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来到内蒙古
你会发现
这里有一望无际的草原
这里有天高地阔的风景
还有热情奔放的人们
以及你不曾见过的现代与传统之美
这一次
让我们跟随同学们的脚步
看看这群热情如火的人们
又有怎样的手艺
“每年过年的时候我们都会带着一车年货从东北开上七八个小时的车去内蒙古的姥姥家过年。而每年回内蒙古最期待的就是这些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品尝到的草原美食。”
美食一:扣肉
“每年回内蒙古最期待的就是姥姥亲手做的扣肉了。扣肉先炸后蒸,肥而不腻。最美味的要数五花肉的肉皮了,经过数道工序,擦了蜂蜜的肉皮早已变得薄薄的,入口即化。大年三十前三天姥姥便开始佐以豆豉蒸扣肉,每过一天,扣肉的酱香味便更多一分,年味也多了一点。等到大年三十那天,便是扣肉香味最浓郁的时候了。年后带着姥姥做的扣肉回家送给亲朋好友,总是很受欢迎。”
美食二:草原鲜奶羹
草原鲜奶羹是每次回内蒙一定要吃的甜点。鲜奶羹味道浓郁而又香甜。主要的配料有奶豆腐还有炒米。过年的时候,每个孩子一小碗,甜蜜滋味让人难忘。
美食三:羊肉系列
大舅在山上建了一个院子,找专人打理,养了二三十只羊和二十多只鸡。过年的时候大舅便会让大姐和大舅妈将这些羊肉做成各式各样的美食。大舅说这些羊从来都没有喂过饲料只吃草。
手扒羊排最为原汁原味,大部分人会选择酱油和蒜泥一起吃,二舅则告诉我配上韭菜花才更能放大羊肉本身的香味。
我最喜欢的则是大姐做的孜然羊肉,先炸后炒,各种调料都放上那么一点。吃起来外焦里嫩,回味无穷。
芹菜羊肉则是姥姥的另一道拿手好菜。内蒙古的羊肉炒起来非常鲜嫩,吃在嘴里Q弹多汁,实在是比在其他地方吃到的羊肉美味许多。
美食四:煎饼和菜
煎饼和菜的煎饼是用小米做成的,刚放到嘴边还没有吃下去便能闻到一股极其浓郁的米香。配上青菜、咸菜、小葱和熏肉,倦在一起吃下去,口感非常丰富,让人产生一种浓烈的满足感。
美食五:涮羊肉
涮羊肉传说起源于元代。当年元世祖忽必烈统帅大军南下远征。一日,人困马乏饥肠辘辘,他猛想起家乡的菜肴——清炖羊肉,于是吩咐部下杀羊烧火。正当伙夫宰羊割肉时,探马飞奔进帐报告敌军逼近。饥饿难忍的忽必烈一心等着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队开拔一面喊:“羊肉!羊肉!”厨师知道他性情暴躁,于是急中生智,飞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撒下细盐。忽必烈连吃几碗翻身上马率军迎敌,结果旗开得胜。在筹办庆功酒宴时,忽必烈特别点了那道羊肉片。厨师选了绵羊嫩肉,切成薄片,再配上各种佐料,将帅们吃后赞不绝口。厨师忙迎上前说:“此菜尚无名称,请帅爷赐名。”忽必烈笑答:“我看就叫‘涮羊肉’吧!”从此“涮羊肉”就成了宫廷佳肴。
美食六:手把肉
手把肉是内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也是蒙古族日常生活中肉食的主要吃法。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去蹄,洗净,卸成若干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手拿蒙古刀地割着吃。因为净手后吃肉时一手把着肉,一手拿着刀,割、挖、剔、片,把羊骨头上的肉吃得干干净净,所以得名“手把肉”。
P.S.
在同学们前去拜访的半农半牧区,蒙古族因与汉族杂居,所以饮食习惯已逐渐与汉族大体相同。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主食以大米、白面、小米、黄米、荞面为主,伴随着逐渐禁牧的趋势与交通的便利,半农半牧区蒙古族食用蔬菜的品种不断增加。在菜肴烹制上,以炖、炒为主,偶尔也会有烧烤,食用牧区食品如手扒肉、奶制品、炒米、奶茶、牛肉干等。同时蒙古族农民也保留了牧区的好客习俗,来了客人要先敬茶,无茶或不沏新茶皆为不恭,而且以“茶满为敬”,不同于汉族“多半杯茶”为敬的习俗。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辽阔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在悠扬的马头琴的伴奏下,将一个民族喜悦、豪迈的心灵展示的淋漓尽致,仿佛又一次将我们带回古老的草原,回到那久远的故乡。在一定的环境下,餐具搭配的合适得当将有助于提升人们对食物的评价和好感。人们所熟知的烹饪饮食器具无非就是锅、碗、甄、盆等,可一份精美适宜的饮食器具还包括专用的餐桌椅等配套使用的饮食用具。在蒙餐中的各种特色的蒙式餐具,例如,马头盘。木质的马头和马脖子雕刻十分细致,马身做成方形格子状的盘子,适宜在小格子中放人奶酪、奶片、奶皮、奶豆腐等等。蒙古族木边不锈钢碗。适合饮酒或者吃饭使用。
在旅游业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期待着能把蒙古族美食的香气传到更远的远方。
图文|苏珮瑄
编辑|钱泓言