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 | 潘妮妮:科普视频成学习“刚需”?老师和家长如何面对UP主的挑战

发布时间:2022-03-23浏览次数:1565

  近年来,互联网科普视频成为大中小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新来源。“哔哩哔哩”网站(通称B站)的“百大视频博主”中,知识普及类视频博主比例显著上升,包括超过2000万粉丝的刑法科普博主、接近700万粉丝的动植物科普博主、在短期内就激增接近400万粉丝的国际政治话题博主等。

        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此类线上“充电”,让不少老师在不经意间感受到“压力”——学生视频看多了,会不会不乐意听课?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热衷于看视频,如何了解这些视频给他们带来什么影响?


看似能“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有趣视频,传递了知识但未必是教育

         在B站上,不少10多分钟到20分钟的科普视频往往被认为“干货”最多、内容最丰富,这些视频博主(UP主)中既有热心的业余爱好者,也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与学者。

        趣味性是这些科普视频最直观的特征,它们往往结合当下时事热点、热门话题,或者流行的互联网文化符号普及专业知识。比如,当冬奥会如火如荼时,运动相关的人体工学原理、人工造雪原理等就成科普热点;当发生自然灾害时,地质变动、行星运动等又成科普热点。而这些科普内容往往也能成同龄人之间分享交流的谈资,对青少年有很强的吸引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初高中教师甚至大学教授参与网络科普,一些数理化基础学科知识与生活常识有了结合,文学和历史专业出身的博主,则让重点课文和复杂的历史故事深度结合。这些知识的传播方式都备受欢迎,甚至有青少年认为,很多科普视频的内容能与课堂知识结合,成为学习的“刚需”。

        当科普视频越来越受关注时,越来越多的学校老师,尤其是大学老师也受到了巨大挑战。

        但是,这些看似能让人“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视频传递的是知识,却未必是教育。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学生所有的答案,而是让“问题”成为引出知识体系的楔子。教师还需要让学生看到问题的方方面面,全方位思考,同时还要不断地补充与这个问题相关的理论、文献,还有类似的案例比较。

        而且,生动性与趣味性虽然是科普视频的先天优势,但“过度”关注这些特点的科普,往往会使知识“失真”,甚至对青少年来说形成一些刻板印象或产生情绪化观点,这反而会影响青少年思维的活跃性。


多方合力,让“流量密码”成教学良性补充

        公开数据显示,大众通过视频平台进行知识获取已是常态。截至2021年12月,某视频平台的知识视频累计播放量超6.6万亿、点赞量超1462亿、评论量超100亿、分享量超83亿。但其背后,同样存在着优秀创作者数量有限,相关内容池水准有待提升等短板。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曾建议,鼓励各领域专家、学者在短视频平台开展科普,举办新媒体知识传播技能培训,切实提升优质知识传播者在网的绝对数量。

        那么当下,教师和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

        对于视频尤其是短视频在学生中的流行,老师要努力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很多科普视频涉及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的内容,其中有很多能与中小学课纲内容结合的形象知识,老师们不妨自己看一看,和同学聊一聊,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并帮他们辨别其中的错误。

        同时,教师本身还需要深耕专业,站稳自身优势,这样才能发现网络科普视频中可能出现的知识失真和观点情绪化、片面化的问题,并能够给学生提供可信服的解释。此外,很多科普视频本身也值得教师一看。既可能从中有所收获,还可以从科普视频的娱乐取向中,把握当代青少年学生的网络文化兴趣,有利于增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对于青少年家长而言,要切实承担把关人的角色。对同一主题视频,家长和孩子会有不同的感受,可以借此增强亲子互动。当然,如果家长能够注意到视频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在交流过程中,用合适的引导方式,与孩子分享更多元的信息与观点,引导他们进一步打开思路,这样,不仅有利于抵消不良影响,同时对于增强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情感,也会大有裨益。




作者丨潘妮妮(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来源丨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