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0日上午9点,华东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76场在腾讯会议平台举行。美国塔夫茨大学钟雪萍教授以“以1947年和1949年为起点:关于中印电影的一些比较和思考”为主题,结合丰富的中印两国近现代历史材料、影片素材,详细阐释了中国电影与印度电影在同时间节点、相似题材下,对不同精神理念的表达。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担任本次会议主持人,传播学院戏剧影视学硕士点负责人徐坤老师、戏剧影视学导师杨海燕老师、钱春莲老师与钟雪萍教授进行了互动交流。百余位研究生在线参与。
讲座开始,钟雪萍教授简要指出二者的可比性,与中印两国在近现代世界历史中的地位、经历、和自身不同的选择有关。也指出,电影研究,可以分别从电影历史、电影文化、以及电影特有的形式和“手法”或“语法”,各种不同的角度切入。钟雪萍教授认为,对电影研究而言,电影产业、类型、电影语言风格、传播与受众等等方面都与每个创作时代的大背景和历史语境以及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话题紧密相关。
接下来钟雪萍教授点出本次讲座要点,包括(中国与)印度电影历史简介、两国电影在“妇女问题”“妇女解放”“社会革命”等话题下的比较,以及关于历史与选择的一些思考。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当中,钟雪萍教授首先对印度电影的历史进行介绍。她认为印度作为电影生产大国,其电影发展历史可以分为早期电影时期、1947年独立以后过渡到以“印地语电影”为主(后被称为“宝莱坞”)时期、其他语种电影以及实验电影(平行电影)时期、以及1990年代至今。
接下来钟雪萍教授借国内观众比较熟悉的,印地语电影《流浪者》和Kapoor家族为切入点,简单介绍印度电影历史。她认为1930-1970年代由于受到左翼的影响,一些后来成为经典作品的印度电影,其内容往往着重反映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因为语言的不同(印度宪法认定,印度有22种不同的语言;而事实上远不止这个数),同时存在着诸如孟加拉语、泰米尔语等的地区性电影,各自有相对独特的电影形式、电影手法和电影语法。1960-1970年代出现的“实验电影”(有的亦称“平行电影”),艺术性比较强,尽管相对小众。作为官方语之一的印地语(另一个是英语),对印地语电影(后称“宝莱坞”)在印度电影里占有主要份额,应该有关。其(宝莱坞)电影语言程式化特点——以歌舞为主的表现形式—--最终成为人们熟悉的“印度电影”特征。1990年代以来,印度主流意识形态右转。印度电影界的左翼影响由小变无。电影题材在(内含来自海外印度人/NRI)资本的驱动下,以取悦大众为主,看似“去政治化”,实在是新自由主义经济转型伴随着“印度教沙文主义”意识形态的“日常化”。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钟雪萍教授以1947年和1949年为起点,对中印两国电影中的“妇女问题”再现进行分析和解读。
她先以印度电影《印度母亲》为例向我们详细介绍,当时的印度电影是如何通过主人公从妻子到母亲的角色转变,体现多重话语。这其中又包括对“女性贞洁”、传统伦理、封建的经济关系、一定程度上的社会主义想象、现代的“印度”民族想象等思想的综合阐释。在尼赫鲁时代印度电影中对“妇女问题”的再现,可以看出几个层面的主题,比如“女性”“婚姻”“家庭”和“传统”;“女性的艰辛”“努力”与“反抗”;女性的“贞洁问题”;以及对“印度传统”的“现代生产”,将其转化成印度“后殖民时代”的民族认同。
作为比较,钟雪萍教授通过1957年由谢晋导演执导的《女篮5号》,来解读我国电影在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对女性的再现。电影以青年女性为主,故事内容反映出教育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男女平等、等主要思想内涵,展示新中国女性形象,呈现出社会主义新人和妇女解放的同构关系。“家庭”以外的主要故事场景,弱化了妇女的传统角色。
随后,钟雪萍教授又将同时在1964年出品的印度电影《孤独的妻子》和我国电影《舞台姐妹》作对比。她认为,《孤独的妻子》反映出的是对“妇女问题”的关注,更像中国五四时期的“妇女问题”,以上层阶级的“女性的欲望”为焦点,对男性予以“性别启蒙”,但基本局限在希望丈夫能够真正“看见”妻子,并认同她的才华,这一点上。
而我国在同时期下由于社会主义时期的电影语言特征影响,《舞台姐妹》仍然主要表现“家庭”以外的女性故事。在征用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的同时,表现革命性的理念,再现女性问题与“革命的启蒙”之间的关系,妇女解放与国家和社会的解放之间的关系。类似的带有革命内涵的妇女解放色彩的电影,占1950年代和1960年代中国电影的主流。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当中,钟雪萍教授对造成两国电影内涵差异的历史动因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差异均与二十世纪两国的历史与道路选择有重要关系。钟雪萍教授指出,尼赫鲁一方面认为平等对待妇女,在社会和政治领域里给予她们新的角色,是印度成为“现代国家”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女性最重要的身份和角色,源于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各种基于“传统”的所谓美德。看似现代的“尼赫鲁计划”,其关于妇女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是保守的。在没有产生过真正的社会革命,同时又以“传统”作为现代民族身份的社会里,要出现类似中国革命带来的妇女解放,不知需要另辟怎样的蹊径。
在讲座的最后一部分,钟雪萍教授以1974年的印度电影《Ankur(子苗)》和我国1983年的电影《黄土地》为例,对比分析了中国和印度电影在女性问题再现上出现的不同。《子苗》就是通过对印度积重难返的“种性”和妇女问题,对“尼赫鲁计划”的失败予以反思。而《黄土地》则在隐喻中国“妇女解放”的失败。
在讲座最后,钟雪萍教授就印度电影的审查制度、主要消费人群、早期印度电影的产业发展、印度电影是否完全是一个输出型的产业、印度电影能否真实反映印度的社会面貌等相关问题做出了回答和更深一层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