和感染力。差异性、个性化、辨识度将成为口语传播的新内核。”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陈虹主持主旨论坛

        声音与故事是此次论坛的一个主题。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与艺术学院教授曾志华从自己所负责的《中国演播艺术家口述史》项目出发,围绕口述史的传播特点进行分享。曾志华认为,访谈作为口述历史的核心,是受访者和访谈者在现在时空里关于“过去时空”的对话。口述历史是记忆的历史,不仅包含着事实性的叙述,还是展现文化的表达。口述史也依赖于访谈者与受访者之间的人际关系,访谈者们应该扩大共识,缩小盲区,与受访者达到真正意义上平等、互动的对话关系。

        口语传播是灵魂与灵魂之间的交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贵武提出,电子时代又是“次生口语文化”的时代。次生口语文化产生了强烈的群体感,实现了人的整合和再部落化,使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新媒体的社交属性和外向特征使其具备共同体价值,在此情境下,新媒体的发展应重视人的情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消除人的孤立感,使人们建立团结的关系。


融媒体时代,口语传播如何精准发力?

        技术的每一次迭代,都是对于主持人报道能力的一次提升和变革。什么样的话语方式更适合当前的传播土壤?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主持人雷小雪和臧熹从业界的视角分享经验与思考,回答了融媒体环境下主持人应如何求新求变的问题。雷小雪围绕“在融媒体环境下我们如何说话”展开了两方面的阐释。分别是“了解游戏规则,知道该说什么”和“找准自身定位,明确该怎么说”。雷小雪首先结合自身涉足短视频平台的经验,点出了了解当下短视频平台内容呈现规则的重要性。随后,谈及“该怎么说”的问题,雷小雪表示需要在“人设、观点、风格”三个层面找准自身定位,学会给个人“贴标签”。

        融合媒体时代,进行话语创新的同时,也要坚持规范性和专业性。臧熹认为,面对新兴技术的冲击,传统主持人要警惕由于一味迎合自媒体的流量逻辑而导致被“二次边缘化”。臧熹表示,传统主持人应转变自身的语态,不能丧失特点和优势,而是要把是特点和优势做得更强。“虽然游戏规则不同了,但其实传播规律本身并没有变。所以传统主持人应筑牢自己的优势,积极拥抱新的规则与特质,方能适应新媒体的未来。”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王群教授指出了口语传播中的“四大误区”。他强调认知的正确与否决定了传播的水平,口语传播应重视耳闻、表达、思维和目标的同步同值,追求语用得体、恰如其分的最高境界,以理性、科学、辩证的思维实现目标取向。


新文科视域下,如何创新口语传播人才培养体系?

        虚拟主播、智能语音等新形态的发展,使中国的声音生态正在发生颠覆式的变革,口语传播教育在智能传播背景下如何应变?浙江传媒学院副院长姚争教授从四个角度出发,分别阐述了中外卓越口语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姚争教授指出,高校的口语传播人才培养首先应明确口语传播本科和硕士阶段不同的培养目标,基础性和实务性并重;其次,应实现基于新闻领域的口语传播与基于艺术领域的精粹口语平衡;最后,要强化学科细分,仔细思考学科间如何交叉融合,才能做好全媒化的口语传播人才培养。

        最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MFA 硕士点点长巩晓亮副教授对“新文科背景下口语传播学的构建与实践”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新文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时代新人,并以提升国家形象作为时代使命,在新兴媒体创生了丰富的口语传播岗位的背景下,口语传播学应沿着守正创新的建设路径,传承传统文化、发展精粹民族口语,贴近现代社会实践,培育跨学科、复合型的口语传播人才。


主题分论坛

        当日下午,三场主题分论坛同步举行。围绕“话语创新:口语传播与媒体变革”、“行业口语传播现状与发展(上海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论坛) ”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经验交流会”三大议题,与会专家学者与优秀论文作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深入探讨。分论坛上思想交锋,观点碰撞,为每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学术饕餮盛宴。

        此次论坛是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首次以学术论坛方式开展交流对话。自2013年与上海广播电视台共建“主持人工作室”以来,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直在积极推进与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合作。过去七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和上海广播电视台合作共建了“主持人工作室”和“名优新播音员、主持人驻校工作站”,为我校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实践平台。坚持守正创新,加强学界业界合作,实现“传经送宝,无缝对接”,探索新时代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新模式。

        今年2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顺利入选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行列。该专业一直致力于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厚基础、强专业、重创新,构建学生扎实全面的跨学科知识结构。此次论坛的召开,既搭建了专业师生与学界业界学术交流平台,也让我们再一次把目光转到“口语传播”这一传播模式上。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陈虹在主持主旨论坛时说道,“口语传播论坛能连续六年举办实属不易,而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口语传播在实践中遇到了新问题、真困惑。新时代的口语传播如何把牢高品质的内容输出,怎样筑高更专业的个性表达,需要与会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此次论坛上,与会者充分展示了对于口语传播的探索与研究,在当下智能媒体环境下进一步探讨口语传播的发展方向,提供多角度的深度分析与思考,同时展现口语传播的魅力所在。在促进学界业界交流互鉴的同时,对国内卓越口语传播人才的培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都产生了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