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赵云泽:情绪传播的研究路径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21-12-10浏览次数:3784

        12月1日上午10点,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知名学者学术讲座在腾讯会议平台进行,本次讲座的主题是“情绪传播的研究路径及其应用”。在此次讲座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赵云泽教授梳理了情绪传播的研究路径,分析其内在机理,以及其同新闻传播实践和社会治理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享其团队在情绪传播方面的研究成果,阐释其应用价值。传播学院副院长陈虹教授担任了本场讲座的主持人,百余位研究生在线参与。

        赵云泽教授认为,长久以来,“情绪传播”的问题在学界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情绪传播”应作为传播研究基础理论的一部分而存在。在此观点下,赵云泽教授从以下四个方面呈现了他对于“情绪传播”问题的思考:一是情绪传播研究的路径;二是危机事件中的恐慌情绪传播研究;三是社交媒体传播的动力模型;四是人际沟通动力模型研究。

        赵云泽教授提出,情绪是传播的原动力,目前学界可能存在一种从“事实传播研究”转向“情绪传播研究”的趋势,将情绪唤起与传播的动力联系在一起进行学术思考。同时,他认为情绪与理性二元对立是不科学的,在具体分析中情绪可分为三类水平,一类水平为反射性感情反应;二类水平为一级情绪,这类情绪产生于脑中部神经环路的加工过程中,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情绪就属于这一类;三类水平为高级情感,比如羞耻、内疚等,它们必然与高级的认知过程相联系而发生。这三类情绪皆可化为传播的动力。

        与此同时,赵云泽教授认为一系列来自其他学科的理论可为情绪传播的研究提供观看之道。例如“恐怖谷理论”,他解释到,非人类的事物,越是接近人,越容易使人产生亲切之感,进而产生亲近行为;但是这种相似度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像人”的程度每增加一点点,人对其的亲近感开始下降,直至陷入“恐怖”,在“恐怖”到达最大限度之后,像人的程度与人类的亲和度再次呈现正相关,不断上升。通过图绘这条“情感变化曲线”,可以看到中间塌陷的“谷底”部分即被称为“恐怖谷”。借用此理论,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文化现象得以阐释。

        此外,赵云泽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关于危机数据中的恐慌情绪传播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恐慌情绪的“高唤起性”是“个体认知障碍”形成的原因,而恐慌情绪的“高传染性”则使得认知障碍能够在社会中大范围地传播,进而形成社会性的“群体认知障碍”。在危机事件中,人们经常对事实性消息视而不见,而对情绪的传播和感染异常敏感。以上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人们的认知产生了障碍,而导致受到情绪感染,失去了鉴别能力,出现了“恐慌的螺旋”,例如在某电动汽车的“刹车不灵”事件中,其公司的应对就偏向于说道理、摆数据,忽视了情绪层面。探索危机事件中“恐慌的螺旋”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为认识公共危机事件中舆论极化与非理性行为的发生原理和治理方案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进一步了解和应对群体性恐慌情绪做出了新的探索。

        以往在大众传播时代被遮蔽的情绪,缘何在社交媒体时代被释放出来?基于此问题意识,赵云泽教授进一步介绍了社交媒体的传播动力学研究。他认为,以往研究传播效果大多从新闻价值、编辑要素等分析,而本研究则加入了情绪的要素,其变量含有新闻价值、情绪唤起度、编辑要素(发布时间、是否头条、公众号粉丝数)等,力求全面考察是哪些要素在决定新闻的传播量和点赞量。同时,新闻价值在互联网时代也发生了转变,新的新闻价值主要有五点:奇异性、重要性、趣味性、持续性、交互性。赵教授也介绍了社交媒体传播动力学模型,模型的标注准确率达到了98.8%,模型一对高阅读量文章预测分析准确率达79%;模型二对高点赞量文章预测分析达到了81.14%;模型三对同时具有高阅读量和点赞量文章的预测分析准确率达到了84.36%,对于为什么会出现79%与84.36%的差距,是因为有些文章是标题党,可控性不强,而点赞是需要得到受众认可的。

        讲座最后,赵教授梳理了与人际沟通动力模型紧密相关的“社会渗透理论”(“洋葱理论”)、“关系发展理论”“约哈里之窗理论”“社会交往理论”等。在模型建构方面,其团队提出了人际沟中的动力和阻力模型,并得出以下结论:情感动力大于阻力时,沟通趋于深入、关系更紧密;反之即会造成关系淡化甚至破裂;当动力与阻力达到平衡时,人际沟通处于稳定状态。这些理论与模型皆能在现实情境中得到验证,可对亲密关系中的PUA现象等社会问题进行阐释。

        概而言之,大众情绪传播已经成为社交媒体时代影响社会治理,公共事件发展走势等重大社会事件治理与引导的重要要素,这一研究领域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