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张大鹏导演畅谈广告大片时代,视频广告的创意叙事及其语言传达

发布时间:2021-05-31浏览次数:5251

        5月26日上午,由广告学系何平华老师主持的“4A广告与理论前沿系列讲座”之七,迎来中国广告界过去三年最具知名度的导演张大鹏先生,讲座主题为“视频广告的创意叙事、执行及其语言传达”。张大鹏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其对视频广告制作有着非凡的洞察力和创作认识,其系列重要作品可谓重新定义了导演这一工种之于影视广告的重要意义,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加之极高的创作热情使得爆款频出,如《啥是佩奇》、《B站入海》、《重逢》等广告片都拥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和极佳的传播效果。

        在讲座的第一阶段,张导首先播放了他参与拍摄的五则出圈广告片,并向同学们分别阐述了灵感来源、拍摄过程、个中困难以及创作感想与启示。其中,演员小宋佳主演的百事可乐《把乐带回家》讲述的是封闭的山区里某小学的校长为了留教师、修校舍而不断奔走的故事,温馨感人又不乏幽默,多次触动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传达了品牌“把乐带回家”的核心理念。张导介绍,用反套路的方式切入故事叙述,以与众不同的故事基调来表达主旋律的命题,等于打破百事可乐原先的营销风格,充满艰难的同时也是令受众眼前一亮的原因。

        而当谈及为快手制作的《可爱中国》广告片,张导分析道,由于快手偏社区化的特色属性和当下电商平台内容化的趋势,整个片子的制作使用了更真实的拍摄模式和节奏更快的剪辑方法,打造与平台调性相符合的“野生感”,以唤起用户共鸣。

        近年来,随着网络视频文化的流行,众多品牌的长片广告接踵推出,进入消费者视线。张导指出,人在潜意识里会觉得电影处于鄙视链顶端,而品牌的形象片就相当于墙上挂的一幅画,传递的信息相对抽象,但承载着企业的理念,不直接与销量挂钩,却是在给品牌形象和气质定调性、打造符号价值。与此同时,广告片本身也属文艺作品,具有广泛传播性,所以首先要普适、通俗、不能晦涩。因此,张导对其自身导演风格的总结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壳,混着奇奇怪怪的核,结尾的离场感又是相对普适的”,广告片传递品牌理念的同时也需遵守社会主流的价值体系,在此基础上赋予创意策略,去促进消费者产生认同感后作出购买行为。

        对于广告导演来说,张导表示,其专业性就是在于先听客户的需求,然后抓住社会议题,在服务于代理商去控制预算、把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保证创作本身能有条不紊地推行。在工作进程中,需要大量的练习、试错,逼迫自己去填写创意和剧本的真空区,长期循序渐进地积累剪辑、演员和编剧的经验,方能出好作品。而导演的话语权则是靠作品在行业里的地位得到客户的信任,先要有力量型的作品推出,才有足够的说服力和空间去贯彻自己的美学。

        讲座的第二阶段,主持何平华老师与张导就以下内容举行对谈:1)张导如何走上兼职广告导演之路?电影导演与广告导演的不同在哪里?2)广告影片与电影故事片的区别何在?3)导演如何在广告影片中贯彻自己的美学?如果与原创意有冲突怎么办?4)你自己认为是否有导演风格?5)你认为剧情类广告影片的创意最应体现在哪里?6)广告影片的表演有无特别之处?7)广告影片的创意与社会、文化、心理的关系,如何把握?8)广告影片的视听语言有无特别之处?9)广告制片有否特别注意的地方?10)你如何看待未来广告长片在广告业和网络视频文化中的趋势和作用?就何老师提出的十大议题,张大鹏导演均作出了耐心而富于启发意义的回答,何老师也在点评中阐述了他对视频广告创作语言与创意叙事的精彩见解,他们均认为当下网络视频文化主宰的今天,宽泛意义的视频广告是这种文化的精华,视频广告长片是网络文化突破传统广告类型的必然趋势。

        在讲座末尾的提问与交流环节,张导回答了同学们有关拍片流程化和如何入行的问题,强调了拍片的过程是不可复制的,成功之道在于对内容呈现的理解是否清晰、是否纠结,解决了这一问题后在现场基本不会遇到阻力;关于入行则需寻找好的代理商和制作强有力的作品。最后,张导观看了部分同学提供的预备参加大广赛作品,指出剪辑技巧的重要性,并关注如何从贴近产品使用场景的真实感切入,一定能够对同学们制作成功的长片广告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