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4日下午两点,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知名学者学术讲座”在腾讯会议平台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正荣以“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为主题,结合宏大的理论视野和翔实的案例资料,阐发了他对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问题的思考。本场讲座由传播学院副院长陈虹教授主持,五百余位听众在线参与。
讲座截图
讲座伊始,胡正荣教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全球化与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能力”,第二部分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颠覆式创新”。胡正荣教授认为,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绝非取决于单一要素,而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通过“颠覆性创新”方能有所建树。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中,胡正荣教授首先对当前国际传播格局进行了总体性研判。基于大量背景资料的梳理,他提出,尽管中国作为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强国,在国际社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西强东弱,东升西降”的基本传播格局依然。这不仅是事实,更是共识。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大抵通过三种方式影响别国,即“强制性威胁”“诱惑或补偿”“吸引和合作”,硬实力和软实力在其中都发挥重要作用。正是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对此,胡正荣教授认为,应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通过“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之形式,向世界推介、阐释中华文化、展示中国智慧,进而汇聚更多资源、力量塑造以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事实上,扭转“西强东弱,东升西降”传播格局的转折点也即将来临——我国的国际传播体系基本建成:第一,以传统媒体为主体的国际传播体系初具雏形;第二,互联网成为国际传播的新阵地和主战场,微信、淘宝、TicTok等社交媒体在互联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第三,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遍及全球;第四,国际传播的网络已经遍布全球主要区域、国家和节点城市;第五,中国家形象进一步提升,国际舆论进一步改善。因此,我们要对自己国际传播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虽然我们的国际传播工作还存在诸多短板,但也有突围的机会与发展空间。胡正荣教授认为,在当前的世界变局中,信息格局、数字格局和传播格局都在不断变化,亦必迎来国际传播理论和实践的转型。他举例论证,例如“new normal”一词的流行、刘慈欣作品在海外引发热潮、中国手机游戏走出国门等案例,都证明了创新国际传播实践的必要性。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已然迎来关键节点,势必进行“颠覆式创新”。
在讲座第二部分中,胡正荣教授从“系统性创新与顶层设计”“传播者”“传播用户”“传播产品”“传播平台与业态”“传播效果”等六个方面阐述他对国际传播能力体系的理解。他认为,在决策方面,亟需组建具有站位意识、领悟中央决策能力、国际视野宽广、有责任、有担当的决策队伍。在传播者方面,必吸纳具有较强传播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在传播用户方面,应扭转传统“内容为王”的传播思维,认识到“传播用户”日常生产出的数据作为一种资源具有重要价值
在传播平台和业态层面,胡正荣教授认为,国际传播不仅依靠主流媒体、新兴媒体、国内媒体、国际媒体,还应依靠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各地区各部门应发挥各自特色,通过这些传播平台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并推动国际传播业态的转型。
在讲座最后,胡正荣教授阐发了他对国际传播效果问题的思考。他认为必须精准分层、分类、分群进行国际传播,“一篇通稿打天下”的传播实践早已无法应对当下的国际传播格局,必须做到“一洲一策”“一国一策”甚至“一群一策”,以精准化的内容生产与投放,实现国际传播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